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广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陈群雄,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这些居家习惯让你更健康?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这些居家习惯让你更健康(专家支招助你安然度过)

这些居家习惯让你更健康

受访专家/广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陈群雄

最近正处于季节交替、争秋夺暑之时,一不小心老人、小孩、体弱之人就会生病。广州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群雄为读者推荐一些简单易行的居家调理之法,如起居调理、饮食调理,以及穴位按揉、呼吸吐纳……这些方法有助于你和你的家人安然度过这个“多事时节”。

起居:早睡早起养精神

陈群雄介绍,此时正是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这个季节起居作息要作出相应调整。中医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之际,极盛及衰,体内气血阴阳失衡,必欲静卧,以候气复。现代标准即是,每晚最好在10:30上床, 11:00以前进入梦乡;中午有条件的最好睡一觉,无条件的也要在座椅上闭眼静养15分钟。

呼吸:秋季养肺吐纳法

秋天养肺,可以试试养肺吐纳法:临睡前或刚起床时,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缓慢地深吸气后再吐气,反复30次。也可以在晚餐后两小时,先慢走10分钟,然后站立,两目平视,两足分开与肩平,全身放松,两手掌重叠放在脐下3厘米处,重复做上述腹式呼吸。

理疗:按摩补阴穴位

争秋夺暑之时,陈群雄建议以滋阴润燥为宜,可以按摩具有补阴作用的穴位,如太溪、三阴交、照海和肺俞穴。

照海: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摩时,闭口不说话(为了使生发的津液易于滋润喉咙),感到嘴中有津液出现,一定要咽到肚子里去。一般来说,点按3—5分钟后就会感觉到喉咙里有津液出现。每天两次,每次10分钟。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中。每天两次,每次10分钟。太溪主要是补阴,故在秋季天气干燥时,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且太溪穴的按揉最好在晚上9点—11点,此时身体的阴气较旺,可以相得益彰。

三阴交:肝脾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其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每天按摩两次,每次五六分钟。孕妇忌按。

肺俞: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位于背部,可用食,中二指端在穴上按揉15—30次,用两手大拇指指腹自肺俞穴沿肩胛骨后缘向下分推30—50次。秋季按揉肺俞有清燥气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养阴。

饮食:滋阴润燥为主

由于人体经过一整夏的炎热侵袭,易热积体内,喜凉贪饮。应注意处暑之后,天气开始干燥,人们普遍出现舌干咽躁,饮食上宜酸补,忌辛辣。多食用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蜂蜜、枇杷、秋梨、莲藕等,而银耳、百合、莲子、麦冬、玉竹等清热润燥安神之品,有助于秋季的睡眠。

食疗方

●毛冬青杞子菟丝子煲瘦肉

材料:毛冬青30克,杞子10克,菟丝子10克,熟地10克,瘦肉300克,生姜3片。

功效:毛冬青性寒味辛苦,能活血祛淤,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杞子性平味甘,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菟丝子性温味甘,滋补肝肾,熟地滋阴补血。此汤有清热滋阴兼化痰,对痰热型老慢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荷叶荔枝干肉炖老鸭

材料:荷叶(干鲜均可),荔枝干10个,光老鸭750克,生姜3片。

功效:荔枝干能营养肝血,美容润肤,通神益智,宜作津液不足和胃寒之用。不会助火生热,且有生津止渴,清热除燥,养胃消食,调气舒郁之用。荷叶性平,味苦,有清暑利湿之效。老鸭肉在《本草汇》中称其滋阴除蒸,有清补之效,阴虚体质宜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