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 | 作者
朴素的树 | 编辑
Jessica、雪云 | 策划
《女心理师》(已获授权)| 图源
杨紫主演的新剧,你看了吗?
《女心理师》。
毕淑敏同名作品改编,是一部专门以心理咨询为题材的都市疗愈剧。
一开播,全网爆红。
自然也引来了不少争议。
昨天就有个热搜挺触动我的,有个豆瓣网友分享说,自己的妈妈看了《女心理师》后,和她道歉了。
一部并不主流的心理咨询题材剧,竟然可以让中国父母和孩子说对不起,可见这部剧对心理咨询有一定的普及意义。
刚好,前几天壹心理和杨紫聊了聊,《女心理师》背后的故事。
她说,拍完这部戏最大的感受就是,无论播得好与坏,最重要的是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有心理咨询这个题材,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能够让大家在遇到心理问题时,不再羞于去面对,主动寻求帮助,我觉得这部戏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注:以下内容有轻度剧透。)
看心理咨询=心里有病?
你觉得,人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去看心理咨询?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只有“精神不正常”“心理有病”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他们觉得这很羞耻。
其实,这是对心理咨询很大的误解。
在杨紫看来,不只是羞耻感,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觉得有心理问题“根本不是个事儿”。
“不要那么矫情嘛,有什么可难受的,你一个大男人,明天就好了。”
杨紫希望,“如果有一天你的家人或者你的朋友告诉你,他心情很不好的时候,你身为朋友,更加要意识到,他可能出现问题了,需要帮助。”
其实只要你心里有不舒服的感觉,都可以去看心理咨询。
这恰恰是让自己心理更健康、生活更美好的一种方式。
就像在《女心理师》新播出的一个案例里,小莫是一个办公室里的“老好人”,完全不懂拒绝。
上班帮同事买咖啡奶茶,下班加班帮同事做他们完不成的工作。
他以为这样忍气吞声,就可以让大家喜欢自己。
至少,不要被讨厌吧。
直到有一次,同事聚餐邀请了他。
他好开心,甚至专门去做了个发型。
但当他去到约定地点,却发现一个同事都不在。
原来他们临时换了餐厅,却没有一个人告诉他。
他想不懂: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让他们这么这么讨厌我?”
但是第二天上班,他还是给每个人都买了奶茶,下班路上同事求帮忙做PPT,他也没办法说不。
于是,他找到了杨紫饰演的心理咨询师贺顿做心理咨询。
他并没有什么心理疾病,只是在人际关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靠自己无法解决,所以想通过专业的力量帮助自己。
可见,看心理咨询,真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人,绝大部分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
他们只是想要探索自己的内心,认识自己,并接纳自己,让自己更舒服地存活在这个世界。
就像你感冒了要去看医生一样,当你遇到压力大、情绪不好、婚姻不幸福、亲子关系矛盾等等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的时候,都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帮助自己。
杨紫小时候觉得,心理咨询离自己很遥远。
她和很多人一样,因为受到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对心理咨询有误解,不知道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只觉得特别“神幻”。
“就是一个响指,一个钟表,来访者就晕了,晕了以后就治好了。”
直到这两年她才了解到,心理咨询是一个可以用专业帮助人们疏解压力的方法。
它并不“神幻”。
心理咨询,
让你看见“另一种可能性”
看心理咨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曾经看过一个比喻说:
“如果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秘密花园,那么心理咨询就像是一段在其中探索和发现的旅程。
咨询师是向导、陪伴者,有时也可能是长途跋涉时的一根手杖。
在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你面对熟悉的风景,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
就像刚才说到的不懂拒绝同事的小莫。
在咨询室里,贺顿问他,如果拒绝了同事的要求,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他会生气”
-“生气之后会怎么样呢?”
-“孤立我,排斥我。”
-“这对你来说,是非常严重的事情?”
