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

1927年,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领导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建立。自此,蕴含“敢为人先”精神的红色文化与其他文化交相辉映,注入汕尾的文化基因,不断传承和丰富。

近日,记者跟随“老区苏区行·汕尾”大型主题采访团,在海浪拍岸的澎湃之力中,逐步打开汕尾精彩的章节,融入一连串的红色记忆,体验每个变化和飞越背后的动力源,丈量海陆丰革命老区的曾经、现在与未来。

中国有个“红场”

全世界有两个红场,一个在莫斯科,另外一个在海丰。

海陆丰是汕尾的旧称,海丰是其所属的县。

当车驶入海丰县城,途经马克思路和列宁路,大片浓烈红色与黄色耀眼夺目,这是红宫红场周边区域商店的主打色。据红宫红场的讲解员张伊杨透露,刚开始部分商家有些不解,觉得红黄相间的色调与他们的经营范围格格不入,但之后发现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大大提升了他们的营业额,于是欣然接受。

1927年,海丰举行了五万多人规模的庆祝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彭湃在会场大门上手书“红场”二字,红场由此得名。

1929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彭湃不幸被捕,后壮烈牺牲,时年仅33岁。中共中央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了彭湃的一生:“谁不知广东省彭湃,谁不知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如今,在红宫红场内,彭湃烈士铜像目视远方,正气凛然。这天,记者看到,20多名小学生在铜像前唱起《我和我的祖国》,天突然下起蒙蒙细雨,游客驻足围观的兴趣依然浓厚,合唱鼓掌声不断响起。

文化交融的(文化交融促经济)(1)

这片土地承载了太多重要的“第一”,是值得寻觅和挖掘的文化富矿。2018年10月,红宫红场经过升级提质,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迎来了她的首个国庆假日,据红宫红场安检系统的测算数据,纪念馆当日接待游客近两万人,创历史新高。

沿着蜿蜒的山路, 眼前豁然开朗,踏上青石板的小径,海丰县附城镇的新山村宛如世外桃源。屋舍鳞次栉比,周边有良田、美池、桑竹。炎炎烈日,人们聚集在广场的大榕树下乘凉休闲。

将时间轴调回1922年的夏天。就在这棵巷口的百岁榕树下,海丰人彭湃带着留声机向农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揭露地主豪绅剥削农民的罪恶,发动农民组织农会,海陆丰农民运动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

大榕树是老区红色文化的重要象征,其“独木成林”的特征寓意在革命道路上,由关键人物燃起的星星之火,足以带领人民形成燎原之势。

在新山村革命纪念馆,村里革命烈士名录悬挂在入口显眼处,父子三英烈、一门七英烈的故事广为流传。从暨南大学毕业的吕焕量在1938年加入大山脚村(现为新山村)地下党,于次年抗日战斗中英勇牺牲。如今,他的故居在政府的资助下得以修缮,“光荣之家”的牌子挂在故居的入口处。其后人居住其中负责日常维护,向游客宣讲烈士事迹,并通过销售革命老区的文创产品,顺利脱贫,可谓一举多得。

在人头攒动的大榕树下,十口之家一字排开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手里牵着、胸前背着、撒欢跑着的娃娃有六个。刘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海丰人。趁着周末,他和母亲、妻子、妹妹带着孩子们一起到新山村游览。他说,这是9月大的小儿子第一次外出,在朋友圈里看到新山村绿水青山、白墙黑瓦的美景图,就带着家人们来了。虽然家里最大的孩子只有5岁,但刘先生说:“红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他的两个女儿围着妈妈讨论刚在纪念馆里看到革命烈士的一封家书,转身又奔向老房子外墙上的壁画,挪不开腿。此情此景,配上定位,定格成刘先生朋友圈里的九宫格,迅速收获不少点赞。

重唤“彭湃精神”

2017年底,新山村被纳入广东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之列。新山村党总支书记吕湖泳表示,在此契机下,村里进一步加大红色史料、革命遗址的挖掘力度,近年来投入逾1500万元资金用于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的整治与提升,打造成为海陆丰革命老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

