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历史遗存,坚定文化自信⑦】

这4处新入选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尽显绵延千年的中华治水智慧——

清波粼粼,一渠碧水利万代

编者按

灌溉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灌溉文明古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近日,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成功入选2022年度(第九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其背后独具特色的治水理念和高超的工程技术再次赢得世界关注。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部署。如何利用好申遗成功契机,更好保护利用这些宝贵遗产?我们邀请四位相关工作者,讲述古老灌溉工程的旧貌与新生,并请专家分析建言。

【一线讲述】

通济堰——守护灌区百姓丰收梦

讲述人: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通济堰管理处党委书记、处长 白文斌

“东来六月井无水,仰看古堰横奔牛。”这是苏东坡对家乡四川眉山古堰通济堰的描写。公元前141年,西汉时期,通济堰由时任蜀郡守文翁率众建造,是岷江中游的一座大型综合水利工程。

通济堰借用弯道环流的特性、西高东低的地势,兴水利,除水害,体现出古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彰显了“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智慧。

在水量控制上,通济堰在成都平原灌溉工程中首创以竹笼垒石为堤的“活动坝”,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最大限度减少工程对自然河道的影响,到了现代,才逐步被桩夹混凝土包壳坝和拦河闸坝替代。在工程选址上,通济堰进水口选在成都新津岷江、西河、南河交汇处,充沛的水源满足了灌区农业用水的需要;右岸位于修觉山脚下,为耐冲刷的坚硬砂岩。其拦河坝与南河斜交,引水方向和自然河流方向呈大自然“黄金角”,即137.5度。

通济堰渠系呈辫状布置,这样的渠系布置可在洪峰到来时拓宽河床,迅速降低水位,减少损失。灌区分段排泄,溢流面大都采用台阶式布置,有利于提升防汛功能。

在长期的治水探索中,先辈们秉持“冬闭春开,平梁分水”等治水原则,总结出“岁修准则”“定点飞沙”等治水经验,创造了“大自然黄金角度引水”“砌石硬堰”“以篓易石”“铁壁筒”等工程技术。他们还设立专门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堰工局,实行堰长制、采取轮灌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水利管理体制。在今天的治水实践中,这些管理经验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历史上,通济堰发挥了灌溉、防汛、航运等多种功能,对灌区农业生产贡献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通济堰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使干渠输水损失由30%降到5%,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1提升到0.65。如今,通济堰已发展成为灌排兼容、功能全面的大型综合水利工程,汩汩灌溉着成都、眉山两市新津、彭山、东坡、青神4县(区)的52万亩农田,惠及灌区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8月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里,通济堰源源不断输送的清水,为灌区稻谷解了渴,让农民安了心,保障了粮食丰收。很多灌区百姓都说:通济堰就是这样一直默默守护在身边,今后要更加用心保护好它,让它发挥更大的价值。

通过此次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们系统梳理了通济堰灌溉文明发展脉络,获益良多。今后,我们会倍加珍惜,让古老工程继续造福灌区人民、助力地方发展。

兴化垛田——千“垛”万“垛”,幸福盛开

讲述人:江苏省兴化市水利局原局长 刘文凤

“万亩荷塘绿,千岛菜花黄,荟萃江南秀色,我的甜美故乡……”每次听到这首《梦水乡》,我的心里都会特别感动。歌曲吟唱的兴化垛田,总面积约52.88平方公里,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历史悠久、类型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灌溉排水工程体系。我退休后一直研究水文化,近三年来受邀参与兴化垛田灌溉工程申报世界遗产的全过程,对兴化垛田之“奇”深有体会。

兴化垛田朱春雷摄/光明图片

兴化垛田从唐代开始出现,明清时形成规模。那时,一批批移民或择高而居,或以船为家,利用枯水季节在沼泽湖滩上开河造田、垒土筑垛,渐渐形成一片片四面环水、五面种植的垛田,大的占地几亩,小的只有几分地,形似一个个“水中小岛”。勤劳的先民们一年几次往垛上浇泥浆、堆泥渣,既当肥料又保湿,使得垛田年年增高,垛面一直高于最高洪水位,有效防御了洪涝灾害。

