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高质量的东西能用的时间就会很长,不像一些便宜货用几次就报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就证明了这一点,比如1941年冬天发生在莫斯科的一场战役。直到现在我们才从军事档案得知,当时的莫斯科正依赖19世纪制造的老式大炮来保护,这些大炮曾在1877至1878年的俄土战争中使用。

德国装备的最小的反坦克炮(80斤大铁球将德国坦克砸碎)(1)

1941年的寒冬,法西斯分子正步步紧逼首都莫斯科。首都的局势越来越危险,苏联人民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住最后一片阵地。但是能不能保住莫斯科是一个难题,在最关键时刻,红军几乎被解除武装。

首先苏联士兵缺乏大炮,朱可夫元帅报告了这一紧迫的问题。但整个红军刚刚经历了基辅战役的巨大损失,根本没有没有炮兵储备。于是有人建议可以向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求助,这个学院拥有全苏军最好的炮兵系,曾培养出苏军炮兵主帅M.И.涅杰休和炮兵元帅Ю.П.巴扎诺夫。

在战争开始的初期,捷尔任斯基军事技术学院几乎所有的炮兵训练工具都被疏散到撒马尔罕(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州首府)。幸好,在莫斯科附近有一些被遗忘已久的军械库,这里存放着俄土战争时期的大炮,这是1877年沙俄帝国生产的大炮。俨然是老炮了!

德国装备的最小的反坦克炮(80斤大铁球将德国坦克砸碎)(2)

这门重型火炮的原型是1887式海军炮,安装直退式炮架以后,就成了陆军使用的大口径野战炮。由圣彼得堡的大型兵工厂普提洛夫工厂生产。这是一种采用螺式炮闩,使用多级药包的榴弹炮。利用闩体上的螺纹与炮尾内表面上相应的螺纹相啮合来闭锁火炮。是一种后膛的阿姆斯特朗炮,炮管上粗大的套箍,是识别阿姆斯特朗炮的最明显特征。

德国装备的最小的反坦克炮(80斤大铁球将德国坦克砸碎)(3)

克虏伯后膛炮的装填原理。

同时发现的,还有早期来自克虏伯技术的大口径架退式后膛火炮,这些火炮使用楔式炮闩,射速比较快。在18~19世纪,沙俄帝国的军队是铁杆的德粉,不仅照搬德国军队的作战思想,也引进了大量的德国火炮技术。

德国装备的最小的反坦克炮(80斤大铁球将德国坦克砸碎)(4)

他们不仅在废弃的军械库发现了大炮,还发现了152毫米口径(6英寸)的炮弹。武器准备就绪,送到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红波列前线。沙俄大炮在战斗中表现非常优秀,这些老炮可以连续发射10发炮弹而不过热, 新的炮兵连操作这批武器。大炮很重,几乎没有适应现代作战条件的能力。射击是直接瞄准目标,因为没有装备现代瞄准镜。

德国装备的最小的反坦克炮(80斤大铁球将德国坦克砸碎)(5)

尽管历史悠久,但是老炮也能赢得新胜利!这些大炮仍然让红军满意。老式后膛炮可以发射40公斤重的开花弹和实心弹丸,动能和威力十分可怕,可以轻易砸碎德国坦克。但鉴于该炮没有精密光学瞄准镜,无法像现代反坦克炮一样进行直瞄射击,只能概率炮击,命中率要靠信仰。所以红军诉说的德国法西斯坦克看到这门大炮就纷纷落荒而逃的情景,估计是段子。不过,在二战初期,德国参战的三号和四号坦克的装甲厚度只有十几毫米,用一个40公斤的大铁球,完全可以砸碎德国坦克,苏军的说法并不夸张。

德国装备的最小的反坦克炮(80斤大铁球将德国坦克砸碎)(6)

在莫斯科战役期间,苏联红军利用这些老炮取得了一些炮火支援作战的胜利,而且保存了几十年的沙俄帝国大炮,帮助红军发动了最后的战役进攻,最终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