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毕立峰 通讯员王聚芬)9月6日,翘首以盼的邢台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邢台县路罗镇拉开帷幕。开幕式上,灯光璀璨,人山人海,第二届火焰音乐节再次唱响邢襄,红动太行。青山为笔,绿水为墨,描绘出一幅秋之美的山水画卷。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1)

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开幕式现场。尚志刚 摄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2)

邢台县抗大陈列馆

邢台县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县,今年是继2017年承办全市首届旅发大会以来,第二次承办也是第一次单独承办全市旅发大会,并且在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河北)红色旅游音乐节暨邢台县旅游文化节。邢台县旅游产业发展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从容,越走越坚定。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总面积1850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是一个“七山一滩二分田”的山区县,辖16个乡镇519个行政村,35.5万人口。

邢台县有三大美誉别称:太行明珠、守敬故里、抗大圣地。可谓是太行山最绿、最红、最古的地方,良好的生态、红色的传承,淳朴的民风、古老的传说是邢台县不变的本色。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青山绿水自然资源优势,邢台县建设旅游项目、畅通交通、提升标准、丰富新业态,逐渐构建起了全域旅游的大格局。

经过长足发展,邢台县旅游业现在涵盖生态休闲游、红色研学游、民俗文化游、康养度假游等多种旅游业态。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3)

美丽的邢台县象外客栈。尚志刚 摄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4)

邢台县抱香万亩梯田花海

最古邢台县

邢台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史可查的历史跨度达3500年,在公元前1439年的商代,这里已是“桑麻遍野,名扬华夏”。这里曾四次建国、三次定都,出过4位皇帝、50多位朝廷重臣,我们最为熟知的郭守敬、刘秉忠等科学家、政治家就诞生在这里。

也因此,邢台市成为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城市,商代遗址、东周鹿城岗古城遗址、汉末黄巾起义张角点将台、先秦鹿城岗、紫金书院、明代古长城等历史文化遗存更是数不胜数。

邢台县是太行山区域传统村落保护形态最为完整、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传统古村古镇星罗棋布。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景观村落——英谈、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皇寺镇为其中瑰宝,邢台县还有崔路、龙化、鱼林沟、茶旧沟、小戈廖、桃树坪等数以百计的传统村落,有小西天、张果老山等以宗教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七夕爱情文化、守敬科技文化、周公与桃花女汉族婚俗文化等等不胜枚举。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5)

邢台县路罗游客集散中心。记者毕立峰 摄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6)

邢台县抗大路

最红邢台县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曾在浆水办学,两年零三个月,培育了8700余名优秀抗日将士,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等都曾在此战斗、生活过。当时,抗大校部设在前南峪村,政治部在浆水,供给处在河东,卫生处在安庄,医院在桃树坪,文工团在浆水。学员编为上干科和基本科,分别驻在浆水周围的冯家沟、宋家峪、坡子峪等几十个村庄。

烽火熔炉,将星摇篮,抗大精神永续传承。邢台县充分挖掘抗大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抗大精神,打造红色旅游路线、党建现场教学基地。

从太行山区建设(荒山岭变花果山)、到山村环境改善(穷山村变旅游区),再到基础设施提升(乡村小道变致富坦途),抗大精神在邢台县一代又一代接续传承和弘扬。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7)

邢台县三山溪谷农耕文化园。尚志刚 摄

邢台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大会(聚焦邢台市第三届旅发大会)(8)

邢台县党建文化主题公园

最绿邢台县

邢台县生态环境良好,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2016年,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有林地面积达135万亩,森林覆盖率平均达47.9%,山区达90%以上。前南峪被赞为“太行明珠”,荣获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授予的“全球五百佳”提名奖。

历年来,邢台县十分重视山区建设,总结下来的“材林头、干果腰、水果脚”生态经济沟治理模式被确定为国家标准,被专家学者誉为独具特色的“太行山道路”。邢台县也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义务植树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板栗之乡等诸多荣誉。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生态经济沟660条、102万亩,生态经济沟年总收入达5亿元。

邢台县不仅植被丰富、山清水秀,更是康养度假、生态休憩、避霾避暑的绝佳胜地,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多达1.5万个以上,置身其中,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身心愉悦、福寿康宁。

邢台县全县范围内摆布有38个景区(点),其中,国家4A级景区有以下7家,3A级景区3处,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7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