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某互联网大厂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沟通⬇️

hrbp是否会成为潮流(到底什么样的HR能转型成为OD)(1)

为什么OD这么难招?

因为OD岗位比较特殊,一方面企业内部培养OD非常难,乙方转甲方OD的情况更多;一方面大部分HR仅做了一些组织架构方面的工作,相对工作范围比较窄,日常工作中也基本没有什么有效的指导。所以OD这个岗位既难招,也难转。

那么,真正的OD是如何工作的?要转型去什么样的公司才能做OD?HR转型OD需要培养哪些能力?我们和前美团OD专家婧怡老师聊了聊,有了一些答案,分享给你:

01 OD在企业里到底是做啥的?

晶晶:OD在企业到底是做什么的?

婧怡:好问题,也是个难回答的问题。

OD在不同公司的角色定位是不一样的,100个OD岗位可能有100种工作描述(这不夸张)。

虽然角色大不相同,但基本上在企业OD主要盯着三件事儿:

(1)盯方向:当CEO带着高管团队去看竞对什么样子,市场什么变化,政策什么变化,他们在干嘛?定方向,OD要先跟着高管盯着这个方向。

(2)调步伐:当高管定了方向,OD就要站出来,在企业内部,去看大家能不能跟上这个步伐,这个时候,OD要做的实际是调步伐。

(3)做校正:为了把这两个不同的动作做好,OD需要知道外部环境跟企业战略之间的变化。

这么说可能有点空,举个例子说一下OD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职责的不同,比如有三个公司:

A公司,强调的是“我的员工具备一定的技能、能力,才能够跟上战略变化。”

B公司,强调的是“我的员工具备什么样的心智,需要的价值观甚至一些文化变化,才能实现公司的战略”。

C公司,说“我们公司主要靠流程机制驱动,对人不做要求。”

ABC三家公司比下来,你会发现,OD工作路径是不同的:

A公司,这个公司对员工能力和技能明确的要求,OD的工作就是提供各类方案,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人才盘点、员工培训、干部培养……这些,通过内容来支持公司发展的。

B公司,他们更关注价值观文化,落到OD日常工作界面,重点就是红线管理、企业文化管理。

C公司,他们属于流程类公司,它会把人的因素弱化,通过强运营的管理,一步一步要求你必须要干什么,不关心员工的具体的状态,工作流程是定好的。OD的工作,首先就是往下搭流程,通过培训或工具去固化这个组织优势,其次,再去诊断看有没有比较明显的短板要去补。

02、HR想转型OD的话,要选择什么样的公司?

晶晶:想转型做OD的HR,是不是只能去大体量的公司?

婧怡姐:我觉得是的,千人以下的企业没有必要考虑设OD。

我一开始是美团某一个业务单元的OD,大概有1000多个人。但在我去之前他们是没有的OD的,主要是靠BP。

往粗了说,1000人以下的企业、BU做BP就够用了,1000人以上OD才有价值。

我在美团主要做是架构层面的事,后期负责的事业群大概是4000-5000人左右,我们上面还有集团的OD,集团OD跟我们之间是协作关系,我们跟每一个业务单元的OD又是协作关系。

03、OD跟BP重叠怎么看?

晶晶:怎么看OD、BP职能重叠这件事?

婧怡姐:如果你在的是小公司,在纠结这个,我就要提醒你不要在意这些虚名了,叫BP还是OD,或是岗位重合什么的不重要,解决组织问题才比较重要。

如果你在大公司,级别越高他做的时候越抽象,偏向于规则制定。

大OD跟着整个集团的动态去调整,如果这些规则需要细化到不同业务线,就需要小OD或者HRBP层层细化。

所以,职能重叠也是有的,但是推动也是更有力的。

BP跟OD在很多事情上也是重叠,比如美团有几大重要会议,战略制定会、对齐会、复盘会,中间还有很多跟进沟通的会议。

OD与BP之间更多的是合作,因为OD不像HRBP那么扎入到他们每一个周会里面,你并不是真的所有业务指标你都能门儿清,只知道一个大概。

美团有一个特点:就是HRBP主抓管最好的人和最差的人,中等部分的同学一般就由OD来关注,比如和TD(人才与发展)的同学配合做一些培养项目。当然更重要的是OD会作为业务老大们的教练,帮助他们提升个人表现。

04、OD是怎么考核?如何评估其工作呢?

晶晶:那OD的工作是怎么评价的呢?考核机制是什么样的?

婧怡:这个问题,我可能不一定能给你完美的答案。

我只能告诉你,美团是用 OKR考核,关键是看OD的实效性、覆盖率,都做了什么事情key activity(关键活动)。

说实话,OD量化比较难,可以直接对标到的指标不多。

非要做的量化指标,可以去看员工敬业度的变化,还有些可以衡量特殊时期的变动情况和指标。

举例说,我做架构的调整的时候,主要去关注的是大家的协同效率,比如说会议质量等等。

OD绩效考核上级评价占比比较高。我当时的老大主看中认知能力和系统思考的能力,接地气一点就是做事的思路和拆解任务的能力。比较常问的问题是:

1)你任务拆的是不是合理?

2)你的结果是什么?

3)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和变化

05、OD是怎么培养的?

晶晶:HR想通过学习,转型OD,你有什么建议?

婧怡:OD能力培养内容可以分三层。

第一层,专业层,比如去学习怎么做建模,去人才盘点,职能序列,岗位价值评估,这些都是OD专业基础课。

第二层,系统层,比如说什么XY理论,组织行为学这些,包括系统动力,就是讲这些的内容。

第三层,商业层,这个层次侧重商业运营和企业治理,可以选市面上面的大师课,或者商学院的系统课程。

我觉得现阶段把专业性做好的OD,已经满足大部分公司的需求了。目前大部分OD岗位都是咨询顾问出来做的,传统的HR一般都做不过的顾问公司的,因为咨询公司有全套体系的东西。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OD转型并不容易,除了自己下功夫钻研还要有一个好的领路人。明天我们将开启7天的OD学习之旅,婧怡老师带你秒懂OD。而本次训练营仅剩最后15个席位,先到先得。

hrbp是否会成为潮流(到底什么样的HR能转型成为OD)(2)

全网独家OD训练营课程

课程0差评,永久回听

京东滴滴知乎HR都在学

内含一节免费试听

原价399,现价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