-“可能他会觉得我是一个很不好的人,会觉得我很不好相处;觉得我只在乎自己,而不在乎别人的感受;觉得我是一个很坏的人……”
在贺顿的引导下,他发现拒绝别人这件事,他设想的都是糟糕的结果。
因为拒绝可能会引起很大的矛盾。
而他,很害怕面对矛盾冲突。
贺顿发现,他总是习惯把别人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上。
“你很怕让别人不高兴,你怕跟别人产生冲突。所以为了避免产生冲突,你会尽力地迎合别人。
久而久之,让别人喜欢你,无意识地成为了你人生当中最重要的目标。”
小莫突然意识到,的确是这样。
哪怕他根本不想去做的事情,但还是答应了别人。
但每次答应完,他都会后悔。
贺顿指出:你有没有想过,凡事都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如果你拒绝了,可能你也会被同事理解呢?
正是因为小莫总是觉得,只要拒绝别人,就会引起矛盾,所以他从不拒绝,第一时间选择忽略自己的内心想法。
所以,他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别的可能性。
因此,贺顿鼓励小莫试着去拒绝别人,看看别人的反应是不是和自己想象的一样。
这对于小莫来说,很难。
但贺顿带着他做了情境实验,一起模拟回到过去那些他无法拒绝别人的情境,鼓励他说出了自己内心想拒绝的话。
他发现,原来拒绝别人可以那么爽。
并且贺顿告诉他:
“我们做这个实验,并不是为了证明你之前的想法有多么的不对,但是希望你可以把一切的问题带到咨询室,我们一起讨论。
无论多难,我都有信心和你一起跨过去。”
在咨询室里,小莫第一次感受到了被完全的尊重、理解和接纳。
他可以放心地尝试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一点点交出受伤的自己。
他开始看见,并且有力量,在生活中尝试去争取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
我想,这就是心理咨询对每一个普通人的意义。
人,一定要有自救的意识
那做了心理咨询,是不是可以马上好起来?
是不是和心理咨询师聊聊天,就会提供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当然不是。
心理咨询是一个心理咨询师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咨询有没有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来访者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
这就是杨紫认为的:来访者首先要有自救的意识,咨询师才能帮到TA。
《女心理师》里我印象很深的一个案例,是一个叫蒋静的女孩子。
她刚出场的时候,活得像一个“双面人”。
在妈妈面前,她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女儿,30岁了还对妈妈言听计从,爱弹钢琴,穿白色连衣裙,剪齐刘海,梳高马尾,出门跟妈妈报备。
离开妈妈的视线,她就马上变成叛逆的另一面,穿背心短裤,去酒吧打妈妈最讨厌的架子鼓。
她还有神经性贪食症,总是控制不住地暴饮暴食,吃多了又怕胖,开始抠吐。
她对妈妈叛逆的一面,正是她想“自救”的挣扎。
只是凭她自己的力量,做不到。
贺顿在咨询中发现,蒋静的暴饮暴食和抠吐,都是因为妈妈高压控制式教育造成的压抑。
在妈妈要求下,她5岁开始弹钢琴,每天10小时以上,甚至会弹到满手都是血。
她的日记,被妈妈当着亲戚的面拿出来羞辱。
即便这样,她还是按照妈妈的要求,长成了让妈妈骄傲的孩子。
因为她知道,妈妈是由于被爸爸抛弃,把她当成了生活的全部。
她永远记得,自己是如何被妈妈的爱“驯服”的。
小时候她练琴,妈妈就站在她旁边盯着,练好了才能吃饭。
她弹错一次,妈妈一边骂她,一边打她。
直到蒋静发怒,求妈妈别说了。
事后,妈妈会抱住她。
喂她吃饭,给她绑头发,哭着说:
“妈妈是为你好。
妈妈不是那么狠心的人。
妈妈就是希望你好。
希望你将来有出息……”
这就是很多中国家长的惯用伎俩:打你一巴掌,再给你一颗糖。
于是蒋静每次愤怒之后,都觉得自己不该这样,又跟妈妈道歉。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蒋静对妈妈的爱很分裂。
既爱,又恨。
既抗拒妈妈的教育方式,但潜意识里又渴望得到妈妈的评价和认可。
一方面,她觉得自己在妈妈的控制下,自己的生活烂透了。
另一方面,她变成了妈妈情绪上的照料者和养育者。
正如贺顿指出的,
“你非常在意你的母亲,你希望她过得好,只是你希望她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你。”
现实中很多父母都把对孩子的爱变成了一种伤害。
在杨紫看来,“其实就是因为太爱太在乎了,爱的方式错了,就变成了极端。这和沟通,还有成长环境,包括母亲的成长环境都是至关重要的,我觉得应该是母女一起去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
而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给自己造成了伤害,该怎么和自己和解呢?
