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考古价值或超“马王堆”的海昏侯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迄今我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南昌市观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盗掘,文物部门立刻对该墓葬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历时5年多,考古工作者一共勘探约1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

近日,随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的外棺和内棺之间的百余件金器全部被提取出来,海昏侯墓已出土金器378件,现场专家为之惊叹,用“汉代考古之最”来评价海昏侯墓的金器之多,其身家之丰厚已超出历史的记载和专家的预料。

马蹄金刻“上、中、下”三字 是啥意思?

西汉海昏侯墓玉印4个字(揭秘海昏侯墓)(1)

△金板

西汉海昏侯墓玉印4个字(揭秘海昏侯墓)(2)

△金饼

西汉海昏侯墓玉印4个字(揭秘海昏侯墓)(3)

△马蹄金

2015年12月27日,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临时文保用房里,文保人员正在清理主棺南侧发现的金板、马蹄金等金器。马蹄金分大小两种,大马蹄金分别刻有“上”、“中”、“下”三种文字,对此专家还未得出完整结论。

25日下午,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柩的外棺和内棺之间的金器全部被提取出来,其中金饼96枚、马蹄金33枚、麟趾金15枚,另外还有金板20块。

此前,考古人员在海昏侯墓主椁室西面的床塌下曾发现了214枚金器,其中金饼189枚、马蹄金15枚、麟趾金10枚。加上这批金器的数量,海昏侯墓已出土金器378件,现场专家也为之惊叹。

“马蹄金上镶有琉璃。”海昏侯墓考古领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军介绍,琉璃在汉代比玉还珍贵,老百姓根本见不到,一般都掌握在皇室手中,也再次证明了墓主很可能是皇室成员,即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

家财万贯:10余吨五铢钱

海昏侯墓出土了10余吨近200万枚的五铢钱。五铢钱初铸于汉武帝时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五铢钱出土首次以考古方式证明唐宋以来以1000文铜钱为一贯的校量方式最迟起源于西汉。

温润至宝:玉器和琥珀

西汉海昏侯墓玉印4个字(揭秘海昏侯墓)(4)

△龙凤纹玉佩

海昏侯墓主墓主椁室东寝一侧出土了数件玉器。其中一件汉代龙凤纹玉佩饰出现在考古人员眼前时,毫无钙化痕迹,晶莹透亮的品质和精美绝伦的纹饰,其左侧雕刻了一条龙,右侧雕刻了一条凤,表明墓主人的身份十分高贵。这块玉佩饰无论从质地还是工艺水平上看,都代表了汉玉的最高水平。

海昏侯墓主棺南面出土了一枚两千多年前的珍贵虫珀。专家称,此类虫珀在汉墓考古中是首次发现。此次出土的虫珀是琥珀中的珍贵品种,其个头为葡萄般大小,两端钻有小孔,对齐贯穿,内含一只相对完整的蝇类小虫。珀体呈红色,小虫位于珀体边缘,翅膀清晰可辨。琥珀上的穿孔痕迹,其在当时可能是一枚挂饰。

奢侈的精巧:青铜器

西汉海昏侯墓玉印4个字(揭秘海昏侯墓)(5)

△青铜火锅

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个火锅形状的青铜器。考古专家初步认定,这是一个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铜火锅,锅里还有板栗等残留物。通过有使用痕迹这点判断,这很有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过的物品,这说明墓主人生前可能喜欢吃火锅。可以初步推测当时的贵族已经在使用青铜火锅了,但这个火锅造型优美、做工精致,并非一般平民百姓所能用得起。

西汉海昏侯墓玉印4个字(揭秘海昏侯墓)(6)

△青铜雁鱼灯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发明了可调节光线明暗的灯具,还能避免燃烧的烟气污染空气。海昏侯主墓的北藏閣中出土了多盏各式造型的青铜灯,其中以雁鱼灯的工艺价值和环保价值最引人关注。新发现的雁鱼灯共两盏,均为青铜质地,其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NEWS MORE

释疑:为什么叫海昏侯墓?

汉朝时湖泊叫海,现在还有不少湖还叫海,如中南海、北海、云南的洱海,太阳落山天色昏暗,如黄昏,太阳在西边落山,所以海为湖,昏为西,海昏为湖西,即鄱阳湖的西边,海昏国建立在鄱阳湖的西边,所以叫海昏。

第一任海昏侯:刘贺 在位仅27天的皇帝

刘贺(公元前92年7月25日—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无子,刘贺被拥立为帝,在位仅27天,因荒淫无度、不保社稷而被废,依旧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被废为海昏侯,移居豫章国(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史称汉废帝。

困惑:是否为刘贺之墓?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组副组长、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仲立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认知海昏侯墓出土金器数量多之谜。“一方面,可能是墓主人身份特殊,假设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曾经有当皇帝、当诸侯王的经历,可能随葬品丰厚;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之前发现的汉墓大多遭到过盗掘。”

但也有专家表示即使墓主是刘贺,还是和史书上对不上。曾任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段清波表示,史料上记载刘贺被废黜后,过着被监视的生活,南迁到江西后还被进一步削减食邑至只剩一千户,按理说不该如此富裕。“当时的人对生死已经很分明,不再寻仙问道,作为随葬品埋下的黄金应该是不足以影响家族生计的。”

段清波还说,这一发现还能引发人们对西汉时期黄金总量的思考。文献上记载卫青及其部下“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梁孝王“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等,学界一直为此“黄金”和“斤”是否为现代的黄金和斤争论不休,因为按西汉时期的金矿藏量、冶金水平判断应该还达不到那个程度。如今这一问题再次引发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