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NPD这个概念,被很多的粉丝朋友提及。后台收到大量的提问:“我的另一半好像是NPD,我该怎么办?
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原意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可以被诊断的精神障碍。但我们理解现在大多数朋友提问的NPD,未必是完全满足自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Ta们会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自恋的行为特点,有一定的恋爱行为规律,会给另一半造成心理创伤,但未必满足疾病诊断——Ta们其实是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为了行文简便以及方便粉丝朋友们阅读理解,后文我们还是简称ta们为NPD们。
!!严肃提醒,请勿自行诊断!!
什么是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
(以下简称NPD们)
很多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表现都非常正常,有能力共情他人。但在最亲密的另一半面前,ta们性格的黑暗面会暴露无遗。 “自恋型施虐者”的表现,是在亲密关系中对另一半施加各种不平等、利用和操纵 (Cononville, 2012)。
先来看看ta们在亲密关系中长什么样:
- 无法在亲密关系中持续享受恋爱的甜蜜。一段时期过后,就会开始觉得另一半的性格、样貌、生活习惯甚至是一些举动让ta感到难以忍受;
- 确定关系后,ta会变成这段关系中绝对的“主宰者”,由ta来把握恋爱的进度,双方的相处习惯,甚至是生活方式等等;
- 非常享受恋爱中另一半对自己的敬仰或是崇拜,以至于常常会贬低、打压、嘲笑、讽刺另一半的想法或是成就;
- 常常被另一半所激怒,并且会把怒气发到另一半身上。被激怒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你说了ta不喜欢的话,你没有把ta的事情放到最最重要的位置,你没有满足ta的要求(不管什么原因),你没有花更多精力或时间陪伴ta等等;
- 擅长控制。比如说“打一巴掌给三个枣”似的调教你;制造一个若有若无的“第三者”来增加你的紧张度等等;
- Ta过去的情感经历都是“不得善终”。
Ta们精通操纵。Ta们会把自己做错的事,找一个角度套在你身上,让你相信是自己的责任;或者讽刺和攻击你的自尊;ta们擅长制造内疚陷阱,让你因为内疚而为ta改变自己。
此外ta们还会通过「不确认(invalidation)」(回复“确认”给公号,提取确认技术的更多介绍),不断告诉你你的感受是不合理、不理性、过于敏感的。有时也会更直接地告知,你的感受并不重要。
当ta们的自恋受到威胁或否认时,还会爆发狂怒。
一段健康的关系,应该具备 “互惠、真诚、平等、尊重边界、独立、适度依赖和共同进步”的7个特点(Bornstein, 2010)。在与NPD们的恋爱中,是都不存在的。Ta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会为了操纵对方说谎;永远感觉自己高高在上;不会尊重对方;在早期可能会过度依赖对方、晚期则过度冷漠;以及榨干对方的情感和能量。
NPD们难以获得亲密关系中的满足感。研究显示,自恋型施虐者,每当平均长度为4个月的热恋期一过,ta们的关系满意度会如跳水一般大幅下降(Meyers, 2014)。
“悲哀三部曲”:
与NPD恋爱的三个阶段
(Greenberg, 2017)
阶段一:热恋期
热恋期往往是情侣之间最甜蜜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内,人们最容易戴着“玫瑰色滤镜”去看自己的爱人。NPD型恋人们更是如此,ta们会表现出超过常人的热情和痴迷。但好景不长。
热恋期的热情,也成为亲密关系中后期,ta们操纵和虐待伴侣的一个筹码。中后期伴侣们往往会感到困惑和不解,“为什么一个原本如此爱我的人会这般的伤害我?”“是不是我哪里做得不好?”——而不是直接识破NPD的本质。
阶段二:过渡时期
在日常相处磨合中,NPD们会开始对伴侣有越来越多的不满。
需要区分的是,在正常的亲密关系中,“失望”也是一个自然存在的过程。但正常关系中的伴侣会慢慢开始接受和习惯恋人们真实的样子;也能接受自己的伴侣并不能永远以自己为中心,所做之事也不会永远令自己满意。
而NPD们在过渡期所展现的却是一种“自恋式失望”(Greenberg, 2017)。伴侣的不完美,让ta们转而开始厌烦和贬低伴侣。更不可能去妥协自己的想法,满足伴侣的需要。Ta们在这个阶段会直接表达、或者通过暗示告诉伴侣,关系只能按照NPD们喜欢的样子来。
由于NPD们不会接受关系中应该彼此包容、彼此迁就,ta们会让伴侣感受到自己强烈的不满。这个时期中ta们的伴侣们,会慢慢开始模糊掉自己原有评价标准,开始怀疑自己(哪怕曾经是个非常自信的人),开始出现自尊的降低。
阶段三:终结期
NPD们最终会发现,伴侣就是不合自己心意的。这种不满有时针对伴侣身上的某些特质;有时是针对伴侣们无法完全以ta们为中心,无法做到用ta们满意的方式去对待ta们。
此时的ta们会全面爆发,在关系中暴露出不加掩饰的恶意来。对伴侣的打压贬低、操纵控制以及自恋狂怒,都会以更高的频率、更强的程度出现。NPD们在此阶段成为不折不扣的“情感吸血鬼”,对伴侣开展精神虐待,ta们在亲密关系里只看到自己的需求,再也看不见对方。
最终NPD们要么自己感觉在亲密关系中再也获得(榨取)不了满足感而选择毫不负责任地突然分手,要么是ta们的伴侣在极度痛苦下选择分手。
NPD们为何如此?
