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2)

上海推广垃圾分类,四大类垃圾是湿垃圾、干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其中一直伴随人类有情有义有始有终的,只有湿垃圾。而其他垃圾,出现只是近两三百年甚至几十年的事情。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3)

在湿垃圾中,饼干是最年轻的成员之一。早在公元前4000年的古埃及墓葬中,就已发现了面粉和水混合而成的饼干雏形。公元7世纪,波斯制糖技术的诞生,给简单的饼干添加了甜味。随着伊斯兰教对西班牙的征服,这种味道甜美又可以饱腹的甜食传到了欧洲。到14世纪,从皇室的厨房到平民居住的大街,都能闻到饼干的香味。

但现代饼干业真正崛起,是因为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欧洲航海家开始了对全世界海洋的探寻。海上不比陆上,以往的主食面包虽然松软可口,但含水分太多,在炎热潮湿的海上尤其容易腐坏,不适合作为远航的储备粮。而无酵母的面粉和着牛奶烤制的饼干,因为水分少易保存,逐渐成为航海时的最佳干粮。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4)

从此饼干不仅受旅行者的青睐,还成为了军队的战备物资,压缩饼干至今仍是战时体积、重量与所提供热量的最优选择之一——除了口感。

没有大航海时代的来临,饼干未必会成为如今铺天盖地的世界食品,泛滥到成为湿垃圾中的光荣一员。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5)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但一次性筷子却是日本人的杰作。

四百年前的江户时代,奈良的吉野地区生长着大量的杉树、柏树,是建材和木桶的主要产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出于物尽其用的考虑,日本人将其做成了一次性筷子,写作“割り箸(waribashi)”。

上世纪20年代之后,一次性筷子开始机器化生产,然后日本商人把这项东西普及到了中国。如今全球每年要消耗800亿双一次性筷子,中国大陆和日本分别占了450亿双和250亿双。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6)

日本虽是一次性筷子的发明地,但很早以前就严禁砍伐自己的森林,所用的一次性筷子96%都来自中国。因为森林资源的捉襟见肘,一次性筷子也从木制转成了竹制,因为竹子的再生比树木要快得多。

而在没有纸巾之前,人们是使用手帕的。自从人类发明纸以来,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7)卫生纸的存在不过短短一百余年。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8)

1890年,美国的Scott纸业推出了今天看到的成卷的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9)卫生纸,当时是作为医疗设备在药店中出售的。1907年,美国费城爆发了流感,很多学生因为在学校使用同一块毛巾擦鼻涕而导致交叉感染。于是Arthur Scott说服教师使用他发明的一次性纸巾来取代毛巾,并为此申请了专利。1931年,厨房纸巾的出现开始取代使用了千百年的抹布。

如今的现代生活中,纸巾从大雅之堂的无处不在、到垃圾桶也是无处不在,速度越来越快。在方便清洁的同时,也意味着大量木材资源的消耗。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0)

在被归为有害垃圾之前,物件存在的原因往往都是因为有益。

1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同时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人类的第一块电池由此诞生。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2)1887年,英国人赫勒森发明了最早的干电池,相对于液体电池而言更容易携带使用。1896年,美国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干电池,一直延续至今。

但人类为电池的发明而高兴时,却没有想到电池对环境带来的污染。电池中含有的镉、铅、锌、汞等重金属有害物质,不能被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相当程度的损害。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3)

一节5号废电池就可以荒废一平米的土地,或是数十立方米的水。被填埋处理的废电池,金属外壳在一个月之内就会被腐蚀穿孔,有害物质由此进入土壤、地下水和大气,再通过空气和食物回到人体内。

在电出现之前,太阳下山之后的照明是煤气灯,而灯泡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4)1854年,德国人亨利·戈培尔发明的碳化竹丝白炽灯已经可以持续照明400小时,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的白炽灯。后来的爱迪生虽然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灯丝材料,其制造的灯泡可照明1200小时,但并不被认为是灯泡的发明者,也没有取得相应的专利权。1906年,通用电气使用钨丝来制造灯泡,从此延续至今。

爱迪生真正的贡献是通过建立发电机和发电系统、真正把电灯商业化的人,是他和他的团队,让千家万户的普通家庭用上了电灯。而恰恰也是爱迪生,发明了史上的第一把电椅,用于处死犯人。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5)

