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两面镜子,都是用了十几年的了,一个是能照全身的,一个是在卫生间只能照到脸部的。每天照着镜子洗脸梳头简单的化妆。出门前在能照全身的镜子前检查一下着装,龇着牙对着镜子称赞一下自己,满意下楼!

满意的原因是家里有一个支持我随意花钱买衣服的老公,恰好还有一个我自以为可以支撑起多数衣服的身材。当然了体重起伏常常有,努力控制超好食欲的痛苦也只有一个人默默忍受。不过整体来说,满意——对自己、对家人、对生活的满意占多数时间。

直到有一天,约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之前很少约朋友来家里,我也很少去别人家。因为有孩子学习,大家都尽量互相不打扰。终于孩子上大学了,可以邀请大家到我家随意走动。

大家在屋里绕来绕去忽然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我家的镜子照人又高又瘦。于是纷纷跑到镜子前自我欣赏。一个人说了一句让我如梦初醒的话:“我说熊姐咋这么自信呢,原来是你家镜子的原因,这镜子照人太苗条了,看这大长腿!”她自己一边照镜子,一边伸展自己的大腿摆着模特一般傲娇的pose。

我被雷到并迅速清醒,赶紧跟她们说:“你们快去我家卫生间再照一下镜子,是不是皮肤和脸色看起来特别好?”她们听从我的建议,一起挤到卫生间,发出赞叹:“是啊,这镜子照人很好看,应该是你家卫生间灯光柔和的原因。”这时,妈妈端上给大家烙的油饼迅速将大家对我家镜子的好奇转到妈妈的手艺上。大家各种询问,怎样能烙出这么好吃的油饼。美食对我的诱惑从来都是无法拒绝的。吃,不辜负眼前的美好。

之后的两天,每次照镜子都会在头脑中给自己的腰围和腿围增加一圈,重塑一下自己的形象,也更自觉地到健身房健身。也就两天,随后就把这事从脑前丢到脑后了。不过,这件事带给我的思考却并没有停止。

上学时一直受老师教导“眼见为实”。现在看,很多时候眼见也不一定为实。我家先生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对我所做的任何事都赞叹有加,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我家的镜子都被他催眠了,以至于对我在镜中呈现的影像一片奉承之态。

每次想到这些,总觉得有趣且混乱的:在我们的生活里有所谓的真相吗?每个人的视野都有盲区,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独特的理解,甚至衡量事物时内心都有自己的标尺。所谓的真相是以谁的标准为界定呢?我们遇见的每个人都是一面不同的镜子,反映出多面不同的我们,哪个是真实全面的你呢?没有,人和镜子一样,都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上看待事情。

就像有人说我内向,有人说我外向,这些都是我,也都不完全是我。我们看别人也是一样,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映射出什么样的世界。想起克里希那穆提有一句很经典却难懂的名言:”不带评判的观察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形式。“心不动则万相止。

人和镜子又不一样,镜子反映出的内容是它内在想要反映的,镜子是单纯如一的,人却复杂得多。所以越单纯的人越容易发现事物的真相,这也是专家大师们能够踏入某个领域极致的原因。想来我们在自己编织的网里纠缠不清,辗转反侧,求之不得。其实放下这些复杂,就是一个明朗清凉的世界。镜子的问题还真是烧了很多脑细胞。这不,镜子还是镜子,我的思维却已经绕地球一圈了。

对了,这几天在照镜子时还会想到,如果镜子会说话,一定是想告诉我:做人难得糊涂,不那么犀利的照出别人的缺点与瑕疵是不是自己和别人都会快乐很多呢?就比如我,无数个自信满满的日子是不是因为家里有一面宽容的镜子呢?

赏析心灵的镜子(宽容的镜子)(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