1、NPD们缺乏“客体恒常性”(object constancy)(Grey, 2013)。导致ta们在某一瞬间感知不到伴侣的关怀时,马上认为伴侣不爱自己。这样即时的负面感受会迫使ta们马上采取“行动”。
2、Ta们高自恋、低自尊。
亲密关系中的自恋型施虐者要求以自己为绝对中心。但这样要求以自己为中心的ta们,其实并不喜欢自己。心理学家指出,自恋型施虐者的举动,恰恰是因为ta们对自身怀有着一种“耻辱感”(Lancer, 2017)。
自恋型施虐者,内心有一种对自己的幻想,那是ta们渴望却从未成为的样子。这种幻想和实际的自身之间,形成了一条鸿沟。而这条鸿沟令ta们无比耻辱、焦虑和脆弱(Greenberg, 2017)。
由于在亲密关系中,对方离真实的我们最近,因而自恋型施虐者常常因为对方无意间触动了自己的耻辱,而产生过激的反应。这种反应是一种不健康的应对机制——Ta们通过贬低对方、向对方施虐、掌控对方,缓解自身的焦虑感(Grey, 2013)。
3、自恋的抚养者让ta们缺乏共情力和良心。
更自恋的抚养者和过于严厉或疏离的家庭养育,让自恋型施虐者在成长过程中缺失共情力(empathy)和良心(conscience)(Grey, 2013)。
其实共情力和良心之间,也可能存在一些先因后果的关系——因为感知不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去什么样的痛苦,所以也不在乎有没有良心了。
换句话说,自恋施虐者往往只能深切体会并沉溺在自己的感受中,却不能真正体会别人的情感和感觉。
* 自恋型施虐者知道自己在操纵和虐待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既是肯定又否定的(Grey, 2013)。肯定的是,ta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是错的。而否定的是,ta们并不能真正感知ta们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
当共情力和良心不存在的时候,知识层面的对错认知,对人的行为影响会非常有限。自恋型施虐者知道操纵是错的、虐待是错的,但ta们其实无法真正感受到被虐待者的心情。
NPD们如何自救?
自恋型施虐者的问题从来不在于能不能改变,而是在于ta们“知不知道自己需要改变”,以及“愿不愿意改变”。
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在一些情况下,自恋型施虐者是可以有足够的动力来改变自己的行为的(Shaman, 2018)。对伴侣的爱就是一个可能的动机。自我觉察水平的提高,意识到自己无法获得亲密关系中长期的满足感也是一个可能的动机。
首先问问自己,“别人看到我在亲密关系里的行为,会怎么评价我?”对于NPD们来说,ta们难以感受对别人的愧疚,而更多的是只能感受对自己耻辱,而这样的耻辱可以推动ta们的改变。
NPD们的改变时必须是由ta们自己决定的(Shaman, 2018)。Ta们很难被别人说服。因为“需要改变”意味着“我错了”。对于自恋型施虐者来说,“你错了”由别人的嘴说出是一种指责,会引发更多的自我耻辱感,从而引出新的一系列不健康应对机制。Ta们在自己决定自己需要改变时,才会改变。
共情力是自恋型施虐者的解药(Stapleton, 2017)。提高共情力会需要一些专业的心理治疗介入。但公益疗法也被认为对提高共情力有效,比如说参加义工活动。
还有最重要的是记得向自己的伴侣道歉,告诉伴侣,自己意识到了需要改变,同时问问伴侣觉得自己需要有哪些改变。
如果你怀疑你的伴侣是NPD,建议你先和对方自己沟通讨论这个话题。也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对方看。如果对方不是NPD,这就只是一次你表达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的机会。对方也许可以在更了解你的感受后,作出调整的努力。
但如果对方毫无改变,依然给你带来很严重的痛苦感。我们还是建议你离开。自恋型施虐者的人格特征是先天和长时间的后天塑造形成,后天的重新塑造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漫长的时间。
References:
Bornstein, R., & Languirand, M. (2003). Healthy dependency. New York: Newmarket Press.
Canonville, C. (2012). When Shame Begets Shame (1st ed.).
Freud, S., Strachey, J., & Alexander, F. (1965).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ego. New York: Bantam Books.
Greenberg, E. (2017). Why do Narcissists Abuse those they Love?. Psychology Today.
Grey, S. (2013). Are Narcissists Aware of Their Behavior Considering it's a Personality Disorder?Esteemology.
Lancer, D. (2017). How to Spot Narcissistic Abuse. Psychology Today.
Meyers, S. (2014). I Love a Narcissist. Now What?. Psychology Today.
Miller, R., Perlman, D., & Brehm, S. (2007). Intimate relationships. Boston: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Seppala, E. (2014). Why Being Vulnerable is the Key to Intimacy. Fulfillment Daily.
Shaman, L. (2018). Yes, Narcissists Can Change. Here's How. Paired Life.
Stapleton, C. (2017). Heal from the SHAME that binds you. Connie Stapleton's Webs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