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人际、深挖自己、改善关系……来「看见心理」。这里是武志红创立的心理平台「看见心理」,提供专业又有用的心理内容和服务。

正文

你们身边有没有那种很聪明,但却不努力的人呢?

我发小就是这么一个人,小时候他文笔不错,写的文章经常被老师表扬。

仗着自己有点小才华,以前他经常念叨着,如果他去参加新概念,就是下一个韩寒。

但说归说,他从来没有真正动笔过。

因为疏于练习,最后他的创作能力也泯然众人。

也许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他们总是抱有“只是我不做,如果我做了,肯定一鸣惊人”的想法,但恰恰是这种沾沾自喜的想法,阻碍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这也是我们今天想聊的主题——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

01自我妨碍的功能

自我妨碍(Self-handicapping)又称为自我设限或自我阻碍。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设置障碍,来阻挠自己获得成功。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考前准备。

下个星期就要考试了,你也制定好了复习计划。

但是,你就是始终不能好好地复习。

你可能会说,要给自己一个好的复习环境,然后跑去整理桌子;也可能会跟自己说,正在追的动漫剧情很励志热血,先把动漫看完,给自己打打鸡血。

做完这些,你就发现复习的时间不太够了……

又或者是第二天有重要面试,但当晚你却和朋友喝醉,导致睡过头。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格局(他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1)

这听起来很矛盾,明明我们都渴望成功,但为什么偏偏会做一些行为来阻碍自己呢。这说明,自我妨碍对自己,也是有好处的。

自我妨碍背后的目的就是——

保护内心的自我价值。

虽然我们都渴望取得成功,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有好成绩,我们也会预见失败的可能。

如果结果真的是失败了,我们就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那些“障碍”上面,而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

这能够保护我们的内心感受不受结果的伤害。

总的来说,自我妨碍有着两大好处:

如果结果是失败的,就可以把原因归结到其他事物,从而把自己从失败感中脱离出来。

比如,考砸了并不是我能力不行,而是我把时间花在别的正事上面。

如果结果是成功的,我们就可以自我吹嘘,自己靠天赋和才智,也可以取得成功。

就像没复习也考高分,就能证明自己足够聪明。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格局(他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2)

另外,也有研究者认为,只有当结果会被人关注时,自我妨碍才会发生。

例如面对考试成绩、比赛名次,这些会被他人知晓的结果的事件时,当事人才会产生自我妨碍。

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自我妨碍是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的一种手段,目的是维护自己在他人眼里的形象。

印象管理,指的是人们试图用一些方式,去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

因为有些人会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优势,并隐藏自己的能力不足。

于是在自己的表现会被人评估时,他们会通过自我设限来减少别人对自己的失望。

比如有个学生,老师经常会给到他的评语是,“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就是太贪玩了”。

这时候,学生的自我防碍可能就是故意在考试前疯玩。

因为如果他拼命努力了,也没有取得好成绩,那老师对他的印象就会变成“比较笨”,而不是“聪明但贪玩”。

所以为了维护自己在老师中的印象,学生可能故意妨碍自己为学习付出努力,因为被当成一个贪玩的学生,总比笨学生要好。

而如果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竟然能考出高分,那他可能会获得老师的惊叹和同学的敬佩,这也可以提高他在别人眼里的形象。

这是目前,国际上对于自我防碍在功能上的一些探究。

前者出发点是向内的,维护的是内心的自我价值;

后者认为,自我妨碍的出发点是向外的,维护的是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

但不管是内在价值还是自我形象,共通点都是维护自己的形象和感受不受打击。

自我防碍主要表现在——

在失败到来之前,尽量地减少对自己能力不足的归因。

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合理化”不同的是,自我妨碍是在为可预期的失败,提前找好借口。而不是在失败以后,合理化自己失败的原因。

02自我妨碍的形式与危害

自我阻碍常用方式是:阻碍自己的努力,给自己的成功增加难度。

比如在竞赛前,刻意不做足准备,减少训练的时间等。

当然,自我妨碍还有其它不易察觉的方式,例如以下几种:

之前的我,在开始每个项目之前,都会过分追求“仪式感”。

比如写提案时,我不去构思大纲和思路,而是先花大量时间去找到一套样式完美的PPT模版。

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消耗在准备功夫上。而没有时间干“正事”。

心理咨询师陈晓还曾经讲过一个真实案例。那就是有个考生在参加研究生考试时,忘记带尺子。

因为他的老师对他说过,把尺子放在文字下面,答题会工整一点。所以他特地折回去拿尺子。其实就算他没有尺子,他平时的答卷也是工整的。

可他还是跑回去拿尺子,最后导致考试迟到,错过了考试机会。

比如,在竞选职位时,声称自己要留出时间照顾家庭,有意无意地放弃机会。

在相亲前,一直说自己胖,不愿和对方见面。

给竞争对手提供有利的条件,也就等于给自己的成功增加了难度。

比如,主动把笔记借给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

在竞选职位的期间,把大项目让给竞争对手;