跟废电池一样,废弃灯泡的危害也在于其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但环境遭遇的最大挑战,来自于电力本身。因为要照明取暖和驱动电视空调,大量煤炭用于火力发电、江河上建起众多水电站用于水力发电、反应堆建起用于核能发电。

所以大气污染、生态系统被破坏和切尔诺贝利事故,都是人类用电需要付出的代价。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6)

在镜子价值连城之时,很难有人想到有朝一日它会在垃圾分类中出现。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7)1507年,威尼斯的达尔卡罗兄弟将水银涂在锡箔玻璃上,成功地发明出现代意义上的玻璃镜。这种镜子的出现轰动全欧,王公贵族都以拥有一面威尼斯镜子为荣。1600年法王亨利四世大婚,威尼斯国王送的礼物就是一面只有书本大小的镜子,价值15万金法郎。为了垄断制镜业,威尼斯法律规定泄露工艺流程者处死刑,并将制镜工厂全都搬到孤岛上派军队看守。

尽管如此,法国最终还是通过收买工匠而掌握了制镜的秘密,于1672年成功制成第一面法国镜子。路易十四为了庆祝胜利,在凡尔赛宫建造了由17面落地镜组成的镜厅。而在工艺流程大白于世之后,镜子的身价随着大规模生产一落千丈,终于从王公贵族的顶级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家中的可回收垃圾。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8)

跟镜子相比,玻璃瓶的历史更为久远也更为廉价。公元前两千年,古埃及已经有用玻璃作器皿的记载。而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19)1827年发明的玻璃压印机,开启了大规模生产廉价玻璃用具的时代。1899年,诞生仅仅13年的可口可乐开始以直筒玻璃瓶包装开售,而在此前它是由汽水机调制而成装在纸杯里售卖的。玻璃瓶的使用,是可口可乐真正征服全世界的开始。

但除了酒类之外,原来用玻璃瓶装的各种饮料,如今已基本被塑料瓶取代。1902年,奥地利人舒施尼发明了第一个塑料袋。一开始,塑料的原料主要来自煤炭,是二战的爆发导致大量坦克飞机军舰被制造出来,连带使全球的石油化学工业飞速跃进。随着石化产品的不断更新,塑料也普及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1947年,塑料瓶开始首次被工业生产。而在1960年之后,因为成本低廉、使用便利而成为最普遍使用的液体容器。如今全世界每分钟会消费掉100万个饮料瓶,而每年光是被直接扔进海里的塑料垃圾就有800万吨。而塑料袋,也被欧洲环保组织评为二十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20)

而金属易拉罐,甚至比塑料瓶更早进入日常生活。1959年,美国俄亥俄州的工程师弗雷兹发明了易拉罐,很快得到普遍应用。二十年之后,欧美市场几乎全都采用易拉罐来作为啤酒和碳酸饮料的包装。

但因为追求轻便,易拉罐多为铝制,而铝被人体食用后将永远沉积、几乎不能排出体外,引起老年性痴呆和贫血等多种疾病。一个被丢弃在垃圾场的铝罐,一百年都不会被降解。跟玻璃瓶、塑料瓶一样,易拉罐也注定成为一种“用后即弃”的包装。

……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使用聪明才智制造越来越多新发明的同时,也在把它们越来越迅速地变成垃圾。资源廉价、予取予求和挥霍无度,成为商业消费社会诞生以来,垃圾越来越充当时代标志的原因。人类迎来了人口爆炸,也迎来了垃圾的爆炸,而这一切最终的代价,是人类对地球资源竭泽而渔式的攫取。

从森林到煤炭、从石油到金属,原材料变成消费品,又跟着很快变成垃圾。在现代社会中,零垃圾生活几乎意味着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当今世界,人均生产垃圾最高的国家是美国,每个美国人每年制造将近一吨垃圾,是中国的4倍多。而无论如何按地域计算,垃圾都是整个地球的负担。

垃圾的产生及分类(在分类垃圾之前)(21)

垃圾来自于人类无止境的欲望,这种欲望造就文明的同时也造就了垃圾。资源有限、环境能承受的压力有限,而欲望是无限的。只要学不会节制,垃圾就注定有增无减,最后的结局不过就是看是人类先变成垃圾、还是地球先变成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