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姓氏是:“祝”、“许”、“任”

本期使用了最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美国60年代迷幻主义风格、以及抽象幻觉主义风格。

本期介绍的人物有:北魏开国功臣许谦,南梁文学大家任昉,东晋信安候祝巡。


“ 许”姓系列绘画

许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0位。

许由,字武仲,生于公元前2155年,为许氏得姓始祖。尧舜时期的高士贤人,尧帝敬重他的德能,曾有意把帝位让给他,他固辞不受,隐居箕山,农耕而食。后尧帝又请他作九州长官,他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他死后葬于箕山之巅,尧帝封其为“箕山公神,配食五岳,后世祀之”,故后人称箕山为许由山。四千一百多年前,许由活动于颍水流域的箕山之下,正是当年许国之地,故后世许氏人士多以他作始祖。

许谦是北魏朝的立国二十一功臣之一。许谦出身北方望族,年少时很有文才,对于天文八卦之学很精通,估计这小子给北魏立国国主拓跋什翼犍算过命,算到这位的国家日后能完成北方统一大业,跟着拓跋什翼犍起码不说财富自由吧,怎么着咱也能混个原始股。历史上但凡能安安稳稳当个开国功臣的每一个省油的灯,人家许谦投奔北魏直接来了一炮大的,带着整个家族几十口子的人投奔去了,典型的亡命赌徒不光不给自己留后路、连全族人的性命都拴在自己裤腰带上了。

许谦能成为开国功臣可不真是单纯靠会算命创业早,人家是一投靠这辈子就从一而终忠于拓跋氏了,那是实实在在的和老大有一起蹲过牢一起扛过枪的过命交情。拓跋什翼犍刚立国的时候国力微弱,许谦和什翼犍一度被前秦国俘虏到长安吃牢饭,什翼犍死后国家破灭群臣四散而去,而许谦却一心想着复国,放到现在相当于贾跃亭都跑到美国安享晚年了但是他的某个高管还每天想着把乐视重新做大做强再创辉煌,全族人性命都别在自己裤腰带上呢许谦必须有这个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等听说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准备复国了,已经隐居起来积蓄力量的许谦立刻跋山涉水的前去投靠,拓跋珪看到自己家的创业元老回归自然是非常高兴,任命许谦为掌管军队的右司马(副总参谋长吧),主持参与国家重大决策。有一次后燕国派大军攻打北魏,奈何北魏国力依旧弱小只能找救兵,于是许谦就去向后秦国求援,一开始后秦国派出的将领那是出工不出力一路上磨磨蹭蹭就是不想帮忙,但是许谦是北方名门望族出身人家年少就有文才啊,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给领兵的杨佛嵩画了一个建立千载功勋的大饼,史书中是这样说的:“将军据方邵之任,总熊虎之师,事与机会,今其时也。因此而举,役不再驾,千载之勋,一朝可立。然后高会云中,进师三魏,举觞称寿,不亦绰乎!”,忽忽悠悠的杨佛嵩脑子就晕乎乎了,那是马不离鞍缰不离手日夜赶路生怕这大饼吃不上。

许谦一番游说解了后燕之围,又和后秦国的杨佛嵩建立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因功被封为关内侯。许谦此后一路加官进爵,六十三岁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平东将军、左光禄大夫、幽州刺史、高阳公,谥号为文。他的家族也在北魏享尽荣华富贵。妥妥的北魏版价值投资派的股神啊。

水墨山水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1)

60年代迷幻主义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2)

抽象幻觉主义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3)


“ 任”姓系列绘画

任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58位。

相传黄帝有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姞、儇、依。其中被赐以任姓者,其后裔就以任为姓。亦出自风姓。《通志·氏族略》记载,认为任姓子孙是太昊之后:为风姓之国,故址在今山东济宁一带,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任氏需要介绍南朝著名文学家、藏书家——任昉。

