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的玩家而言,通关一款游戏往往就是家常便饭的寻常事。但对另一些朋友来说,通关好像成了一个巨大的门槛,有多少人在面对《血缘》的时候落下男儿泪,又有多少人在看到《荒野大镖客2》如此慢热的游戏时,默默放下了手柄。哪怕是在2020年的今天,有几人是真正通关了1985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1)

硬核的超级马里奥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游戏对于玩家来说通关是相当困难的,所以目前游戏厂商为了让玩家能够通关也是费了不少的苦心,比如说优化新手门槛,完善剧情体验等等。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放到过去,会发现其实早年间的游戏都有个共通的特色,那就是难度较高。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2)

魂斗罗

我们可以把难度高作为游戏耐玩度不够,为了拉长游戏时长,所做出的妥协手段。事实上这个做法也非常明智,在历经了一两个月都玩不通一款游戏,在那个年代简直不过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每个玩家都是真金白银来购买游戏,没有充足的游戏时长总会有觉得吃亏,但这也会变相打击玩家的挫折感,说不准也会迎来吃灰的命运。

那么能不能有一款游戏的目的,不是为难玩家,而是让玩家可以敞开了心游玩,然后顺利通关的呢?

于是在1992年,樱井政博带着它的《星之卡比》来了。

起初它是手残党的救星

再说到《星之卡比》前,我们必须先提一下HAL研究所,因为这家公司曾经诞生了两位游戏业界传奇般的人物,那就是任天堂第四任社长岩田聪,以及策划制作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这样炸裂级别大作的樱井政博。

在1992年,彼时的HAL研究所社长因为对时局的考虑不当,盲目将公司资金用于证券、地产等不动产进行投资,导致公司负债达 20多亿日元,基本凭借一己之力将公司推上破产边缘。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3)

岩田聪

出于对危机的考虑,岩田聪只身前往任天堂寻求社长山内溥的帮助,因为一开始只是抱着试看看的心态,没想到岩田聪却受到了山内的赏识,在答应借予资金之余,还要求岩田出任HAL的社长。就是因为这一个决定,为日后的任天堂格局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4)

HAL研究所

带着好消息回去的岩田,几乎为整个HAL研究所带来了生的喜悦,樱井政博作为研究所的大将,自然也是被赋予了重任,那么这个时候究竟要作出一款什么样的游戏,才能让公司脱离危机呢?

恰好那个年代的游戏,统统都是以“难”来拉长游戏的整体时长,所以这一次可不可以以反其道而行之,作出一款适合所有人,哪怕是新手都能通关的游戏呢?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5)

星之卡比 初代

在公司的重任之下,樱井政博大胆地将“一颗粉色的球”作为主角,两个腮帮子鼓的大大的卡比,就这样跃然于心头。在同年,为了快速缓解公司压力,略显粗糙的《星之卡比》正式登录了GB平台,

可能是因为运气好,也有可能是因为在粗糙的画面之下,是丰富的敌人和怪物,以及轻松的画风,游戏在发售之后受到了玩家的广泛好评,很大程度解决了HAL研究所的燃眉之急。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6)

星之卡比 梦之泉物语

既然如此,樱井政博也是趁热打铁,决定在原来的游戏中加入一些有趣的玩法,已让游戏脱离普通的平台跳跃游戏的桎梏,“吸收敌人获取超能力”的玩法也是应运而生,加上前作的大获成功,任天堂也为这款作品投入了些许的支持,《星之卡比梦之泉物语》在次年便登录了FC平台,再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星之卡比》在任天堂的众多游戏中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变形铸就的辉煌

在前文中说到,《星之卡比》中的变形能力是在《梦之泉物语》这款续作加入进来的,没有想到这个设定获得了广泛玩家的好评,这也是制作人所期望得到的效果。

毕竟在第一作的时候虽然销量不错,可是玩家群里更偏向于低龄和女性,想要进一步拓宽游戏的受众群体必然要有相应的改变,而“变形”这个关窍,可以很好的让游戏在A点到B点这个过程中有着更多的可能性,相信大家在后续玩这款游戏时,也是会在遇到敌人时,都会期待所能够获得相应的能力,变成了整个游戏系列之中最能吸引人人的地方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7)

