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卢、骆”—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个诗人四杰是唐初“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诗人,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杨卢骆体?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王杨卢骆体(王杨卢)

王杨卢骆体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个诗人。四杰是唐初“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的诗人。

他们不凭借政治势力和出身门第,完全凭着自己的创作登上初唐诗坛,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在诗坛占有重要的地位。[奋斗]

四人可分为两类,一是卢骆比王杨时代稍早;二是卢骆擅长的是七言歌行,王杨擅长的是五言律诗。

卢照邻(公元637-689年),字升之,号幽忧子,河北范阳人,一生只任小吏,很不得意,晚年犯病,投水而亡。其著名的代表作《长安古意》: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边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帚金茎云外直。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

这里有如云的车骑,壮丽的宫馆,也有贵族们豢养的歌姬舞女。也有游侠子弟、廷尉、御史、执金吾乃至骄横的将相等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来到市井娼家:“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诗中又指出这一切繁华狂热、堕落癫狂的生活终于会发展到空虚幻灭的结局。

诗人对长安生活的感受是新鲜而又清醒的,不像一般宫体诗那样带着醉醺醺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一切。诗人好像一个清醒的旁观者,诗的末尾冷言冷语对贵族加以讽刺:“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常,即今唯见青松在。”诗人认为这一切繁华都会成过眼烟云,成为沧海桑田。风格上富丽铺陈,纵横奔放。

骆宾王(公元640-684年),婺州义乌人(浙江义乌)。一生也只做过小吏,后因参加徐敬业起兵活动,写了著名的《讨武曌檄》,事败被杀。他的名作是《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①,南冠客思侵②。那堪玄鬓影③,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注]①西陆:指秋天。②南冠:原指楚囚,后指囚徒。③玄鬓:指蝉。

当时骆宾王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触怒武后,遭诬下狱。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到物,达到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斗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题为“送人”,但却没交代送何人,也没交代朋友别离的情景。然而人们却完全可以由它的内容想象出那种“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壮别的场景,也可以想到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胆相照的挚友。这首既善于造势,也善于用典,明白干脆,深沉奔放。

王勃(公元647-676年),字子安,王绩的侄孙。一生仕途不顺,处于下层。最后溺海而亡。他的诗存世不多,但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他的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①,风烟望五津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三秦: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古为秦国,秦之后,项羽分为三国,故称“三秦”。②五津:指岷江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涉头津、江南津、江首津,泛指蜀川。

古今赠别,心情本来复杂,悲伤失意者为多,但这首诗却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开朗壮阔的诗句把缠绵的儿女三情撇开,变悲凉为豪放,也成为千古名句。

他还有一首小诗《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诗人用寥寥二十字,表现出一种悲凉浑壮的气势。此外,他的《滕王阁诗》、《采莲曲》等,在七言杂言体形式上也有所探索和创造。他的创作,初步实践了他诗歌革新的主张,他的优秀诗篇是有充沛的思想感情,真实的生活阅历做基础。有风有骨,摆脱了齐梁浮华虚假的习气,显露出新唐诗坛的独特风貌。

杨炯(公元650-693年),陕西华阴人,曾官盈川令。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最低。只有几首边塞诗五律较有特色。他的名作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①,铁骑绕龙城②。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③,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古代兵符。②龙城:匈奴名城。③百夫长:下级军官。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几十字中,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概括性描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结构,如第三句写了辞京,第四句已包围了敌人,接着又激战。有力的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总之,“四杰”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前进方向。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了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题材。象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都成诗歌题材。在他们的诗里表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显示出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卢骆的歌行是宫体诗的新发展,宫体诗在他们手里由宫廷走到市井,所以他们是宫体诗的改造者。五律到王杨才定型,并在他们手中从台阁移到江山与塞漠,所以他们是五律的奠基人。

杜甫有一首《戏为六绝句》评价初唐四杰:“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充分肯定了四杰的历史地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