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2这部影片上映之前,关于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历史基本上就被教科书上的那段文字给概括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民就已经陷入了抵抗外来侵略的艰苦奋战时期,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算结束,其他的事情几乎是一无所知。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1)

后来偶尔也看些抗日神剧,基本上都是些脑残的日本兵被英勇的八路军打的鬼哭狼嚎的事情,时间长了也就一点点儿定型了,基本没有什么心思和条件再去仔细掂量一下“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这句话的真实分量,直到这部影片的出现。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2)

这部影片是大导演冯小刚的作品,里面并没有什么传统上的主角和配角,而是多条平行线共同交织,一步步构建了那个特殊而又宏大的历史背景:1942年,抗日战争正进行到关键阶段,河南却发生了罕见的大饥荒,就连昔日的大地主(张国立饰演)都没了办法,只好跟着大家伙儿一块儿去逃荒。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3)

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让人在平常状况下难以相信的惨剧:瞎鹿为了一头驴丧命汤锅;星星为了吃饱饭情愿卖身到妓院;瞎鹿媳妇为了把自己卖出去,在跟拴住结婚一天后委身于一个马车夫,原来的政府官员马厅长为了能够活命给日本人卖命等等等等,更有甚者,出现了外国记者拍的“狗吃人”事件。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4)

一系列事件让我们忍不住触目惊心,仔细算算,过去也就七十多年,可现在的人几乎已经忘记了那段残酷的历史,整天沉浸在现在所谓的好日子当中尽情享受。隔三差五地也应该有这样有厚重感的电影出来冲击一下,时刻警钟长鸣!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5)

从电影拍摄的层面来说,它摆脱了以往那种跟定一个主角一贯到底的做法,而是多条脉络并行,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最真实的人性,这里面有好几个最典型的细节需要注意:一个是在逃荒的路上,老财主见自己怀孕的儿媳妇走不动了,就跟瞎鹿说了一声,让她乘坐他家的车图个方便,并许诺借的小米不用还了。瞎鹿媳妇虽然表面上说的很大度:“乡里乡亲的,坐就坐吧”,一转身却又来了一句:“他也有求着咱的时候,解气!”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6)

还有就是那什么战区法庭的马厅长,表面上他是因为灾荒和战争得了好处,本来没机会当官的一下子升官了,实际上却是什么好处没捞到,除了自己得意的时候耍耍嘴皮子:“老子再怎么说都是个厅长”之外没有一点儿用处。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7)

后来,由于国民政府弃车保帅的做法,日本没费什么大劲就占了河南,当他们发现这个地方灾情严重的时候,马上调整策略,变成发放粮食,有的老百姓为了活命,就只能替日本人办事,这马厅长就是其中的一个。尽管他心里并不情愿,日本人对他也是极尽鄙视与羞辱,可为了活命,什么都顾不上了。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8)

当然了,篇幅问题,在这儿说不了那么多,可如此众多的细节让人不敢忽视其中的一分一秒,在每个人的每一句话里体验当时的河南老乡最真实的生存状态。看了这部影片之后,我们对于那段历史的印象不再是非常模糊的框架,也不是偶尔看到的那几张泛黄的老照片,而是可以真实触摸的“悲惨世界”,那么真实,那么自然,仿佛能从他们的事迹当中照见自己在极度困难下的影子。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9)

当然了,也有很多影迷指出,作为一部纪实的影片,它的真实度还有所欠缺,真正的历史远比这要残酷得多!是的,相信这句话说出来谁都不会持反对意见,可那也只能是说说,真实历史上关于人吃人的记录向来是史不绝书,从初秋时期一直到明清,凡是碰上荒年或是战争,都少不了“易子而食”之类的字眼,只是我们觉得太残忍,不忍观之罢了。

1942的真实背景(看似不堪的表象背后到底隐藏多少心酸)(10)

说实在的,这样连文字表述出来都不忍卒读的惨像,要是拍成电影,那视觉效果会变成什么样?而且这受众群体这么广泛,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还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冯小刚导演能够在历史的真实和电影艺术之间很好地把握住一个度,既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真实的历史信息,对自己有所警醒,又能够考虑到它的传播效果,实在是不容易!不管怎么说,这份勇气和真诚都是值得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