星之卡比2

在后面制作团队也是紧锣密鼓的开发续作,并相继出现主打动物伙伴的《星之卡比2》,以及全新3D化的《星之卡比64》。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8)

星之卡比 64

所谓的动物伙伴,是以鱼、仓鼠、猫头鹰三种动物作为主导的一种模式,而3D化的起源则是简单粗暴的为了贴合N64主机那个年代,我们可以参考当时也同样推出了3D作品的《超级马里奥64》,虽然说这款游戏作品加入了很多大胆的元素,比如说力量融合,又比如说更完整的游戏画面,可是因为制作团队的技术不够成熟,视角始终锁定在一个比较奇怪的侧后方位置,所以让很多的玩家玩起来有种不适感,尽管销量达到了百万级别,却在后面的年头中很少被人提及。

而这之后,《星之卡比:镜之大迷宫》的出现,也为这个系列带来了较为与众不同的面貌,尤其是对于中国玩家来说,因为其上线平台是GBA,所以不少拥有该款掌机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玩过这一款作品。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9)

星之卡比 镜之大迷宫

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款《镜之大迷宫》虽然获得了国内玩家的一致好评,但其本质上竟是一款外包游戏,也是CAPCOM与任天堂蜜月期所推出的产物,因此其调性也与之前的“简单通关”理念有一些不符之处。

沙盒探索式的迷宫,完全被抛弃的关卡制度,让这款游戏从进入之始,就需要对方向感有一定程度的把握,这样才不至于被里面复杂的迷宫给高的晕头转向。要是大家想要在《镜之大迷宫》体验到那种快速通关的精髓,那么肯定是没那么简单的,因为你有非常大的可能会把这款游戏玩成“萌系”的恶魔城。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10)

镜之大迷宫 错综复杂的地图

我们试想下前作的游戏流程总归是线性的,不需要全收集,只要按照流程走最后就能够愉快地打败boss,但这一次,你需要进入各个迷宫之中寻找镜子碎片,有时候有不断地再走回头路,对于那些本来就不太精通迷宫布局的朋友来说就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也是成功难倒了那一些轻度玩家。

但在那个年代,尤其是国人来说,拥有GBA的毕竟是少数,这样清亮的风格,以及丰富的玩法,还是让这款游戏成为了许多国人玩家心中的情怀游戏。尽管它并不简单,可是它还是保留了变形的元素,让卡比这个人物能够更深入到玩家的心中。

只不过卡比这个老字号ip,显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式微的星之卡比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11)

星之卡比 新星同盟

一款游戏有辉煌,那么也就会有低谷,但相比于那些早已销声匿迹的ip来说,卡比的低谷显然还算是比较体面,甚至在18年发布的新作《新星同盟》中也贡献了242w份的销量。横向对比于其它的横版跳跃游戏,还算是一个比较出众的成绩。不过如果纵向对比其前作,卡比在初代创造了500w份销量后,便在没打破这个记录,销量也在200w左右固定下来。

这个成绩虽然不差,可是在拥有众多ip的任天堂而言,也仅能屈居于二线,加上初代卡比的成功,总归有一些运气因素,在一众难度颇高的游戏中,因为其简单的玩法,一度成为了一股清流。但换做是现代,低难度的游戏遍地开花,反而有些朋友更喜欢自己找虐,找一些难度颇高的游戏来挑战,卡比的轻松通关显然就不再吃香了。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12)

去年火爆的只狼

当然最重要的也是卡比背靠的横版过关类型游戏逐渐式微,我们都知道在早年,横版冒险游戏基本是大部分厂商会采用的一个题材,可是随着3D游戏的崛起,这种玩法也变得有点老气和复古,除开《马里奥兄弟》这样的作品,基本上能够出名的游戏,也是只有寥寥数款。

或许就像那一句老话吧,流行就是一个圈,当年火爆的题材,可能在如今会变得无人问津,而之前泛滥的游戏,换到现在反而成为了新颖的玩法。

星之卡比最讨厌的三种形态(回顾星之卡比系列)(13)

卡比

而现在《星之卡比》新作的消息也还不明朗,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制作方力图改革游戏的想法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或许再也重温不到童年时,第一次通关游戏那种心潮澎湃的感觉,可是只要IP还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光发热,这份对手残党的温柔,应该可以陪伴我们更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