新中国成立初期,兴化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加固了里运河大堤,新筑了苏北灌溉总渠大堤,结束了里下河地区饱受淮河洪泛之苦的历史。同时,新建了江都翻水站和高港水利枢纽,使里下河地区从此遇旱引水、遇涝排水、洪涝无忧。20世纪70年代起,圩口闸、排涝站的新建,第二级防洪排涝控制系统的启用,使兴化的农田和村庄得到了更周全的保护。

垛田的灌溉方式,令人称奇。垛田四周的小河既是灌溉的水渠,又是水上交通的“巷道”。自古以来,菜农们用一把长柄水舀,沿着垛田一周戽水浇灌作物,高垛则采用三级或四级翻水,既方便又快捷。随着社会进步,如今的垛田灌溉已经实现机械化。

兴化垛田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地貌,保留了传统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现在,千垛菜花景区已成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000万元,推动了全市旅游发展,拉动了三产经济。由于土壤富含有机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且四面环水,兴化垛田产出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深受好评,为农民“富口袋”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我们将加强遗产保护区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垛田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垛田文化内涵,让千年奇观泽被后世、焕发生机。

松阳松古灌区——“活态博物馆”彰显“水智慧”

讲述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工程遗产研究院副教授 王义加

2021年初,受松阳水利局邀请,我和水工程遗产研究院的几位同事作为申遗专家,来到位于浙江西南部的松阳。

从史料上看,松阳先民勤于治水,自汉代始,在松阴溪流域依势筑堰建渠。宋元时期,灌溉工程体系初具规模。至明末清初,境内有古堰116处,居瓯江流域各县之首。实际上,整个松古灌区有名无名的大小古堰有上千处,现存灌溉面积千亩以上的古堰就有14处。古堰坝数量之多、工程密度之大,非常罕见。

一潭碧水吐清波 一渠碧水利万代(1)

松古灌区金梁堰姜晓东摄\光明图片

随着调研的深入,我们发现,松阳古代灌溉工程并不局限于古堰坝,松古灌区内还有数量庞大的古山塘、古渠和古井。其中,灌区内山塘星罗棋布,为堰渠调蓄水量,旱季补水,雨季蓄水。松阴溪两岸,“堰渠塘井”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组织,可以做到大旱不竭、晴雨兼顾、适应环境。同一水系中,多种灌溉技术综合应用,覆盖平原、山地,种植稻、茶、桑、烟等多种作物。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创新的治水实践,使松古灌区成为瓯江流域最大产粮区,流传千百年的古谚——“松阳熟,处州足”,就是松古灌区物阜民丰的真实写照。

一潭碧水吐清波 一渠碧水利万代(2)

松古灌区的早晨光明图片

在调研中,松古灌区的史料之丰富翔实令人感叹。光绪版《松阳县志》记述山系水系、勘田平役、农耕水利的赋、记、志,有近30篇之多。珍藏在松阳博物馆的14位历任县令的告示、批文和碑记共30余件,记录了555年间芳溪堰修复、管理、分水、解决水利纠纷等史实,也体现了数百年来当地官民坚定执着的治水精神。《百仞堰记》记载了明代周宗邠用“七三法”选择堰址,解决南北两岸旱涝纠纷的故事,是历史上第一次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水利工程开展可行性研究;“汴石分水”,根据不同村落的用水需求,用标准尺寸的“汴石”规范引水渠道长宽深浅,合理分配水量,巧妙解决了持续百年的取水纠纷……即便今天看来,这些水利管理方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松古灌区是个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遗产“活态博物馆”,保留着一百多座格局完整、风格各异的传统村落。它静卧于山水田园之间,堰、塘、渠、井,工程遗产类型丰富多样;从拦水、引水、蓄水、补水,到排水、灌溉,功能完备连贯;从“民办官助”到“借地建圳”,从“牛背调水”到“分片轮灌”,治水实践精彩纷呈。

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将激励我们弘扬传统治水文化,为今天的人们守护“幸福河湖”,为山区水利现代化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上堡梯田——高山梯田水淼淼

讲述人:江西省崇义县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院长 杨金平

“成功啦!”当上堡梯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喜讯传来,全县上下欢呼雀跃。这是江西赣州崇义县上堡梯田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获得的第二个世界级遗产荣誉。作为这次申遗的参与者,我百感交集。从发现上堡梯田的价值,到深入调研、启动申遗、资料归集……往事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一潭碧水吐清波 一渠碧水利万代(3)

