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能言善辩,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是一位谈笑间便可安邦定国的人物。而实际在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其实并没有如此足智多谋,例如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经典片段中诸葛亮的表现,其实都是作者为了突出他的人物特点而艺术加工的。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老人复原)(1)

真实的诸葛亮是一位鞠躬尽瘁的丞相,但远没有这样能掐会算的本领。不过有一点是小说和真实的历史共同的,那就是诸葛亮是一位发明家,他发明了很多在作战时和农务中实用的工具。

这些工具可谓是巧夺天工,相当有创造力。比如孔明灯、诸葛连弩等等,都受到了当时和后世的一致好评。在诸葛亮的诸多发明中,还有一项对于行军打仗非常重要的发明,那就是木牛流马。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老人复原)(2)

我们都知道粮食对于那个时候的战争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稳定军心的关键因素,在两军对垒时,充足的粮食就解决了后顾之忧。而诸葛亮为了解决粮食的运输问题,发明了木牛流马,这可是一项令人震惊的发明。

根据书中所述,木牛流马由木头制成,下面有轮子行动省力,可以负重且行动灵活,外形如牛且容易被人操控,因而得名木牛流马。虽然在诸葛亮发明出来之后,当时使用率很高,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这件发明还是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制作手艺是彻底失传了。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老人复原)(3)

如今,很多专家甚至认为木牛流马是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认为当时根本没有这么个工具。又或者,有人认为它不过就是改良了的手推车,没什么好神奇的。对于这种质疑,民间高手王立江就表示不同意了。他潜心钻研,终于还原了其中真相。

王立江生活在美丽的乌鲁木齐,如今他已经年过五十,一生爱读三国,对于诸葛亮更是发自内心的崇拜。书中所说的木牛流马他认为是绝对可以还原的,经过苦心钻研古籍,终于有了结果。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老人复原)(4)

根据王立江的研究,木牛流马在公元222年就出现在了历史记载中。它可以承重两百多斤,使用灵活,解决了当时的粮食运输问题。王立江潜心研究几年,总算将其按照古书中的描述还原了出来。

王立江的木牛流马形状也像是一头牛,它的身体是木板拼接而成,头部使用防水布,后面有两条尾巴,一条用来制动,一条用来掌握方向。看上去十分简单,但是其中关窍我们就不知道了,因为他已经申请了专利。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老人复原)(5)

王立江让记者现场尝试一下,控制这个木牛流马确实如书上所写的那样行动自如,只需要很小的力气就能承载200公斤的东西。尽管他制作只花了两个月,但是查阅古籍却用了好几年的时间。

对于他的发明,专家同样表示了疑问。首先,那个时候根本不存在防水布这种东西,空心杆在三国时期也没办法得到,其次,现在的工艺水平也是远远高于三国时期的,那个时候只怕没有精准的仪器用来制作,所以,王立江的发明,专家表示怀疑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之谜(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被老人复原)(6)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王立江尽可能还原了历史真相。然而书中写着不需要用力,木牛流马可以自动行走,这就绝对不可能了,根据牛顿力学,这显然不符合原理。倒是王立江的这个发明,更贴合历史真相。

其实,虽然古人没有先进的制作办法和精密的仪器,但是他们的匠心却是相当值得肯定的。木牛流马究竟如何?如今我们已经不可知了,但是王立江的发明对于还原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