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宁段的崇太长江隧道已于去年12月下旬顺利开工,迈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该工程由沪杭铁路客专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施工。春节临近,施工作业毫不懈怠,昨天(1月13日)下午,工程顺利迎来新进展。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1)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2)

伴随着机械特有的轰鸣声,350吨和200吨两台履带吊缓缓抬吊起一根54米长的地下连续墙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当双拼工字钢的一端被吊至一定高度后,200吨的履带吊缓慢下放,350吨履带吊缓缓上升,将这根双拼工字钢垂直吊起,这样为稍后的行走运输和下放做准备。在履带吊缓慢移动过程中,要保证这根长54米、重达27吨的双拼工字钢接头柱基本不晃动,难度颇大。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3)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4)

双拼工字钢接头柱移至事先定位好的槽段处,随着履带吊将其缓缓下放,及时进行人工割除吊耳,同时采用超声检测其垂直度,使其在下放过程中始终保持垂直方向不变。

目前正在施工的地下连续墙,是在盾构始发井的外侧,在地下筑成的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挡土、截水、防渗的围护结构,相当于为后续的竖井基坑施工筑起一道保护墙。这根双拼工字钢在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承担接头柱的功能,为后续地连墙成槽和钢筋笼垂直下放打下基础。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5)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6)

工字钢接头柱下放完成后,后续还需要在接头柱内进行一系列混凝土浇筑填充和两侧粘土回填工作。

盾构始发井的地下连续墙分幅宽度为6米,也就是说每间隔6米要施工一根双拼工字钢接头柱。接头柱先行施工完成后,再在两个接头柱之间进行地连墙墙体的开槽和下放钢筋笼,两根工字钢接头柱相当于两个竖向轨道,能更好保证成槽质量和钢筋笼下放的垂直度,有效控制墙体混凝土浇筑质量,提高接头防水性能,为下一步的竖井安全快速开挖打下基础。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7)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8)

崇太长江隧道规划图最新(崇太长江隧道年前迎来新进展)(9)

作为北沿江高铁过江通道“南隧北桥”中的“南隧”,崇太长江隧道备受瞩目,是全线首个开工建设的10千米以上特长隧道,全长14.25千米,也是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中掘进距离最长、隧道直径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江底最深、风险最大的越江高铁隧道,采用直径15.34米盾构机独头穿越长江11.33千米,建成后能够实现高铁过江不减速,将有力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记者:蒋晓燕

摄影:张志豪

编辑: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