杨紫认为,首先他自己要意识到这一点:
“他自己要往前迈一步,比如说我受到伤害,我想去改变,这样他才能去自救,心理咨询师才可以帮助他。
但如果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其实心理咨询师再怎么干预也是没有用的。”
“我只是给来访者打了一束光”
在一次争吵中,蒋静的手机被妈妈没收,把她锁在房间里。
想轻生的蒋静被贺顿救回来后,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出了心里话。
“我根本不想拿什么一等奖,我根本就不喜欢弹钢琴。”
“我今年三十了,我再也不想活成你想让我成为的样子”
她不是想改善和妈妈的关系,她是想和妈妈好好地“告别”。
告别过去30年支离破碎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没有目标,我也没有梦想。
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我以为自己喜欢烫个头发,穿个吊带,
其实我只是想要自由”。
她也希望,妈妈可以有自己的新生活,不要再把自己困在被丈夫抛弃的创伤里。
贺顿对蒋静的咨询还未结束,不管最终她和妈妈的关系发展如何,对她来说这都是一次精神上的蜕变和成长。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想起剧中贺顿曾讲过一句台词。
她说,她只是站在门口,帮来访者打出了一道光,阳光进来了,爱你的人就进来了。
杨紫解释道:
“其实这也是想表达,是来访者他自己非常强的意志力,推着自己走出来,贺顿只是在旁边帮助TA、辅助TA而已”。
杨紫身边也有一些朋友面临着心理上的困惑。
“但是有一个前提是,他们身边都有很多爱他们的家人,会陪伴他们,让他们会觉得不孤单,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当他感受到这份爱的时候,他自己也会鼓励自己说,一定要走出来。”
每个心中有裂痕的人,都是内心很坚韧的人。
因为即便有裂缝,他们都没有让自己完全破碎,还在尝试去看到外面的光,去看到别人的爱。
写在最后
杨紫告诉我们,她最喜欢贺顿身上的特质,是坚强、坚定,还有一种温暖的力量。
贺顿之所以选择成为心理咨询师,是为了她弟弟。
因为她弟弟小时候说过,想发明一种让全世界吃了可以开心的药。
所以当她弟弟去世以后,她整个人生就变了。
立志要用心理咨询给来访者带来治愈。
拍完这部戏,杨紫觉得挺痛苦的。
痛苦的同时,又觉得很温暖。
痛苦是因为她有大量的专业台词要说,必须每个字都准确,才能确保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性。
更是因为拍摄时每天看着来访者在自己面前,一会哭,一会笑,听着他们的经历,她也会觉得很痛苦。
“我觉得心理咨询师很不容易,他们的工作是要每天面对不同的人,像一个情绪垃圾桶在承载着一切。
他们还必须保持理性,因为这是他们职业,他们要去开导,并用自己的专业方式,使来访者变得越来越好。
但是到最后,我看到我治愈了来访者,他们冲我微笑,我感觉真的是有一种我帮助了其他人,真的是心灵上的一种开心,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棒的事情。”
而杨紫压力大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她都会选择释放出来。
“比如说你想哭你就哭,就不用憋着,或者你去跟朋友倾诉,你甚至不需要TA回答什么,你只需要找一个人说说话就行。”
如果身边没有这样能理解自己的人呢?
杨紫想告诉大家:
“当你身边的人都不再理解你的时候,你只能选择自救,去寻求心理咨询师,让他们来帮助你。”
愿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光。
也愿你孤独无助的时候,能允许外界的光,照进你的生命。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