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要说汉献帝遇害,其实就是想为当皇帝扫清障碍,因为刘备一直以来都是以仁义道德示于人,如果汉献帝不死他就不敢称帝,要是称帝的话就毁了他忠孝仁义之名。但是他又很想当皇帝,当皇帝是也从小的梦想,《蜀书 先主传》说; 刘备涿郡老家房舍东南角长着一棵桑树,高五丈多形状如伞盖,刘备小时候和同村的孩子在树下玩耍,刘备说我当乘此羽葆盖车,羽葆华盖车是天子专用的,这话被他叔叔听到后责骂他说,你不能胡乱说话这是要灭门的。到了建安二十五年机会终于到来。

刘备和汉献帝下场(刘备为什么要说汉献帝己遇害)(1)

建安二十五年,汉献帝禅让魏文帝曹丕称帝,刘备确急不可耐的说汉献帝己经遇害,《蜀书先主传》曰; 或传闻汉帝己遇害。然后为汉献帝发丧,上谥号曰孝愍皇帝,只是传闻就发丧是不是急了点,而且这消息不可能会误报。

刘备和汉献帝下场(刘备为什么要说汉献帝己遇害)(2)

当时蜀中在魏国细作起码也有好几百人吧,而且是公开禅让的,《魏书文帝纪》说是在繁阳先建筑受禅坛,然后在登坛受禅,而且还召集了文武百官,匈奴单于,四夷,来观看者好几万人。魏文帝就是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来证明帝位来的合法,然后封汉帝为山阳公,食邑万尸,上表不称臣,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位在诸侯王之上。对汉献还是相当礼遇的。在这种情况下细作怎么可能刺探不到消息,细作刺探军事机密都能准确无误,何况这是公开禅让?

刘备和汉献帝下场(刘备为什么要说汉献帝己遇害)(3)

只能说是刘备故意这么说的,只要说汉献帝死了属下的人就会出来劝进,事实也确实如此,《蜀书先主传》说; 为汉献帝刚发完丧,还在灵堂内向举 谯周等人就上表劝进,劝刘备称帝,然后许靖 王谋等人又上表劝进,然后刘备就在城都武担之南登坛即皇帝位。

刘备和汉献帝下场(刘备为什么要说汉献帝己遇害)(4)

做了皇帝之后刘备不北伐曹魏反而南征,这也很不让人理解,《蜀书赵云传》说; 赵云劝刘备图取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关中义士必裹食策马以迎王师。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是很有道理,因为汉献帝刚刚禅让,在魏国忠于汉朝的人多少还是有的嘛,刘备要是讨伐曹魏多少总会有些人会来投靠的。刘备当时是天下闻名的人,仁义道德布于四海,去伐魏的话百姓义土肯定都来投靠,胜算要比伐吴大,而刘备确舍魏伐吴。

刘备和汉献帝下场(刘备为什么要说汉献帝己遇害)(5)

其实刘备当上皇帝后就圆梦了,已经没有进取之心了,他就是想守住益州当他的土皇帝,汉代,魏国,吴国的将军官职都是,四征将军高于四镇将军,而刘备确是四镇高于四征,《蜀书赵云传》以征南将军迁镇东将军。"征",吊民伐罪讨伐叛逆征伐四方之意。"镇",镇守以武力维持安定之意。所以说刘备这时己经没有进取之心了,本来人们都是寄希望于他能匡扶汉室,恢复汉室江山结果他确伐吴,最后大败而归,把人们的希望都磨灭殆尽了,所以人们恨他,恨铁不成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