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位于桐乡市北部,距桐乡市城约13公里,历史上是浙江、江苏两省,嘉兴、湖州、苏州三府和桐乡、崇德、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七县的错壤之地 ,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嘉兴乌镇的人文精神?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嘉兴乌镇的人文精神(嘉兴运河文化乌镇)

嘉兴乌镇的人文精神

乌镇位于桐乡市北部,距桐乡市城约13公里,历史上是浙江、江苏两省,嘉兴、湖州、苏州三府和桐乡、崇德、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七县的错壤之地。

据乌镇东郊潭家湾古文化遗址发掘考证,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乌青镇志》载:“周属吴,吴戍兵备越,名乌戍。秦置会稽郡,裂车溪(即今市河)之间。西属乌程,东属由拳,乌青始析。”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有乌墩寨地名(《中国历史地图集》卷五)。唐咸通十三年(872),朱洪《乌镇索靖明王庙碑》的碑文中,乌镇始见于记载。宋元丰年间(1078-1085)编修的《九域志》中,乌程县有乌墩镇,崇德县有青墩镇,可见至迟至熙宁年间(1068-1077),乌镇、青镇已分立为二。两镇仅隔一水,名虽分二,实则一体,故有乌青镇之称,至民国年间仍分乌、青两镇。直到1950年4月,两镇合一,定名为乌镇。

乌镇地当水陆交会处,四方来水,争流竞秀,境内河流多达10余条,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镇以河为脊,依水成街,两岸建屋,借桥联通。镇区东、南、西、北4条沿河大街呈现“十”字形布局,各色桥梁架在其中,有“百步一桥”之称。河、桥、路、屋融为一体,别具一格。清末时,全镇有石桥119座,以拱桥为多。民间曾有“正月半走桥”的习俗,即元宵佳节,结伴走过10座桥,不可一桥有重复。位于西大街西端的通济、仁济两桥,相距仅10多米,呈直角相连。通济桥高28级,重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仁济桥高26级,改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两桥均为单孔石拱。清同治年间(1862-1874)重修。水映桥孔,倒影套叠,被称为“桥里桥”,构成奇特观景。由镇中伸向四方大街,俗称东栅、南栅、西栅和北栅,各成市集。

乌镇之水来自西南,流向东北,水路通达四方,历来是水运枢纽。方便的水上交通,促成了乌镇文化、经济的繁荣。同时也使乌镇历尽沧桑,由兴转衰,又由衰复兴,几经周折。明嘉靖三年(1524),乌镇人陈观曾这样追述:乌青镇兴盛于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嘉定年间(1208-1224)至德祐二年(1276) 蘧然衰落,“公署、酒楼、官店悉入为民庐”(清康熙《乌青镇志》)。进入元代,稍稍复兴。元末又遭兵燹,阖镇洗劫一空,荡然无存,“仅存者唯两浮屠之遗迹焉”。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民庐寺观虽云重兴,亦不尽复”。到了弘治年间(1488-1505),风调雨顺,连年丰收,“居民殷富,锐于兴作”。“荆棘荒芜素无人居者,亦删刈而结构之”,镇上店铺、民屋“鳞次栉比,延接于四栅”(清康熙《乌青镇志》)。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开启了乌青镇历史上的繁荣时代:“负贩之广,封桑之勤,又日盛一日。且士知问学,科贡有人,民知尚义,输赈多室,缙绅士大夫摩接街市,民风士俗一变而为富庶礼仪矣”(清康熙《乌青镇志》)。明嘉靖十七年(1538),地方官员鉴于乌青镇的繁华及地位的重要,请求朝廷批准在此分设县治。“本镇地厚土沃,风气凝结,居民不下四五千家,丛塔宫观周布森列,桥梁闤阓,不烦改拓,宛然府城气象。”(明嘉靖《请分之县治疏》)