在下棋时,故意给对方悔棋的机会。

这种方式也叫自陈式自我妨碍,指的是你主动向别人口头解释自己可能失败的理由。

比如你昨晚因为看电视剧太过入戏,结果严重失眠,今天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发挥;

你对有“社交恐惧”,所以可能不习惯跟客户交涉;

你对某些场景有“心理阴影”,等等。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格局(他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3)

其实说到底,自我妨碍本质上还是一种自我欺骗。

它给自己制造了 “失败了也不是我不行;只要我发力,肯定能做好”的双重假象。

所以自我妨碍可能造成的后果,如:

那些贪玩的学生,可能会继续让自己耽于享乐,继而减少对学习的兴趣。

丧失学习兴趣后,他们的能力和成绩也会越来越弱,对自己的认知会越来越消极。

还有一些人,会因为不敢让自己尝试,而错失人生的机会。就像前面说的那个因为腾回去拿尺子而错过考试的学生。

03如何减少自我妨碍

首先,觉察与行动

要能觉察到自己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

也就是说,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同时,但是当下的你正在做什么,是不是正在向目标靠近,还是被困住某个不相干的情景里停滞不前。

当发现自己停留在某一种状态时,要立即让自己行动起来。

你可以在心里给自己画一个进程表,每天看看你离目标又走进了多少,在哪个地方产生拖延和遇到困难。

通过观察这个进程表,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直面问题,用直接的行动去解决问题和达成目的。

第二,能接受失败的结果

没有人喜欢失败,但不是每次行动,都会收获成功。

人不是无所不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我们要能够接纳自己的局限性,也要接纳自己的失败。

在学会自我接纳和自我肯定后,你就会知道,其实失败并不会影响你的自我价值。

第三,要知道,别人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关注你

有时候,人们往往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关注程度。

其中比较经典的理论有焦点效应透明度效应

焦点效应指的是,人们往往会把自己当作一切的中心,周围的人都会留意到自己。

比如人们会记得自己穿的外套样式,会记得自己刚才举手发言内容的表现。

透明度效应,顾名思义,就是认为自己的外壳是透明的,自己内在情绪,比如抑郁,不高兴,都会被别人看出来。

但其实,人们并不能看穿你的情绪。

所以,可能你内心的窘迫,或是生闷气,在你没有用语言表达出来之前,旁人都不会察觉到。

这两个效应告诉我们,我们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重要。

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太过在意自己是不是时时刻刻都展示出良好的形象。

更不需要因为自己可能会表现好而耿耿于怀。

毕竟更重要的,是那些还没有发生的好结果。

写在最后

自我妨碍也叫自我设限,是一种心理策略,为的是替可能到来失败提前找好理由。

这里我想从广义上的理解上,来聊聊这个词。

自我设限,可以看成是一种强加给自己的限制性的观念。

限制性观念,也就是心底那些“不可以",“不应该”,“不能够”的声音。

比如,我不可以跟一个比我矮的男生谈恋爱;我不应该对服务员提出这个要求;我不能够去竞争这个岗位……

但问题是,你也不知道这些声音具体是从哪来的。既然没有由来,那为什么要去听从这些声音呢。

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你大可在这些声音冒出来的时候,勇敢地去打破对“不”的认知,让自己从限制中解放出来。

☝️一个互动:

你们是否也也有过「自我妨碍」的经历,

你是怎么发现的?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你的经历和你的思考哦~

一个人的思维决定了他的格局(他很聪明但就是不努力)(4)

作者:芥末酱

编辑:陈沉沉

References:

《社会心理学》[美] 戴维·迈尔斯

Berglas, S., & Jones, E. E.(1978). Drug choice as a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 suc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6(4), 405-417.

Arkin, R. M., & Baumgarter, A. H. (1985). Self-handicapping. In J. H. Harvey & G. Weary (Eds.), Attribution: Basic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Aronson, E., Wilson, T. D., & Akert, R. M. (1994). Self-understanding: How do we know ourselves. In E. Aronson, T. D. Wilson, & R. M. Akert(Eds), Social Psychology. The heart and the mind(pp. 199-239).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Berglas, S. (1985). Self-handicapping and self-handicappers: A cognitive/attributional model of interpersonal self-protective behavior. Perspectives in Personality, 1, 235–270.

《自我妨碍行为研究综述》孙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