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的俄罗斯虽然由于经济的衰退而从世界级别的超级大国沦落为地区强国,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今天要说的故事是发生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的事,因为俄罗斯军队高层的指挥失误,直接导致俄罗斯的90名伞兵在面对车臣叛军2500多人的进攻,最后仅有6名士兵幸存了下来。虽然这是战斗指挥失误造成的恶果,但是90多人去一人投降,还击毙了400多名车臣叛军的辉煌战果,还是叫世界军事史记住了他们,就连俄罗斯的硬汉普京大帝对此也是泪流满面。那么在这一役中,俄罗斯的“孤军”伞兵是如何对抗数千车臣武装的?本期视频,史君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这支“孤军奋战”的无畏伞兵。

俄罗斯最强空降兵(俄罗斯伞兵的惨烈一战)(1)

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两次浩劫,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其实更恐怖却又是幸而没有发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因为对峙的美国与苏联都有着相互摧毁的实力,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苏联最后分裂成众多的国家。随着苏联的解体,随之而覆灭的的世界上第二超级大国,而遗留下来的问题当中,有一条就是困扰作为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的民族分裂主义,尤其是车臣共和国。

故事的发生有着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1992年,车臣颁布新宪法,宣布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再服从俄罗斯共和国的领导,杜达耶夫政权因而与俄罗斯发生冲突。1994年11月30日,叶利钦下令武力解除车臣的武装,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4年12月11日,1996年8月31日停火,车臣获得非正式的独立地位。)俄罗斯于1994年12月11日出兵,在格罗兹尼战役后,车臣武装退入山区,与俄军展开了游击战。 在此期间俄罗斯军队、车臣武装分子以及车臣的当地居民都遭受了惨重伤亡,车臣方面死亡或者失踪的人数高达17391人,而装备精良的俄军也损失了5732人,当地居民死亡人数则超过了10万。面对巨大国内外压力,俄罗斯只好跟车臣武装分子签订停火条约,并将部队撤出车臣,实际上就相当于输掉了第一次车臣战争了。但是,俄罗斯毕竟曾经也是军事大国,恢复力自然是惊人的,作为苏联主要的继承者,它曾深深体会过国家分裂、民族分裂所带一个国家的危害,它不能让历史的悲剧再次重演。

俄罗斯最强空降兵(俄罗斯伞兵的惨烈一战)(2)

在布伊纳克斯克、莫斯科等城市接连发生多宗炸弹爆炸案后,俄罗斯发现这背后有着车臣分离分子的影子,于是于1999年10月1日,派军进入了车臣,90名伞兵对抗2500名车臣武装分子的战斗就发生在第二次车臣战争期间。(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于1999年8月,2000年2月28日俄罗斯控制了绝大部分车臣土地,获得胜利。)

俄罗斯最强空降兵(俄罗斯伞兵的惨烈一战)(3)

2000年2月底,一路高歌猛进的俄罗斯政府军打的车臣武装分子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数以千计的武装分子被赶进了阿尔贡峡谷。为了不给车臣武装分子以喘息的机会,也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车臣地区的动乱,新上台的普京政府一改叶利钦曾经的绥靖政策,不打则已,一打则作充分的准备。为了彻底歼灭这股武装分子,俄军派出第 76 近卫空降师与著名的“格鲁乌”和“信号旗”特种部队封锁住了阿尔贡峡谷,(第76空降师从诞生之日起就谱写着胜利与辉煌的篇章,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部队,被视为"军队的精英、民族的骄傲"。该师的前身是一个步兵师,1943年3月1日改编为第76近卫步兵师,1943年 9月,因在解放切尔尼戈夫的作战中战绩显赫,荣获"切尔尼戈夫步兵师"荣誉称号。1946年初,该师从德国撤回苏联卡卢加州基洛夫市,改编为第76近卫空降师,1947年春移防普斯科夫至今。)意图瓮中捉鳖地将这股车臣残余势力彻底歼灭。为了防止车臣武装分子行动过迅速,会从山路逃跑,第76近卫空降师第104空降团第二营第六连的90名精锐空降士兵被派去占领伊斯蒂科尔山的主要制高点。

但这时候问题出现了,第一,几千名车臣武装分子在前有追兵,后有阻力的情况下,会不会集中一个方向突围,这样派出的90名伞兵有没有能力一下子堵住这么大的压力?第二,是否该携带完整的山地作战准备,是要战斗的正规性还是要战斗的灵活性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没有考虑仔细,这90名伞兵的艰苦卓绝的战斗才变得不可避免。

2000年2月28日,这场围歼车臣武装分子的战斗正式打响,六连的90名男儿经过艰苦卓绝的行军,终于爬上一座山上,他们本来以为这次只是简简单单地打掩护的任务,谁料在29日12时30分遭遇到了大约有20人的车臣武装侦查人员,一交手才发现己方已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险。这里肯定就有人要奇怪了呀,为什么一个堂堂的俄罗斯,会被几千、几万人的车臣搞得焦头烂额。其实这是外行的话,因为你要知道车臣武装分子不仅曾经是苏联的武装力量,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具备超强的战斗能力,同时在苏联分裂的时候,他们也继承下了不少苏联的武器装备,因而装备上并不比俄军差多少,因而这场遭遇战打的很激烈。

六连的这九十名战士,由于刚到陌生的环境,还没有来得及侦查敌情就被对方发现,加上懈怠了伞兵准备,使得行动不够灵活,因而未能在这场遭遇战当中掌握主动权。更要命的是,六连的指挥官莫洛多夫少校在一开始就遭到车臣武装分子的狙击手的袭击,这无疑再一次加重了六连的这次战斗的困难程度。要知道,在军事战争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没有了指挥官的六连要怎么才能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中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呢?

