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干羊肉

去年二0二一年,是个风调雨顺好年景。我有几个好友一直在四子王旗,秋天时给我打电话说:“今年草好,你来吧”!他们那里的人说话有时候省略了内含意思,但我们都知道,草好不是让朋友去吃草。因为四子王旗十年九旱,草好就意味着牛羊肥,肉好吃。同时花草长的旺盛,风景优美,并且一到秋季全国各地还有外国游客也很多,也就是说草好能“玩的开心,吃的舒服”!这里就不说了……

风干羊肉的滋味(回忆回味儿时的生活)(1)

我只说他们给我吃了顿手把风干羊肉,“手把风干羊肉,是那里最高招待礼遇,比手把鲜羊肉好吃,别有一翻风味。”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

风干羊肉的滋味(回忆回味儿时的生活)(2)

我是七九年离开土生土长南大勿登村。在六十年代中期和七十年代,那时新中国成立才二三十年,象现在的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

风干羊肉的滋味(回忆回味儿时的生活)(3)

当时提倡过国庆节,不过中秋节,两个节日基本相差不多几天,但民间还是注重中秋节。那就把杀羊日提前或推后,尽量赶在中秋节一两天。那时生产队都要杀好多羊,一是庆祝节日,同时也是慰问一下村里辛辛苦苦的全体村民。那是村民最高兴的时候,又是过节又能吃上羊肉,生产队统一给社员们杀羊,接照人头平分羊肉,每人也就分三五两肉。当时由于我国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还不发达,最大的白条羊也超不过三十斤,一般都是二十二、三斤。

风干羊肉的滋味(回忆回味儿时的生活)(4)

我家六口人,每年拿到分的羊肉全家人心里乐开了花。全员动手,有的拿盆,有的递刀,还有的扶着面板,父母亲先把羊肉剔下,前把骨头加些土豆白菜一锅会,全家人美美吃一顿。乘下羊肉切成细条,用针线串起来,挂在屋里高处,日久天长阴干,每到有客人来(当时客人很少)或半月左右,母亲就从屋顶取下一小串干羊肉,有时加回白(本地话),有时加干白菜,有时是加点山药介介,有时是磨茹。做成风干羊肉沾料,主食是山药鱼,山药鱼沾羊肉汤汤,那个香味现在也说不清,一直回味那时的肉香感觉,只是感觉十天左右心里总是美美的……

风干羊肉的滋味(回忆回味儿时的生活)(5)

现在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物质越来越丰富,想吃啥都可以,中午饱饱吃了一顿风干肉,加上半斤白酒,但到晚上了把中午吃的啥都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