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档忘年共居观察纪实真人秀《屋檐之夏》在B站上线。3位独居上海的人生前辈,与N位沪漂青年在同一屋檐下开启为期21天的共居生活。节目引发许多网友共情不仅是因为62岁“琼瑶女郎”已经成了独居老人,还有“青老共居”呈现出老龄化社会下,对文化传承和代际和谐所作出的探索。

刘雪华演的琼瑶剧在水一方:62岁琼瑶女郎刘雪华独居十年(1)

刘雪华演的琼瑶剧在水一方:62岁琼瑶女郎刘雪华独居十年(2)

62岁“琼瑶女郎”刘雪华独居十年,独居老人生活引发关注

在节目真人秀部分,前辈为青年提供住所,而青年们则需要挪出一定时间与精力陪伴、照顾前辈。当62岁演员刘雪华作为其中一位独居老人现身,让许多人感叹岁月无情。刘雪华在节目中提到现在许多年轻人不认识自己,她甚至也没有向上门一起居住的年轻女孩道出自己的演员身份,对方以为她就是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实际上,刘雪华1983年因出演电视剧《少女慈禧》在香港一举成名,1986年应女作家琼瑶的邀请出演电视剧《几度夕阳红》,并在台湾一炮而红,后来成为琼瑶剧的脍炙人口的御用女主之一,后来也活跃在《宫锁心玉》《甄嬛传》《锦绣未央》中成为“太后专业户”。

但在生活中,刘雪华已经是一位独居近十年的老人。据悉,刘雪华和老公邓育昆于1999年结婚,婚姻持续约12年时间,男方却在2011年于上海家中坠楼身亡。刘雪华在节目中也提到,“老公走了以后,很多人就很担心,怕我会自闭。因为我是一个很无聊的人,我不出门,打游戏上网也不会,跟现代人的生活是脱节的。”确实,刘雪华的生活看来一成不变,喂狗、看电视、打手机麻将、跟姐姐通电话。

她也担心,“我的生活太平淡了,这个节目出来谁看呢?”没想到不是没人关注,这个节目刚开播一期就引起了网友的注意。节目中展现出的老年人独居的孤独也让网友唏嘘不已,刘雪华晚上不关电视,要开着电视入睡。而节目中另外一位独居的朱爷爷则表示“我很怕黑。”刘雪华还提及,“一个人住,别的不可怕,就是万一有一天你摔跤了,别人是不知道的。有点担心这个问题,所以我有阿姨有司机。再过十年我会去老人院,起码有医疗等各方面服务。以前不会想这些,年纪大了就是注意到这些问题。”听来令网友心酸。

老年人遇到的问题在国外独居老人中也不可避免。节目中,意大利小伙阿雷提到,自己的外婆就有情绪上问题,因为觉得自己太老而不想出门,再加上意大利的疫情,会更加忧郁。

实际上,老年人对年轻人的生活怀有好奇心,希望能跟他们亲近,像刘雪华又担心,“他们跟我玩,跟我聊的东西我都不懂,有代沟。独居久了,也不会照顾人。我这个年纪要跟年轻人做朋友,很难了。”在节目中,刘雪华第一次自己带着两只狗出门,不太会做饭的她开始给年轻人准备餐饭,似乎许多个“第一次”正在开启。

刘雪华演的琼瑶剧在水一方:62岁琼瑶女郎刘雪华独居十年(3)

展现年轻人社恐和社死名场面,也勾起经历隔代抚养的亲切感

跟陌生老年人同住,年轻人们遇到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交问题。B站up主拉宏桑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很怕跟陌生人见面,即使面对刘雪华这样容易相处、性格温和的老年人,也出现了尴尬症。刚来第一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也为找不到合适的沟通方式而感到焦虑。

对中文很溜、熟悉中国文化的意大利小伙阿雷来说,沟通似乎没什么难度。送上的见面礼茶叶也送到了老人的喜好点上。但没想到直率的老人家问阿雷花了多少钱,还拆开鉴定茶叶好坏,让阿雷直接面临“社死”现场。吃火锅时,爷爷点名阿雷唱歌,又让许多人想到过年回家被长辈催着当众表演才艺的尴尬场景。

总体而言,真诚面对和直率沟通仍是化解代沟的基础。飞行嘉宾阿云嘎也说,自己曾租住过老年人的房子,会自觉按照他们的作息来,因为对方家里有老年人身体不好,晚归后怕闹出动静吵到老人,就直接睡觉,第二天再洗澡。阿雷在后续节目中也决定进一步了解老人,并为老人实现未竟的心愿。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上,节目中很多90后、00后年轻人都提到,自己是被家里的老人带着长大的,经历过隔代抚养的他们,对老年人有一种亲近感。学音乐的叶嘉雯回顾了跟朱爷爷认识的经过:在餐厅吃饭时,爷爷有腔调的样子勾起了自己对外公外婆的回忆,于是就走上前去聊天。“我是外公外婆带大的,在上海偶然遇到朱爷爷,就觉得很亲切。”就这么成了爷爷的“孙女”,还推荐朱爷爷上了这档节目。

这段温暖的回顾让情商研究专家张怡筠深有同感,表示自己在路上遇到颤颤巍巍走路的老人,愿意主动去帮扶。“因为想到我爸爸腿脚不好,如果我们都对身边的老人伸出手,说不定我爸爸这样走在路上的时候,也会有人去帮助他。”她表示,老青共住的意义就在于另一种形式的陪伴,让大家珍惜彼此在同一屋檐下生活的机会。

刘雪华演的琼瑶剧在水一方:62岁琼瑶女郎刘雪华独居十年(4)

老龄化成为一种世界潮流,代际和谐共处期待更多尝试

总体而言,节目将都市独居老人与城漂青年,两类同样需要关怀但日常生活中交集鲜少的族群聚集。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与青年在生活方式、交流习惯、处事行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碰撞,展现代际差异,同时也促进两代人跨代共融,互帮互助。节目开启的话题很有意义,也期待后续对跨代沟通有更深入的展现和思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4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8.70%。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教授胡湛表示,按照国际通行的算法,中国大约在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至今已经超过20年。法国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界处第一个进入老年社会,此后100年间,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全部进入老龄,预计到2050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将进入老龄,因此这是一种世界潮流。

“很多人认为老龄化就是老年人的问题,甚至只是单一的老年人变多的问题,其实老龄化并不是一个数量概念,而是一个结构、比例概念,老龄化没有好坏之分,它是人口再生产模式的一种必然结果。因为我们的出生人数变少了,而人的寿命变长了,在普遍意义上的寿命变长,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是一种社会进步。”

所有年龄的人都将生活在老龄社会中,这就带来一个更大话题:代际之间如何和谐共处,如何公平发展?这样的话题也不断在影视和文艺作品中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胡湛认为,“当然中国在代际和谐之中,有很好的文化传统的,但如何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去芜存菁,加以创新,这个片子所聚焦的社会化的青老共居,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编辑/弓立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