任昉的出身名门望族,在那个讲究门第名望的年代,从他还没出生就给他造足了声势,说他母亲梦到一个彩色的旗盖四角悬挂着铃铛,从天而降,其中一个铃铛掉到怀里于是悸动有孕,等他四岁时即能诵诗数十篇,八岁能写文章,自己写出《月仪》,文辞内容都很美,家族给他可劲引流孩子自己也争气,从小就声名显赫了。而且,他对父母兄弟非常孝敬友善,每次侍奉父母的病,夜间从没有脱衣休息过,一开口就流泪,汤药饮食都要先亲口尝一尝。道德水准达标了、才能也足够优秀了,这自然能跨过高考直接特招进入朝廷当官了,这就是那个时代特权阶层才能玩的把戏。

但是任昉仕途并不顺利,因为文采比较好,任昉在南齐一直从事的是写文章的工作,不是给上司改改文字、就是给军队当当记录员起草文书、或者给皇室写写表章奏疏之类的,南齐这群统治阶级真不是东西把一根笔杆子往死了薅。

等到萧衍推翻南齐自己当了皇帝之后,任昉的仕途才开始蒸蒸日上,还外放他做一郡太守,这时候就显现出来任昉可不只会玩笔杆子,人家做官是很有手段的。任昉在郡期间不注意衣着打扮,独自一人随便的拐杖拄着拐杖,步行到城镇村舍走街串巷,民间有是非官司,随即就地裁决;关心百姓疾苦。当地年满80岁的老人,他都派衙门官员前去看望;郡内产杨梅,以前都要派人去给太守采摘,任昉认为不能为一己之私让百姓冒生命危险,当时就命令停采,官吏百姓都认为这是百余年没有过的德政。任昉为官清正廉洁,自己的妻子儿女只吃粗茶淡饭,但是任昉却用自己的俸米熬粥赈济灾民,救活2000多人;任昉做官时有自己的公田,年产米800余石,他只取其中的五分之一,其余都用来救济乡民;等他离任回京时连换洗的新衣服都没有,还是朋友特意派人送给他一件新衣。

任昉年仅四十九岁就去世了,因为人仗义疏财,去世时他家里只有桃花米二十石,就连安葬的钱财都没有。但是任昉虽贫穷,藏书却有上万卷,是梁代三大藏书家之一。

时人称赞任昉“昉乐人之忧,忧人之忧,虚往实归,忘贫去吝,行可以厉风俗,义可以厚人伦,能使贪夫不取,懦夫有立。”

水墨山水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4)

60年代迷幻主义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5)

抽象幻觉主义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6)


“ 祝”姓系列绘画

祝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6位。

关于祝姓的起源说法很多,一种是说祝姓源自祁姓,为西周武王给一支尧族后裔的封地之名;一种源于神话故事,祝姓为火神祝融之后;还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官位,出自古代掌管祭祀活动的祭司,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祝姓在两晋南北朝时声名不显,我检索了很多历史资料都没有发现特别出彩的历史人物。当然我们熟知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发生在这一时期,但是祝英台只是一个虚拟的历史人物。

介绍一下我了解到的两位在史书中都没有出现的人物吧——东晋信安候“祝巡”,南朝萧齐“祝辂”。

祝巡据载是东晋初的将领,但是在正史中未查到此人,估计是祝氏家谱流传加载流传下来的,因协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被封为信安候,为北方望族迁居南方时的江南祝氏的主要发族者。

祝辂,字殷初,以经略科试中试,在南朝萧齐政权中做官,一开始被授予的是仕于北朝萧齐,初授以武安军同知。因屡功,屡升至镇边卫制参军政征讨副元帅。建武二年,奉诏出击敌寇,屡战屡胜,以军功拜太尉。后因不满朝中奸佞误国辞官归隐江阳梅泉(浙江江山城西)。

水墨山水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7)

60年代迷幻主义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8)

抽象幻觉主义

山水画百家姓头像大全(AI艺术绘画百家姓系列VOL009)(9)

依照惯例声明一下,AI艺术绘画系列是本人原创,版权归本人及AI开发者所有,未经本人允许,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个人无盈利性质使用,请在评论区留言后随意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