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回家过年还会被父母逼着去相亲?“找对象”这个事现在的年轻人想自己“解决”。16日,婚恋交友网站世纪佳缘正式发布了《2022-2023中国男女婚恋观报告——70后-00后“三观”洞察》(下称《报告》)对70后到00后人们的婚恋观进行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90后和00后用户更喜欢线上或是以朋友、同学介绍的形式参与到相亲中。

“我和她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我不太喜欢父母介绍的那种1VS1的相亲形式,太尴尬了。”市民小林是一个“95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被父母催着找对象结婚。小林告诉记者,之前也被父母安排了两次一对一的相亲,现场特别拘谨,最后也没啥结果。小林和现在的女朋友是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的,朋友组织这场聚会初衷也是想撮合二人。“大家在一起吃吃喝喝,谈天说地氛围轻松极了,我们两人聊得也特别好,最后在一起了。”记者了解到,像小林一样喜欢“自由式”相亲的黑龙江年轻人有很多,他们觉得相亲的轻松氛围很重要。

相亲途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适婚人群的变化也在发生更替,“老同学/老朋友”的“组局”渐渐替代了“父母/亲友”的介绍,具有时代特征的“线上渠道”也越来越被接受和认可。《报告》显示,“70后”和“80后”主要通过“父母/亲友介绍”结识另一半。“90后”和“00后”则是通过“老同学/老朋友”和“其他线上途径”(包含游戏、微博、豆瓣、微信群、QQ群等)找到另一半的占比更高。

所有年龄段的受访者均认可“相亲都是以结婚为目的进行的”,“70后”认为相亲要趁早、相亲成功也要尽快结婚;“80后”对相亲的目的性并不反感,而对其高效率表示赞同,因此,84%的“80后”都有过相亲经历,显著高于其他代际。“90后”“00后”相较而言更抗拒相亲,但同时也较为认可相亲的社交作用和目的性。

父母介绍的对象叫什么(父母介绍逐渐被替代)(1)

虽然“00后”普遍认为相亲的形式太过生硬,因此较为抗拒。但由于其父母多是通过“熟人介绍”认识自己伴侣的缘故,受“70后”“80后”的父母观念影响,最抗拒相亲的“00后”却是最早开始相亲的一代人。《报告》指出:“相亲平均年龄”在逐渐降低,从“70后”的男性人群26.4岁、女性人群25.4岁降低至“00后”的男性20.6岁、女性20.2岁。

情感专家认为,从受传统文化教育影响的“70后”,到计划生育后第一代的“80后”,再到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和“00后”出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越来越富足的同时,代际之间的差异也愈发突出,从70后到00后的婚恋观不断发生着变化。

转自:冰城 客户端

哈尔滨日报记者 李佳琪

来源: 哈尔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