据统计,近年来新山村的常住人口由800多人增至1300多人。返乡创业的村民们经营的多家农家乐和民宿颇具规模,售卖传统小吃、零食的店铺也有近10家。

而距离新山村80公里左右的陆河县水唇镇螺洞村,村民返乡创业的故事同样在上演。

螺洞村一家名为“合祥土特产”的小店里,青梅酒、橄榄酒、桑椹酒、客家黄酒高低错落。三年前,这十几平方的小屋子把在深圳打工的村民彭隆村引回乡创业当老板。当时,水唇镇党委、政府决定以螺洞梅园为基础,借助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平台,全力开发乡村旅游业,做出成立汕尾市第一家股权由村集体和村民共享的村级股份制公司的勇敢尝试。彭隆村坦言,从一线城市回到乡村,“开店的前两年,我没敢退掉在深圳租的房子,担心落得两头空”。现如今,彭隆村在家养蜂、种青梅,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的自产自销,一年有15万左右的收入,心里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据螺洞村党支书彭仿营介绍,三年前,他刚回村里时,500多间破旧土坯房散落在深山中,苍蝇、蚊子、垃圾随处可见,全村近7成人口外出打工,剩下留守的不足500人,属于在城镇化进程中落队的空心边缘村,被列入省级贫困村。

而在过去的一年里,螺洞村吸引了超过140名外出人员返乡创业。老区人的“彭湃精神”激励着他们改变自我、扮靓生态的信心。

敢为人先,从我做起。村里“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名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正是当地人陆续回家的最大吸引力。全村筹资600多万元作为开发乡村旅游、青梅产业、养蜂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启动资金,从无到有的焕然一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原先每年3500多元,到2018年的10000多元。几十户村民脱掉“贫困户”的帽子,“走亲访友时腰板也直了”。老区有了新引擎,以生态旅游为基础向外辐射出多条致富之路,全村收入翻了两番。

文化交融促经济,为当地人赢得满满的自信。陆河县水唇镇镇长彭志义说:“在螺洞村脱贫致富的实践中,有两道光不能骗人,一道是新鲜怡人的自然风光,另一道是村民脸上神采飞扬的光芒。”

铸就没有“尾声”的城市

汕尾,一个红色资源极为丰饶的老区,一座澎湃直前、欣欣向荣的城市。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满怀深情地给记者介绍,汕尾是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全域革命老区,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在此拔地而起。如今,这些历史印记铸造了一颗沿海经济腾飞的明珠,在宽阔的发展之路灼灼闪耀,一个个穿越时空的故事,令人怦然而感怀。因为每个故事的尾声,其实是新故事的预演。

在这片热土上,敢为人先的精神一脉相承,改革创新的脚步永不停歇。海陆丰革命精神是汕尾的革命传统精神,为汕尾人民跨入新时代注入新活力,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沿海经济带成了他们最值得自豪的一大承传。尤其是如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类跨区域、高科技的模式,推动汕尾在新时代续写“彭湃”之路,新的故事不断交织着红色印记与传统魅力向世人传播。

文化交融的(文化交融促经济)(2)

记者深入汕尾的多个行政村,看到一个个村正在建设平安乡村,村民中的壮劳力接连擦肩而过,老人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当地特色文化丰富多彩,甲子英歌,鼓舞飞扬;河田高景,精巧绝伦;滚地金龙,穿天入地;麒麟之物,飞跃欢腾。陆丰皮影戏、西秦戏、白字戏、正字戏、汕尾渔歌“唱进”国家级非遗行列,饶有情趣,让外来人流连忘返。与文化交融的发展“晴雨表”凸显经济活力,汕尾城市风貌、社会环境、产业发展、文化风情、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的新变化新成果,扮靓了汕尾整体形象,续写了珠三角、海峡西海岸两大经济圈文化交融、澎湃向前的新华章。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春燕 通讯员周天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