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视,那就是到现在我们也特别喜欢的“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古人把结婚这件事起了几个好听的名字,比如同牢”:古人的结婚仪式中有“同牢”之举。就是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很可能这肉是放在一只碗里),以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1)

再比如叫做“合卺”: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此风俗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芦)一剖为二,将两器(瓢)之柄相连,以之盛酒,夫妇共饮,表示从此成为一体,名为“合卺”。后世改用杯盏,乃称“交 杯酒 结发:结发本来指束发,即将新婚夫妻的头发象征性地结扎一下,也有新郎、新娘分别剪一绺头发用彩线扎在一起做信物的。后世把元配夫妻称作结发夫妻。在洞房花烛夜之前呢,古人更愿意先考取功名,所以会参加科举考试。考据考试分了这样几个级别首先是童试,这是明代最低一级的考试,考中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或“相公”,只有考中了生员,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一般在省城、北京和南京举行,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省考。考试在秋天举行,所以被称为“秋闱”,在秋天发榜,发榜时桂花开,所以发榜被称为“桂榜”。乡试考中者被称为举人,比如范进中举。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比如唐伯虎点秋香中唐伯虎被称为唐解元,说明其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接着是会试,会试在京城考,是一种全国性考试,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国考。一般由礼部主持,因此被称为“礼闱”,因为在春天举行,所以被称为“春闱”。春天举行,春天发榜,发榜时杏花开,所以发榜被称为“杏榜”。考中者被称为“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2)

最高一级考试是殿试,在皇宫举行,一般皇帝亲自监考,考中者称为进士,被称为“天子门生”。因为榜文是金色的,所以被称为金榜,即我们常说的“金榜题名”。榜文内容中进士有三甲,一甲有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一套流程下来需要多长时间呢,十年之久就是客气的说法了,遇到考不中的学子甚至一生都在科考的路上徘徊,科举考完如果成绩优异的会被安排一个小的官职,这也就代表着飞黄腾达了,自然会有各路的媒婆上门提亲的。

那么古人是如何互相认识,又是怎样举办婚礼的呢?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我们的古人有着怎样的婚嫁民俗和传统呢?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3)

传统汉族婚俗基本上延续了古代的“六礼”制度。传说周文王卜得吉兆,亲迎太姒于渭河之滨,整个过程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仪式,后来此仪式演变为婚俗仪礼的范本,即为六礼。

旧时人们将婚姻视为神圣之事,《礼记》中记载:“婚礼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婚姻的实质在于宗族的延续。

纳彩——传统婚聘第一礼

纳彩即男方父母托媒向中意的女家表达求婚之意。旧时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能自由恋爱。男孩子长到十七八岁开始托媒找女家,如果相中哪家姑娘,就托媒人去提亲。

在经媒人说合之后,男方一般会提出看一看,这种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方家里作初次访问的活动,就称之为相亲,俗称看亲。

如果女方父母要款待男方,这说明男方已得到了女方家里的同意。若迟迟不备饭菜且任由男方告辞出门,则说明这门婚事即将告吹。女方父母通过察看男方家庭情况,欣然接受邀请,或者将奉上的香茶一饮而尽,则结局当然是皆大欢喜。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4)

在一些宋朝题材的电视剧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男方会带着礼物到中意的女子家拜访有女方家长相看男子,如果看中了会留下男方吃饭,如果没相中则会婉言谢绝,被写觉得男方则会拜访下一家,直到被女方相中为止,这样的相亲比现代人含蓄而又不会伤了和气。

特别有意思的是古代纳彩所带礼物用雁,因为人们认为雁“木落南翔,冰洋北徂”,顺乎阴阳往来;二是雁失配偶,终身不再成双,取其忠贞,以雁为礼表达求婚之诚意,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红肥录瘦》里林小娘生的盛长枫因为争强好胜差点输掉长女盛华兰的纳彩聘雁被打的皮展肉开的,可见古人对于聘礼的看重。纳彩以后就是订婚了,古语称为问名,顾名思义问名就是——批生辰八字定婚嫁 问名是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以及生辰八字。取回庚帖后,卜吉合八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

什么是八字呢?八字就是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时配以天干地支,两字一组,四组共八个字。据五行之说,相生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问八字虽然有迷信的嫌疑,但还是被传承了下来,演变到现在就是会问问性格脾气合不合,有的还会信奉外国的星座直说,说白了就是彼此有没有夫妻相。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5)

