汉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汉族还是一个在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历史上汉族的强大(汉族的历史悠久)(1)


相传黄帝打败炎帝后,两个部落渐渐融合,形成了统一的华夏族部落,随后中原地区的人便以华夏族人自称。据先秦文献的记载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为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存。这两个文明为华夏文明圈的代表。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华夏族又从分裂走向统一。先秦时期自称华夏。

历史上汉族的强大(汉族的历史悠久)(2)


在相关文献中就有记载在汉高祖刘邦统一之前 ,我们的祖先都以华夏族族人自居。在之前中国在原始社会末期, 黄河中下游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了部落联盟。炎帝和黄帝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胜利并称雄于中原。汉族世称“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其源盖出于此。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华夏氏族—夏族。它与黄帝部落有着直接的族源关系。在《史记·夏本纪》就有记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颛顼之孙也。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接下来又出现另一个华夏氏族——商族,它又名殷人。关于商族最早生活在哪里,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普遍的观点认为是黄河下游。在甲骨文中,“华”与“夏”二字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史记·殷本纪》对殷氏族系记载甚详,且绝大部分符合后来考古发现和甲骨文研究的结果。依《史记》、《世本》、《元和姓纂》等记载,殷商宗族是黄帝的后裔。

在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环境原因,又出现了秦人,楚人…………咱们今天就说下这个秦人和楚人。

历史上汉族的强大(汉族的历史悠久)(3)


楚人是华夏族南迁的一支,最初根据地在河南新郑。他们的一支在上古民族冲突的旋涡中与敌对势力的压迫和打击下,逐渐南迁。在《楚居》中就有记载楚人的大致迁徙路线,从河南新郑出发,向豫西南和陕东南方向迁徙,于西周初年到达丹水和淅水交汇处(丹淅流域)。之后继续南下到达荆山附近的丘陵平原结合部。即:河南新郑——桐柏山——丹阳——湖北荆山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颛顼帝后第五代吴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与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 其部落分布在 商都 朝歌的南方即今 河南新郑 一带。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为黄帝五世孙伯益(大费)之后。 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而被舜帝赐为嬴姓,其部族为嬴姓部族。在周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纣王之子武庚趁机发动三监之乱,嬴姓部族卷入。周公亲自率军两次东征,彻底打垮了叛军,并严厉地惩罚了参与叛乱的人

除了大量杀戮之外,还将剩下的部族予以分割,驱赶他们离开故土。嬴姓部族因此被分割并被迫迁出故地,其中一部分人被迁往黄、淮一带。另一部分人则被集体从东方迁到西方,去西周的西部边陲”戌边“,也就是秦人的祖先。

此时整个嬴氏部族都论为了奴隶。“清华简”研究显示,秦并非出自西戎。考古发现早期秦文化具有东方色彩,与“清华简”的研究成果相印证。学术界主流思想认为秦人是商末战乱时西迁的华夏族。秦公一号大墓出土了3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最重大的刻有290多个篆文的石磬有“天子郾喜,龚桓是嗣”,“高阳有灵,四方以鼐”的字样。

历史上汉族的强大(汉族的历史悠久)(4)

帝颛顼号高阳,是黄帝的孙子,这有力地证明了秦人的族属为华夏族,与《史记》的记载是一致的。华夏民族因秦王朝而又得名“秦人”,西域各国及周边国家也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后来被人们遗忘了。但是“秦”(Chin)作为中国的名称却流传下来,成为印度及欧洲多种语言中中国的语源,如英语“China"。汉高祖刘邦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强大的汉王朝,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


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卫满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从而使汉人这个词汇又成为华夏族区分自己与其他民族的称呼。

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从此,华夏族的后裔便逐渐以汉族人自称。

但原先的称谓“华夏”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汉”这个称谓一起使用至今。二十世纪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称谓是”华夏人“。比如汉朝多以”华夏人“自居,而明朝即以“汉人”自居也以“华夏人”自居。总之,汉族和华夏族作为整体族称是自从汉朝到现在最普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