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内容是什么(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解读)(1)

一、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意义

构建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是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新形势下国家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自我约束、自我纠正、自我提高的预防事故发生的根本途径,是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的治本之策。

构建双重预防体系,目的是要实现事故的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是“基于风险”的过程安全管理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实现事故“纵深防御”和“关口前移”的有效手段。

二、什么是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双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在建设双重预防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风险进行分级,根据相应的风险分级法,将风险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四个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色表示,所对应“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与此同时,为了将责任落实,避免出现推诿、错漏的情况出现,将事故发生后的责任也进行分级,一般分为“公司、车间、部门、员工”,每个级别对应相应的风险管控层级,方便落实责任和风险点的划分。

2、隐患排查治理

隐患排查是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将事故隐患排查出并制定防控措施,防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乃至于遏制事故的发生。在隐患排查的过程中,要知悉哪些风险点上存在着哪些相对应的安全隐患,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造成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的存在通常源于四个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和管理的缺失,即通常所说的人、物、环、管。三、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的主要内容

1、理清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的概念,风险辨识侧重于认知固有风险,而隐患排查侧重于各项措施生命周期过程管理。风险辨识要定期开展,在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以及组织管理机构发生变化时要开展;而隐患排查要求全时段、全天候开展,随时发现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和管理的缺失。

2、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融入企业实际生产中。

3、建立完善的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风险辨识时要充分考虑分析“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出危害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事故或故障的模型。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安全风险清单清单电子化,建立并及时更新安全风险数据库。

4、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

5、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系统。要绘制动态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并将重大风险监测监控数据接入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系统自动化分析和智能化预警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已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综合平台,尽量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一体化管理避免信息孤岛,提升工作效率和运行效果。

6、制定有效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7、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8、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的工作主体都要求全员参与,工作对象要涵盖人、机、环、管四因素。所以企业要强化全员培训,让全体员工都接受并自觉践行风险优先的理念,学习风险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的基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