纳吉——就是男女双方比较满意,同意男方求娶女方。

纳吉是将合婚得吉的结果通知对方。这一礼俗唐代叫“报婚书”,近代又称“换帖”,即现代意义的“订婚”。纳吉时,男方要备礼到女家,双方互换婚书,表示婚约达成。旧时男方备礼用雁,到了近代逐渐演变为如耳坠、戒指、银帽等饰物。纳吉之后男女双方就算定下了婚事,至此,女孩子就是“有人家了”,一直到现在山东的一些地方还有纳吉的风俗在。

纳征——就是带上比较贵重的礼物到女方家下彩礼。纳征亦称下彩礼、下财、下礼、过礼、过彩礼、放定、下定、行大盘、行聘、行聘礼等。即完婚前男家向女家送彩礼。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6)

在古代行聘礼时,男家备礼书,置于红漆木盘上,排队手捧肩挑礼品,伴以鼓乐送至女家,女家协助将礼品摆开,供女家亲友邻人观赏过目。女方收下,下彩礼毕,婚约正式成立,

古代下聘礼是hu8i量力而行,根据自家的经济条件而定聘礼的多少,可是演变到现在完全变了性质,有的地方的彩礼钱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很多情侣因为彩礼钱而被迫分手,这是一个不好的社会现象,真的应该强制废除高彩礼的恶劣风俗。

送完礼应该请期了——也选择良辰吉日 请期又称看日子、送娶牌、下婆帖,旧时只是男方查定迎娶日期,同女方商议。其程序是先请算命先生卜得吉日,再将日期及迎娶事项写成帖,请媒人送至女方家中征求意见,故称“请期”。一般要卜得两个吉日,一个在上半月,一个在下半月,然后经女方筛选,将选定的日子确定为结婚的日子。

你不要以为确定日子就可以娶新娘子回家了,在迎亲之前还要送一次礼呢,那就是要进行迎亲“过礼”仪式。过礼多在上午进行。礼品数量不限,但必为双数。必备礼品为活鹅一对,大雁;酒一坛;衣服、首饰、衣料;喜饼,为大盒酥皮点心;喜果、干鲜各四盘,多为枣、栗子、花生、桂圆,取吉祥寓意;茶叶,取“三茶六礼”之意。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7)

最后一道礼就是亲迎,也就是迎娶新娘过门。

亲迎就是娶新娘的仪式,俗称娶媳妇,它是婚嫁礼仪的中心环节,汉族地区大致有迎亲、祭拜天地、行合卺礼、入洞房等多道程序,古人心中礼节,所以程序多一些。

新娘出嫁时穿凤衣凤冠,就是绣有凤龙图案和彩饰的衣冠,象征吉祥富贵,为古代贵族所独有,后不分贵贱,一切准备就绪后,男家鸣炮奏乐,发轿迎亲。媒人先导,接着是新郎、伴娘、花轿、乐队、礼盒队。女家在花轿来之前,要准备好喜筵。当花轿到达女方家时,就鸣炮奏乐来相迎。

迎亲队伍进入女家堂屋后,花轿落地新郎叩拜岳父岳母,并呈上以其父名义写好的大红迎亲简帖。接着是女家动乐开筵。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三是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至此结束。

这就是古人的六礼的结婚习俗,古人讲究嫡庶尊卑,结婚时也只有嫡妻才可以三媒六礼下聘娶进门,迎娶这天丈夫家的正门要打开,迎娶新娘。而作为妾的女子没有任何的地位,做妾的大多是被迫无奈或者因生活不能维持而卖入男方做妾的。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8)

跛脚猫有话说。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婚嫁风俗多以男子的利益为主,女子只是为了嫁到男方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而已,没有地位不被尊重,一旦做错事甚至会被休掉,被休回到娘家的女子更没有生存尊严,有的甚至选择自杀,能够再次结婚的少之又少,不知道多少女子是在这样的吃人的婚俗制度下。

现代社会下婚姻风俗摒弃了糟粕,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今天的人性化的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甚至于离婚自由,这对于婚姻中的男女来说都是幸福的幸运的,也只有在这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新时代才有你我这样的新婚姻风俗下的幸福生活,珍惜吧!朋友们!

我是跛脚猫,感谢阅读,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婚姻观,婚姻中的好风俗。

古人结婚需要做什么 那些有趣的古人结婚民俗传承到今天的意义(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