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玄奘法师(中华佛圣玄奘)(1)

本名:陈袆 别名:唐僧、唐三藏、玄奘 尊称:佛圣

人物生平

玄奘(602-664),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之一。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阳偃师,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

玄奘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如《西游记》的中心人物唐僧,即是以玄奘为原型。玄奘是唐朝第一高僧,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被后人尊称为“佛圣”。

玄奘因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一说贞观三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过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17年,行程5万里,西行印度求取佛经,带回佛经52筐657部。贞观十九年(645),他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玄奘东归后为太宗、高宗所钦重,供养于大内,赐号“三藏法师”。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旧唐书》本传作显庆六年,661),玄奘圆寂于长安玉华宫,葬于白鹿原,后迁至樊川。墓地毁于黄巢起义,顶骨迁至终南山紫阁寺,公元988年被僧人可政带回南京天禧寺供奉。

历史上真正玄奘法师(中华佛圣玄奘)(2)

玄奘故里

玄奘故里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40公里处207国道北侧的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玄奘故里南行百余米,就是安葬玄奘父母的西原墓地。墓地简朴幽静,墓碑是新立的。657年,玄奘随唐高宗来到洛阳时,经高宗同意,与姐姐共同为父母迁葬墓地。这里北依景山、南望嵩岳,东南为辕古关,西南临近伊阙龙门,原野平坦,河谷纵横,自古便为洛都畿辅之地。

玄奘故里有争议。当地民间和佛教界认为玄奘大师诞生的地点在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村的玄奘祠,而偃师市政府认为在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的玄奘故里。学术界考证的结果是缑氏镇陈河村的“玄奘故里”并非玄奘大师真正的诞生地。中科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曾经撰写《滑国故城与玄奘故里》一文,发表于1992年《河洛春秋》第四期,明确指出位于缑氏镇陈河村的玄奘故里是错误的;在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温玉成和刘建华撰写的《玄奘生平中几个问题考订》一文也认为玄奘故里在府店镇滑城村,此文被收入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而《洛阳晚报》2004年8月16日也曾有 “玄奘故里在府店镇”的报道。由此看来,民间、教界、学界的认定与当地政府的认知有一定差异。

历史上真正玄奘法师(中华佛圣玄奘)(3)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历史的重要依据

历史贡献

玄奘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他对佛学典籍“截伪续真,开兹后学”的翻译。自印度归国后的20年中,他把全部的心血和智慧奉献给了译经事业。在长安和洛阳两地,玄奘在助手们的帮助下,共译出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每卷万字左右,合计1335万字,占整个唐代译经总数的一半以上,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另外三大翻译家译经总数的一倍多,而且在质量上也大大超越前人,成为翻译史上的杰出典范。

唐太宗得知玄奘回国,在洛阳召见了他,并敦促他将在西域、印度的所见所闻撰写成书。于是,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于贞观二十年(646)七月完成,《大唐西域记》分12卷,共10余万字。

《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东起我国新疆、西至伊朗、南到印度半岛南端、北到吉尔吉斯斯坦、东北到孟加拉国这一广阔地区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科学地概括了印度次大陆的地理概况,记述了从帕米尔高原到咸海之间广大地区的气候、湖泊、地形、土壤、林木、动物等情况。世界上流传至今的反映该地区中世纪状况的古文献极少。因而,《大唐西域记》成了全世界珍贵的历史遗产,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全面、系统而又综合的地理记述,是研究中世纪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以及克什米尔地区、我国新疆的最为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历史上真正玄奘法师(中华佛圣玄奘)(4)

本文选自大象出版社《中华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