这时候,平时的军事训练的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就在即将要军心涣散的时候,有一个挺身而出,接替了莫洛多夫少校的指挥,他就是第二营营长马克·埃夫秋欣中校。

俄罗斯最强空降兵(俄罗斯伞兵的惨烈一战)(4)

埃夫秋欣中校

他接过六连战斗指挥权,一面指挥士兵交替开火交替掩护,一面指挥大伙儿往附近的776高地撤退。大伙儿一时有了主心骨,正常的战斗能爆发出来,一时间将车臣武装分子打的人仰马翻,暂时顶住了进攻。但是,这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六连的战士已经陷入了绝境,虽然776高地遏制住了车臣武装分子通往阿尔贡峡谷的路口,但却也是六连战士再也无路可退的地方了,不仅如此,那个地方还没有什么掩体,易攻难守。不一会儿,车臣武装分子也反应过来了,在他们逃跑的必经之路上出现的武装力量,必然是来截他们后路,把他们往死里逼的俄罗斯军队。你要他死,他又怎么会让你好过,很快,几千名车臣武装分子反应过来,就将776高地团团围住,疯狂进攻。

埃夫秋欣中校见状,知道只依靠自己这些人的力量,根本扛不住,于是他首先向总部请求支援,而此时的俄军主力离阿尔贡峡谷还有一段路要走,只好派了武装直升机前来支援,但因为是山区,武装直升机缺少落脚点,而且他们赶到的时候,六连的战士已经跟车臣武装分子混战在了一起,这时候要是发动进攻的话,极有可能会造成己方人员的伤亡。最重要的是,六连被派到这个地方是有战略任务的,所以他们只能死战,是不可能被直升机接走的。

俄罗斯最强空降兵(俄罗斯伞兵的惨烈一战)(5)

无奈之下,埃夫秋欣中校只能让六连的士兵们自己挖掘临时掩体,并且还派过侦察兵去侦察过敌情,但是每次都没有走多远就被打了回来,六连的士兵们被牢牢地锁在了776高地上。

要知道,不是车臣武装分子非要跟六连的士兵过不去,实在是因为这90名士兵把守的要道是这些数以千计包括来自中东雇佣兵的阿拉伯人的生命通道。你非要人家的命,人家自然要找你拼命,从 29 日晚到 3 月 1 日上午,大约有2500名车臣武装分子与雇佣军对776高地、对着仅有90人的伞兵们发动了攻击。初生牛犊不怕虎,六连的90名战士虽然人少,而且知道自己的处境,但是依旧充满了爆发力,连续打退车臣武装分子与雇佣兵的多次进攻。后来,面对着尸横遍野的巨大伤亡,车臣武装分子也变得聪明起来,他们改变了猛冲猛打的进攻方式,而改为袭扰战与消耗战相结合的方法,消耗了不少俄军的弹药。

在车臣武装分子与雇佣军的低烈度、高频度的袭扰战术与消耗战术的影响,90名的战士有的已经中弹身亡,有的则发现机枪的子弹、步枪的子弹以及其他武器弹药都消耗殆尽了。他们发现最后的时刻终于要到来了,对于已经没有行动能力的士兵甚至军官承担起了掩护幸存的几个尚有行动能力的士兵跳崖寻求友军的帮助。年仅 22 岁的俄军中尉德米特里科泽姆亚金在双腿均被打断后,仍然坚持使用机枪向车臣武装开火,一直打到最后彻底的弹尽粮绝,他本来是可以成为六连唯一能活下来的军官的,只要他肯低头,做车臣武装分子以及雇佣军的俘虏就可以了。但是他没有那么做,他在临死前还拔出了匕首刺伤了几个敌人,最后壮烈殉国。

战斗的最后结果是,六连90名战士仅有六人活了下来,其中没有一位是军官,可见战斗的惨烈。

但实际上,这样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据俄罗斯自己战后总结,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以90人对抗2500人的场面部分是由于但是的军事指挥的失误。俄罗斯一向以硬汉著称的总统普京在面对这些可爱的战士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俄罗斯最强空降兵(俄罗斯伞兵的惨烈一战)(6)

既是一国领袖对军事政治上的失误向这些战士表达歉意,同时也是对这些勇士们顽强的战斗精神与意志的钦佩与敬意。

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尤其是那些英雄们的事迹,鼓舞着我们,英雄已经走远,但英雄的事业还在轻舞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