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历史,在研究历史事件时总习惯用多个视角来分析,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为何古代大一统的朝代基本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这个话题就可以从地势、气候、人文多方来展开当我接触、理解中医后,发现“一方水土”不仅仅是塑造个体的人,也是形成某种文化、种族、经济的源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哲学思考?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哲学思考(一方水土为何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哲学思考

我很喜欢历史,在研究历史事件时总习惯用多个视角来分析,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为何古代大一统的朝代基本都是北方统一南方?”,这个话题就可以从地势、气候、人文多方来展开。当我接触、理解中医后,发现“一方水土”不仅仅是塑造个体的人,也是形成某种文化、种族、经济的源头。

先抛一个宏观的话题,现在打压中国的“五眼联盟国家”为何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五个国家有两个关键共同点:一是这些国家是盎格鲁撒克逊种族为主导,二是奉行海洋文化,与以欧亚为主的大陆文化大相径庭。再看日本,虽然也是岛国,为美国马首是瞻,但种族上是黄种人,所以他进入不了五眼联盟的圈子。

当然今天的文章不是讨论政治,我谈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聊一聊中国东西南北在饮食、养生方面的差异。

有一年看访谈姚明的节目,主持人问:“你为何不把身体练得像奥尼尔那样?”,姚明回答:“我身体骨骼没有奥尼尔那样的力量,不能支撑起他那样的体重。”在中国球员中体型、力量最像奥尼尔的是巴特尔,内蒙古人。在2002-03赛季他被招募到马刺队,在队内训练时模仿奥尼尔,是那个赛季马刺队夺得NBA总冠军不可或缺的功臣。不同地域的人,其体质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是否适合喝牛奶”成了一个争议问题,首先得看是哪里的人。北方人长期生活在高寒环境里,更注意保暖,肾精闭藏充足,这样肾精转化出的消化酶、消化液足,可以很好的消化牛奶。但南方人、东方人肾精没那么足,牛奶不容易消化,如果脾胃湿寒或小肠温度低还会引起过敏。在广东,人们用姜的热中和牛奶的寒,转化之后也被大家广泛接受,这就是姜撞奶。何地人以怎样的方法喝牛奶更应当注重,如果是小孩子最好在七岁换牙后就不要喝了。

水质也是养成人地域差异的因素,西北的水矿物质含量多、碱性强,水质偏硬。而江南湖泊多,水在地表,矿物质含量少,水质偏软。所以不难理解长在西北的少数民族好战、好掠夺,而江南更多是才子佳人。

泡茶用水是非常讲究的事,茶圣陆羽就指出“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也就是山泉水,泉水从地下往上冒出,经过了层层过滤,即干净又自带地气,中国十大名泉有五个在江南,分别是镇江中冷泉、无锡惠山石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观音泉、扬州大明寺泉。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江南出好茶,为何江南人爱喝茶。如果说比山泉水更好的,那就只能是天水了,即雨水、雪水、露水,《红楼梦》中妙玉泡茶,就有用五年的梅花雪水,现在空气污染严重这种水可遇不可求。

英语单词salary来源于salt,是因为在古代盐是稀缺物品(硬通货),所以古罗马士兵有专门的买盐津贴。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一直富庶,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齐国靠海,取海水煮盐致富,有强大的经济基础齐国最早实现了称霸。盐如此重要,在于人体缺盐则提不起肾气,肾主脑髓,缺盐整个人脑子肯定不好使。

道理类似,但效果截然不同的是“西毒”。四川江油出的附子最有名,而附子是有毒的,临床上附子用量在3~15克,但在四川可以拿来炖肉。黄连也有一点毒性,我的老家靠近重庆,我也看到有人直接泡水喝。这些事情出了川渝,估计其他地方的人不敢也不能做。

还有吃辣这个事情,四川不怕辣、湖南辣不怕、江西怕不辣,这三个地方的人吃辣不是为了比拼,而是当地湿气重,要靠辣把湿气逼出体外。有一次,我时隔三年回了趟老家,一到家就吃辣,结果当天晚上就拉肚子了,长期在外回家乡后反而水土不服了。

最近半年多因为新冠疫情要经常测量体温,我发现很多人测出来的体温在夏天都低于36.3℃了,体温偏低其实人的五脏寒了。细想原因在于空调、洋化的饮食(牛奶/生蔬菜)、过多食用水果、冬季保暖不够,我竟然看到有些女性提倡生了孩子不坐月子,原因居然是西方女性就不坐月子。我们中国人、东方人种不同啊,生长的环境不一样,就简单比体毛你有欧美人多吗。

之前写《颐养天年》时看到日本的人均寿命是最长的,但我们反推下,现在80岁的人是1940年出生的,是在二战前。而二战后日本全盘欧美化,喝啤酒、喝牛奶,清酒以前是热了喝现在是冰镇,二战后的这几代人能否保持长寿记录估计有点悬。所以在水土养人这个事情上我们一定要有自我的独立性。

如果五脏寒已成事实,如何化解?最好的办法是艾灸,艾草是燧人氏钻木取火过程中发现的,它的引燃效果最好。艾草点燃后散发出的热量有种冬日暖阳的感觉,温暖、不伤人且穿透力强,化解阴寒很有效。艾草还有驱邪的功效,端午节都要在门上挂艾蒿,青团也是艾草做的。

当然,艾灸还应当用在特定的位置,灸神阙(肚脐)是效果立竿见影的地方,灸的时候可能会冒汗水,这其实就是湿气、寒气在排泄。灸关元穴(丹田)可以补先天元气,灸气海补后天之气。艾灸是鼓舞阳气的上午做效果最好,晚上也可以,但最好只灸肚脐以下的部位,脚灸最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