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一针二灸三用药”,“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艾灸是古人治病的一重要法宝,且艾灸操作简单,选材方便,现今也成为广大家庭养生保健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全面了解一下,从艾灸的原理和适应症、家庭常用穴位,到不同灸盒和灸条的选择、艾灸的技巧、灸后反应的判断以及注意事项,为您详解应该掌握的家用艾灸知识!

自己怎么做艾灸更方便(自己在家做艾灸)(1)

何为艾灸?

点燃用艾绒制成的艾柱、艾条,用热刺激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治疗方法。 艾是属纯阳植物,能够温通经络、祛寒除湿,补益人身阳气,艾灸时温热可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特别适合现代人养生调理亚健康、甚至是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自己怎么做艾灸更方便(自己在家做艾灸)(2)

自己怎么做艾灸更方便(自己在家做艾灸)(3)

  • 看颜色:好的艾绒呈土黄色,而劣质的艾绒呈青色/青黑色,茎秆颗粒很大;当年的艾绒是青绿色、青黑色,味道浓烈。

  • 闻艾味:品质好的艾绒气味芳香且清淡。品质差的艾绒味道很浓且刺鼻,甚者还有霉味。

  • 摸质感:好的艾绒摸起来柔软细腻,而差的艾绒手感很粗。

  • 捏紧实度:好艾条艾绒容易抱团,端口紧实细腻,密实度好,即使把包装纸撕掉,也不会完全散掉,燃烧全面,温灸更到位;劣质艾条,包装松散,把包装纸一撕掉就会散落,燃烧不全面,药性不均匀。

  • 感受艾火:好艾条火力柔和不烈,渗透力强。差的艾条火刚烈,渗透力不强,易有灼痛感。

  • 6. 看燃速:好艾条的绒细腻蓬松,相对劣质艾条杂质要少很多,所以好艾绒燃烧速度快于劣质艾条。

    7. 看灰烬:好的艾条燃烧时烟是淡白色,燃烧后的灰烬是灰白色的,摸起来细腻柔滑,不容易散落;劣质艾条燃烧时火比较烈,味道刺鼻,艾烟较大,燃烧后的灰烬是黑灰色,四处散落,摸起来粗糙有颗粒。

    自己怎么做艾灸更方便(自己在家做艾灸)(4)

    四、艾灸的要诀与方法

    1.舒服姿势:或坐或卧,放松,充分暴露穴位,要有依靠、稳妥舒适,能够持久。

    2.取穴准确:宜少不宜多,应选要穴。

    3.距离适当: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选择温和灸,直接携带灸具即可, 以病人的感受度为最适当。 以局部皮肤均匀性潮红为佳。

    自己怎么做艾灸更方便(自己在家做艾灸)(5)

    艾灸的原则:

    1.施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背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面,后灸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2.施灸部位:最常用的是背部、腹部及四肢。这些部位肌肉丰厚,又不常外露,即使有小疤痕也无妨碍;脏腑病多用俞穴、募穴,都在背部腹部,正好两全其美。

    3.操作时间:每次10-15分钟,皮肤丰厚处可30分钟左右,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每日一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

    4.操作方法: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齐灸(多艾齐灸,单艾齐灸)、实按灸、温针灸、灯火灸。 注意施灸的顺序,大的原则上顺应气的循行规律。

    5.灸量判断:灸至局部潮红,身出微汗为度,且感传在原处往还,全身周流,上下连贯。 时间不能太长。 太长会虚脱,大汗淋漓。 一般一个部位不超过30分钟,成人、小孩和老人,又会不同。 小孩的时间需要短,判断局部潮红,身体出汗了,就可以 .

    五、艾灸时间要求:

    1.四季皆可灸,没有特定季节。

    2.一年之中,夏季施灸较好。 艾草为纯阳之品,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阳益气。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两者阳热相合,作用更强。

    3.一日之中,上午较好。早上阳气升发,中午午时最旺,而后渐减退。具体时间因人而异。

    (1)调理脾胃功能在早上9-11点;

    (2)失眠症在晚上灸比较好。具体可参照子午流注。 冬节是自然界和人体寒气最重的时候,冬季艾灸对寒性体质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自己怎么做艾灸更方便(自己在家做艾灸)(6)

    4.日常保健时间没有固定要求;时间长短要以灸治的病症为据,悬灸以每穴20分钟左右,皮肤潮红为准,温和灸以一柱艾柱为准。对于大多数养生保健而言,并无特殊时间限制!

    家庭常见病的艾灸:

    1.经常感冒

    主穴:大椎、肺俞、风门、关元

    配穴:足三里、外关

    主穴:大椎,风池,风府,合谷(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2.眼肿、面浮、黑眼

    主穴: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涌泉

    按摩:睛明、承泣、四白、太阳、鱼腰、攒竹

    灸法:腹部穴位一般不少于 30分钟,灸涌泉和足三里15-20分钟即可。

    3.风湿痹证 主穴:

    (1)关元、气海、神阙、命门、腰阳关、肾俞。

    配穴:行痹加风门、风池、大椎,湿痹则加丰隆。

    (2)神阙、足三里。兼灸脾俞、肾俞。每天灸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配穴: (1)受累关节局部艾灸,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

    (2)凉痛感较重:直接灸阿是穴直接驱赶寒气。一般10天左右就会看到效果。

    4.类风湿关节炎

    主穴:大抒(骨会)、大椎、肾俞、命门

    配穴:关元、中脘、足三里、绝骨(髓会)。

    5.强直性脊柱炎

    主穴:大椎、身柱、灵台、病灶两侧华佗夹脊穴

    配穴:肾俞、绝骨(髓会)、太溪、三阴交

    6.顽固性湿疹

    主穴:足三里、涌泉、合谷,湿疹部位 每处约10-30分钟。

    上肢的湿疹,可选择曲泽放血、艾灸;

    下肢的湿疹,可选择血海放血。 建议先艾灸,之后才是放血,效果更好。

    7.胃脘痛

    主穴:中脘、足三里

    配穴:肝气犯胃的加期门穴,脾胃虚寒的加胃俞穴

    8.慢性肾炎(尿毒症)

    主穴:肾俞、脾俞、命门、大椎、关元。

    配穴:三阴交、水分、足三里、筑宾、三焦俞

    9.慢性气管炎

    主穴:肺俞、中府、足三里、膻中

    配穴:丰隆、鱼际

    10.失眠

    主穴:涌泉、百会、神门;各灸30分钟左右。 大椎穴放血后艾灸,艾灸大椎和涌泉穴时间要在10-20分钟,重症加灸百会、神门、安眠三穴。

    艾草煮水十五分钟,泡脚。治疗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