至万历年间(1573-1620),乌青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经济繁荣的有利因素,成为居民万户的特大型市镇,其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管辖乌镇的乌程县城和桐乡县城。清代,基于蚕桑业的蓬勃发展,乌青镇更趋兴旺,规模也更趋宏大。“民物繁缛,甲于他镇”,虽无城垣,却有坊门,实际上是“以郡城规模名之”。到清末民初,蓬勃发展的乌青镇,一度乌镇被析为澄江、通霅、通津、长春四镇;青镇被析为青南、青北、青东三镇。可见当时乌青镇的规模相当于七个市镇。当时,嘉兴府城周围只有十里,而乌青镇则广袤十八里,镇中街巷密布,除了东街、西街、龚庆坊、积善坊等四条大街外,另有街巷五十八条。

明清时,乌镇是联系沪、嘉、苏、杭的纽带,商业地位尤其突出。“富商大贾数千辇里万金而来,摩肩接袂如一都会”。其支柱产业是蚕桑丝织业,四乡农家以蚕桑为急务,以叶市和丝市为最盛。镇四栅均设有青桑叶行,每至蚕时,四栅的叶市都十分繁盛,河南上的叶船拥挤不堪。由于流通量巨大,乌青镇的中市远近闻名。“叶莫盛于石门、桐乡,其牙侩则集于乌镇,买叶者以舟往,谓之开叶船。饶裕者亦稍以射利,谓之作叶,又日顿时。”(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三十)乌镇因此成为本镇四乡及石门、桐乡等桑叶的集散中心,销售额常达十万担上下。

乌青镇出产的大宗商品是蚕丝,丝有头蚕、二蚕两时,东西南北四乡均有出产,以西乡为上,即所谓七里丝,北乡次之。小满新丝上市时,镇上丝行十分繁忙,“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平时则有震泽、盛泽、双林等镇各处机户零买经纬自织”,又有“贸丝诣各镇卖于机户”的贩子。(康熙《乌青镇志》卷三)这种盛况一直持续到晚清。

同时,与蚕丝业相关的茧业、绵业、茧壳业、丝吐业也都有相当规模。其他如米业、烟业、糖业、棉布、竹器、铜锡、银楼、酒肆、茶楼、典当、钱庄等亦遍布全镇,客商云集。

乌镇不仅是一个繁荣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发达的文化中心。宋室南渡后,“士大多卜居于此”,构园林宅第,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形成了当地的望族著姓。如华林村之茅氏,由山阴徙居于此,至明代日趋显赫,成为湖州大姓。陋巷村之颜氏,康熙时远近闻名,村名遂改为颜家村。杨园村张氏,有张履祥,号称杨园先生,著有《杨园先生文集》。镇中夏氏,有夏熏与夏纬均为万历间进士,夏煜则著述丰富,有文集行世。也曾有无数文人墨客倾慕于乌镇,游学或寓居于此。如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齐梁文坛领袖沈约、书画大家唐宰相裴休、江西诗派三宗之一陈与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唐宋八大家之父茅坤等,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乌镇的大家族都颇注重私家教育,许多宅第都有私家藏书楼。整个社会重教兴学之风茂盛。明代正德二年(1507),桐乡知县陆节建青镇社学,正德十二年(1517),湖州知府刘天和建乌镇社学,把教育扩大到社会。乾隆年间(1736-1795)又有分水书院、立志书院的创立。清末又创办义学,清末民初先后兴办了植材完全小学、立志完全女学、分水小学、通霅小学、常春小学,青东小学、徐民私立敦本小学、内业私立小学等。乌镇的名人大家数不胜数。从1000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宋、明、清期间,乌镇共出了近200名举人、进士。近、现代更有文学巨匠茅盾、政治活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前辈严独鹤、旷代清才汤国梨、农学家沈骊英、著名作家孔另境、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等。

晚清以后,几经战乱,乌镇渐趋冷落衰败,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恢复。但历经2000多年沧桑,乌镇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梁、柱、门、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艺精湛。当地的居民至今仍住在这些老房子里。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石板小路,古旧木屋,还有清清河水的气息,仿佛都在提示着一种情致、一种氛围。

1991年,乌镇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999年开始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2000年推向市场,获得巨大成功。现乌镇景区已被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来源:《运河名城:嘉兴》,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政协浙江省嘉兴市委员会编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