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高分七号首批22幅亚米级立体影像产品,包括北京首都机场、大兴国际机场、雁栖湖、安徽泾县、广东阳春市、山东菏泽等多地区图像。
  发布的北京首都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图像中,能清晰看到跑道标志线、汽车,航站楼和机场跑道的色彩还原得很自然。广东海陵港的图像中,植被和水体的色彩也被逼真还原。
  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遥感卫星不同,作为我国民用测图精度最高的卫星,高分七号不仅精度更高,而且还能进行立体测绘,测量高程数据。发布的安徽泾县影像中,通过不同色带展示了山峦、河流、河谷等地形地势。
  高分七号是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可以实现我国民用1:10000比例尺高精度卫星立体测图,满足测绘、住建、统计、交通等领域需求。
  据悉,首批影像成果图包括正射影像图、立体核线影像、数字表面模型产品等,综合考虑地域分布、地物类型、目标关注度和主要用户部门测试需求等因素,体现了高分七号卫星特有的立体测绘性能。
  高分七号今年11月3日发射入轨,已获取14000余景卫星影像数据。目前,卫星处于在轨测试阶段,从初步测试结果来看,卫星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平面精度可优于5米,高程精度有望达到1.5米。
追问1 高分七号拍得有多清楚?
平面精度优于5米,高程精度可达1.5米
  高分七号将首次实现1:10000比例尺测绘,可用于大到“一带一路”项目选址、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小到住宅小区的选址和出行导航。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高分七号总设计师曹海翊说,高分七号将推进我国全境范围1:10000比例尺地形图卫星测图技术的发展。此前同类最高精度卫星资源三号,能达到的精确度为1:50000。
  高分专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总工程师唐新明介绍,根据初步测试结果,高分七号平面精度可以优于5米,高程精度有望达到1.5米。也就是说,可以精确区分到每一层楼的高度。
  曹海翊形容,从资源三号到高分七号,卫星的“视力”相当于从看到高速公路到辨清乡间小路。
追问2 高精度数据有啥用?
让导航定位更精准,绘制更精确的地图等
  “测绘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都需要在基础测绘工作上开展。”唐新明说。
  例如,在国土资源调查领域,可以动态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国家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在矿产执法检查领域,可以制止矿山开发盗采滥采、越界开采以及环境破坏等违法行为;在极地测绘遥感领域,可监测两极冰层厚度变化,为极地科学考察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利用高分七号数据绘制更精确的地图,还能让导航更精准。“车辆和手机的位置精度由导航卫星保证,而地图的精度则由测绘卫星实现。”唐新明说。此外,包括大棚房监测、别墅监测等城市建设,以及内蒙古水资源、沿海红树林监测等,都需要亚米级高精度立体影像作支撑。
追问3 为何要绘制“3D地图”?
精准计算建筑高度,为无人驾驶等提供数据
  高分七号的一项特殊能力,是绘制“3D地图”,也就是立体测绘技术。
  3D测绘有什么用呢?唐新明举例,设计小区的时候必须考虑建筑物密度、高度,从而保证采光。以前需要复杂的设计手段,如果在三维地图上进行设计,就可以便捷地仿真现实情况,进行建筑高度和密度设计。
  再例如无人驾驶技术,需要对路况进行精准计算和导航。“什么时候上桥、爬坡,都需要精准的立体导航。”唐新明说。
  唐新明透露,下一步,我国国土卫星遥感将力求进一步提高分辨率,向1:5000、1:2000比例尺努力。目前,要达到更高精度只能依靠航空手段,未来有望利用卫星遥感手段。
背景
遥感数据
不再靠进口
  高分专项实施之前,我国所需的卫星遥感数据主要向国外购买。如今,“进口”卫星遥感数据多被高分专项数据替代,比率已近80%。
  从2013年高分一号升空开始,经过9年建设,我国高分专项工程7颗卫星成功发射,初步构建起了稳定运行的高分卫星遥感系统,形成了全天候、全天时、时空协调的对地观测能力。
  7颗卫星使我国低轨遥感卫星分辨率由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分辨率由千米级提高到50米。
  高分专项实施前,我国仅有国土、林业、测绘等8个行业和北京等少数几个区域开展遥感卫星应用,现在高分专项数据已在20个行业、31个区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相关部门主体业务的重要手段,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信息技术支撑。
  不仅服务国内,高分专项数据也成为全球共有的重要数据资源。高分专项促进了中俄、中巴(西)、中埃(及)、中印(度)等合作协议、大纲、谅解备忘录的签订,为开展“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金砖五国星座计划、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多任务小卫星星座等论证工作奠定了基础。
   据《新京报》 记者倪伟

七号卫星高清图(高分七号图像能看清首都机场跑道线系我国民用最高测图精度卫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