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乔。

今天周四,大家聊聊打卡的这个话题。

有人说,大公司都要用打卡来管理,

这件事其实很矛盾。

不管,有人偷懒。

可管了,同样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但显然,一个人的能力不该用打卡来衡量。

是不是坐在办公室,真的没那么重要。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

前不久,马云给新人证婚的时候,飙出一句内涵金句:“要想婚姻美满,多用钉钉,少用微信。”

结果,一口毒奶,钉钉“挂了”,停更一个月的消息让许多职场小伙伴激动不已。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2)

不过点开一看才发现,消息远没有热搜写得那么劲爆,只是钉钉社区在维护升级,想着上班不用打卡的,美梦破碎。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3)

当然还在。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4)

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吐槽的心情,热切盼望钉钉真身下线。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5)

因为早已厌倦了打卡制度。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6)

态度很中肯,我们不反对管理,但很厌恶管控.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7)

昨天,还在地铁上听到一个年轻人吐槽公司的打卡制度。

老板为了确定他们在岗,每天打卡三次,无论你加班熬夜到几点,第二天不准时到岗,就扣钱,员工怨声载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打卡制度这件事上,上有政策,下一定有对策。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家知名公司里,某团队员工考勤的卡,全部都交到一个实习生的手里,为整个团队排忧解难。

但很快被发现了。

后来公司改成了钉钉打卡,懂技术的同事又开始研究虚拟定位,在哪儿都能签到,还写了个超级详细的教程。

又被发现了。

老板下了狠心,搞起了指纹打卡,觉得这次肯定没法耍花招了,可没想到,某宝上卖起了指纹膜,又轻松解决问题。

总之,跟打卡制度斗,其乐无穷。

有人求攻略: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8)

有人给解决方案: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9)

只是精力都浪费在这里,恐怕也没人安心工作了。

《财富》杂志中有一组数据,超过七成上班族希望企业实行弹性工作制,近四成上班族认为打卡摧残身心。

公司有制度,无可厚非,可打卡这事儿,真的太傻了。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0)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1)

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不难发现,在打卡这件事上最有心得的都是最闲的员工。

我见过有人想强迫症一样追求全勤全岗,定好闹钟,打卡成了他们表现的一个机会。

但是量化努力这件事本身就有bug。

不是打了卡就是好员工。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2)

有一个同事,早起打个卡,然后出公司买个早点,吃完处理点邮件,下午逛逛淘宝,出去见个人,然后不管事情谈没谈完,准时回办公室打卡。悠闲得要命,却能拿全勤奖。

而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每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忙起来常常忘记打卡,或者头一天加班太晚,上班迟到,但却被扣钱扣到怀疑人生。

一来二去,人心失衡。

聪明的老板,都是结果导向,因为优秀的员工不需要管,混日子的员工你也管不了。

最近流行一个词,“摸鱼式加班”说的就是为了装样子给老板看,假装很勤奋。

我们公司以前也犯过这种傻,一度以打卡来判断工作时长和奖金配比,狠狠地吃了个大亏。不少同事为了应对这种愚蠢的政策,吃喝玩乐到半夜回公司打卡。

形式主义履行得再好,也比不上实打实的成果。

舍本逐末,太不聪明。

白岩松说,当一个公司开始强调考勤、打卡的时候,可能开始走下坡路了。

我很赞同。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3)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4)

美国学者弗兰西斯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但你买不到热情,买不到创意,更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

想要员工变得更好,要靠激励,而非管控,这一点聪明的老板都很警醒。

常年出爆款的Nexfilx,今年又拍了一部《爱,死亡和机器人》,凭借精细的制作和多元的剧情,赢得了收视与口碑。

今年3月, Nexflix一跃成为好莱坞六大公司之一,让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电影公司的崛起对传统好莱坞格局强有力的冲击。

能拍出如此神剧,必然有一批脑洞大开的员工。所以很多人心心念念地研究如何发挥员工创意。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5)

结果,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少管。

这家公司对员工的管理特别自由,只要你愿意放假,休多久都可以;出差时只要是必要的开销,不需要领导批准随便花;给你远高于市场的酬劳,酬劳中多少是股权,多少是工资,也是员工自己说了算。

Netflix有一套聪明的管理逻辑,优秀的人才根本不需要管理,他们足够成熟,知道自己要什么,有想法,也有驱动力,而公司要做的,只是跟他们好好合作。

如果你聘用了一个还需要被管着的员工,那离衰落不远了。

当然,我这套理论曾经被人狠狠diss过。

公司HR很认真地跟我说,不可以这么带人。好员工都是管出来的,人有惰性,你不管,他就懒。

对此,我的回应也很简单:恕我直言,你找的一定不是好员工。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6)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7)

前段时间,京东内部调整频上热搜。

企业中高层派系林立,海归派、本土成长派和跳槽派三足鼎立早已成了京东人尽皆知的秘密。

可正如虎嗅上犀利的评论:“尽管派系林立、管理混乱,京东的掌控权却始终不偏不倚握在刘强东自己的手里。”

对于控制权,刘强东绝对铁腕。

他曾说过:“对于资本,我只有一个底线,就是控制权。我永远要控制股东会,永远控制董事会。”

所以,在一些专业人士看来,比起调整架构、肃清高层,京东更该解决的是管理层过于依赖刘强东的顽疾。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8)

其实,不难理解。

如果一家公司,老板过于强硬,每个人都只会乖乖听话,长久以往,公司不仅会缺乏活力,也很难抗住风浪。

很多一手好牌的公司就是被老板管死的。

因为管理的精髓从来不是管,而是放。

所谓放,其实就是信任。

你越信任,对方表现得越好。而在职场,最大的信任就是给一个人更多自由和选择权。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19)

比如:

时间上是不是可以弹性,上班不一定要9点打卡;

工作方式上能不能弹性,不需要一直在座位上冥思苦想;

规章制度能不能弹性,给员工留出点健身时间。

给员工适度自由,其实受益的是老板。

以前公司有一个项目,老板全权交给了一个年轻人,说要锻炼一下新人,这让财务主管很不放心。

她怕年轻人没有分寸,花钱大手大脚。

但是没想到年轻人精打细算起来,比老手还“抠门”,项目做下来,还省了不少钱。

员工自己没说,但我全看在眼里,信任能点燃一个人的责任心,逼着他把公司的事儿当成自己的。

坚持打卡就是最好的结果(正在逼疯一批年轻人)(20)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奇怪。

你逼着他们打卡,他变着法子跟你较劲。你给他自由,他反而更自律。

可仔细想想,员工的心思其实很简单,我把工作做好,你把钱给到位,其他的繁文缛节,能省则省。

他们不在乎应酬很晚,也不怕熬到半夜,有时候工作的累是难免的,可为了应付打卡,每天费尽心思,真的是一种浪费。

而更可怕的是

打个假卡的手段有千万种,但是只要让你的员工有了这种想法,你就失去了一颗真心。

而这种时候,我们希望他们忙碌的脚步,不要被打卡这种事情给绊住。

形式大于内容的管理制度,早已与管理无关,它只会招致反感,浇灭员工对工作的一腔热情。

管人这件事是学问也是艺术,一定且管且珍惜。

-END-

作者简介:Jenny乔,Jenny乔工作室创始人,北大学霸、常春藤海归,美国纽约州执业律师,职场10万 爆文制造者,多平台签约作家。著有畅销书:《有见识的姑娘,活得更高级》《愿你盛得下悲伤,也输得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