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生长过程中,蜗牛危害现象呈现越来越重的态势,由次要的有害生物逐渐成为了主要有害生物,对夏玉米花丝授粉甚至籽粒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农民朋友会问,记得很久之前,地里有蜗牛但没有如此严重,是什么让这么难防治的蜗牛泛滥了呢?今天,农知君就带你看看夏玉米田蜗牛的成长史和防治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蜗牛重发生的原因
1. 有利生态环境的出现。这一点要归功于农民朋友了。随着种植技术的改进,我们的耕作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如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灌溉条件不断改善。当秸秆在田间自然沤肥的过程中,为蜗牛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改善的土壤在有利于作物生长的过程中,也为蜗牛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同时,很多农民朋友的不良耕作习惯也为蜗牛提供了便利,如不及时清除田间及路边杂草、作物等残体长久置于田间等,这些均为蜗牛的孵化和成长提供了优良环境。
2.种植密度大。夏玉米种植中很多农民朋友采用高密度种植的方法,导致田间郁闭。再遇上降水频繁且雨量较小的日子,将为蜗牛成虫取食和产卵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3.天敌数量少。像蜗牛这样比较难防治的害虫,再没有天敌的控制,必然会让蜗牛泛滥。而蜗牛的天敌有哪些呢,在这里农知君普及一下,如蜥蜴、蟾蜍、老鼠、青蛙、鸡鸭等。
4.认识不足。虽然蜗牛危害重、的繁殖力强,但在防治上,农民朋友并没有把它提升到如玉米螟、黏虫等的重视程度,从而不能抓住防治适期进行有效防控。
蜗牛危害特点
蜗牛多危害玉米叶片、嫩穗、花丝等,常造成空洞与缺刻,危害雌穗花丝时会使玉米无法进行授粉,其分泌的黏液、污染物等易引发有害菌侵染导致腐烂病。
蜗牛周年特性
危害夏玉米的蜗牛主要是灰巴蜗牛与同型巴蜗牛两类,在以北方的山东为例,每年发生1代。11月下旬以成贝和幼贝在田埂土缝、残株落叶、宅前屋后的物体下等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开始活动,白天潜伏于荫蔽、低洼、潮湿处,傍晚或清晨取食,阴天则全天危害;4月下旬到5月上中旬成贝开始交配,后不久把卵成堆产在植株根茎部的湿土中,条件适宜时8~15天卵即孵化。初孵幼贝多群集在一起取食,长大后分散为害;6-8月份,蜗牛转移到夏玉米田间进行危害。此时,夏玉米正值大喇叭口期,田间小环境适宜蜗牛繁殖生长。若此期极为干旱或田间因暴雨发生内涝,则蜗牛危害相对减轻;9月下旬逐渐天气凉爽,玉米叶片逐渐老化,蜗牛危害减弱,11月中下旬转移到土壤、沟渠中,进入休眠越冬。像采用玉米--小麦栽培模式的地块,蜗牛一般在麦田越冬、交配,在玉米田产卵、孵化、生长发育、危害。
蜗牛防治适期
对于蜗牛的防治,首先大家应该引起足够的认识。如果是小麦-玉米耕作模式的,防治越早效果越好。
农知提醒:建议在小麦收获前麦田撒施毒饵最好,在玉米播前、播后至3叶前次之,最晚不要超过小喇叭口期,待抽穗后再用药防治效果就很差了。
蜗牛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农业措施主要是为了破坏蜗牛的适生环境,破坏蜗牛栖息和产卵场所,降低其生存质量,延缓生长速度,减少产卵量,幼贝孵化成活率,降低前期发生基数。
操作方法:清洁田园。清除麦秸、麦糠,铲除杂草;秸秆精细还田。采用秸秆还田机把小麦秸秆打碎至5厘米以下,再旋耕1~2遍,减少单位面积秸秆存量,降低秸秆覆盖度;秋季耕翻。玉米收获后尽量采用深耕、深松加旋耕的整地模式,使秸秆、越冬贝部分进入土壤深层,既降低了地面的秸秆覆盖度,又造成深层的蜗牛来年不能到地面生活窒息死亡,降低越冬成活率。
★生物防治: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人工捕捉,时间在清晨、傍晚或阴雨天,将其带出田外深埋或喂食鸭子等;二是人工诱捕,傍晚在田间放置蜗牛喜食的尾菜或杂草制作诱集堆,同时将玉米植株上的蜗牛震下,第二天早上将诱集堆收起。
★物理防治:可撒石灰,形成隔离带。
操作方法:在沟边、地头或作物间撒石灰带,每亩地用生石灰10~15公斤,从而隔绝蜗牛与玉米接触。
★化学防治:撒施毒饵,最好是及早防治,在麦田或玉米小苗期以前撒施。每亩地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或6%四聚乙醛•甲萘威颗粒剂600~750克撒于田间;喷雾防治,可选用30%四聚乙醛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防治。
以上就是农知君总结的玉米田常见害虫——蜗牛的基本常识和防治方法,希望此文能引起广大农民朋友对蜗牛危害的重视,同时也能在阅读此文后能有所收获,总结出适合自己的防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