上堡梯田光明图片

“上堡上堡,高山梯田水淼淼。”上堡梯田位于崇义县上堡乡、丰州乡、思顺乡境内,分布在罗霄山脉南段诸广山脉之间,面积约5.1万亩,梯田垂直落差近千米,最高达62梯层,被称为“世界最大客家梯田”。

接到申遗任务后,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寻找和考证上堡梯田灌溉工程遗址遗存。我第一时间联系了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专家,与他们深入上堡梯田各处开展调查。两年时间里,我们调查20余次,在众多遗址中选取了12处最具代表性的进行深入挖掘和修复。

确认梯田面积大小,是挖掘修复的第一步。我们走访了上堡乡周边大多数村庄,摸清全县上堡连片梯田共有3400公顷。挖掘遗址时,因为年代久远,几乎每一步进展都困难重重。修复工作更是充满艰辛,为完整恢复一座2米多长的水陂,我们翻阅了大量典籍,访遍周边年长的村民,抽丝剥茧,终于弄清了石块、泥土、竹片的混合比例及具体做法。

为了确定上堡梯田开发、建设和运行的历史,我们查看了很多族谱,并结合典籍、县志、乡志等历史资料,在水利、水文、地质、水保专家的帮助下,反复调研考证。比如,我们从《山海经》中找到了上堡梯田的起源,找到了蓄水工程、排灌渠系工程和水量调节控制设施等遗址遗存,研究了与工程有关的非工程遗址遗存,理清了上堡梯田的历史发展脉络。经考证,上堡梯田早期开发历史源于先秦,兴于秦汉,成熟于宋元,完善于明清,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上堡先民将修筑梯田与治山理水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水土资源利用与管理模式:山顶蓄水,充分利用水流势能;梯级布置,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工程消能,减轻水流冲刷;聚水沉沙,保障山地坡型。时至今日,上堡梯田自流灌溉体系的工程形式和布局仍然完整,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梯田生态系统实现蓄水、保土、增产三位一体,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工程积淀的生态理念和建造管护经验,为现代坡耕地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回顾整个申遗工作,上堡梯田灌溉系统凝聚着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宝贵理念,镌刻着世代先民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之光,让人深感震撼。接下来,我们会利用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一品牌,更好地保护和发展灌溉工程,让上堡梯田更加长久地福泽百姓。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胡晓军、李晓东、周洪双、苏雁、陆健、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杨小安

【专家学思】

作者:魏有兴(江苏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基地〔河海大学〕研究员)

“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因此,推进引水、灌溉等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仅对保障农业用水具有战略意义,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就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兴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成都平原由“泽国”“赤盆”变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巨大效益一直延续至今。截至目前,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这些宝贵遗产承载着传统治水技术、经验和智慧,镌刻着中华文明绵延不息、永续发展的历史轨迹,折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智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就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治水兴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面对古人留下的丰厚水利遗产,我们要挖掘好、保护好和利用好,加强古灌区、古渡口等水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综合展示其在农田水利、治河技术、建筑营造等领域的文化成就,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润泽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一方面,在治江理水的宏阔实践中,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应充分汲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势而为、就地取材的治水理念以及系统治理的思路与方法,把中华民族在长期治水实践中积累的“善治国者必善治水”“上善若水”等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传承好弘扬好。江河安澜,才能保障民族永续发展。如今,全国建成各类水库9.8万多座,堤防长度43万公里,七大江河流域基本形成以堤防、控制性枢纽、蓄滞洪区为骨干的防洪工程体系。放眼中国,一座座水利设施岿然屹立,一条条灌溉渠道密布田野,一个个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济东西,“四横三纵”的新水网串联起山清水秀、云阔天高的自然画卷,书写着蓬勃浩瀚、举世瞩目的绿色传奇,映射了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美丽中国。

另一方面,应统筹做好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创新方式方法,让越来越多的遗产活起来、美起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部署。当前,要做好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通过编制实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立法等方式切实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并通过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方式,让其“扮靓”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抓住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契机,向世界讲好中国灌溉工程遗产的精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更多力量。

《光明日报》( 2022年11月18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