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

相信不少读者都注意到最近的一则热门新闻——因为禁止游客携带食物和水进入游乐园且要翻包检查,上海迪士尼乐园被华东政法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告上了法庭

一时间,上海迪士尼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

在争论声中,“霸王条款”这个字眼戳中了老艺术家的心。我去过世界上不少的游乐园,也经历过不少类似事件。

但相比起冲动站队,我还是更倾向于在舆论热潮冷静下来后,厘清事情的真伪,然后思考是否有对于这类旅游冲突的解决方案

在充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老艺术家有了以下两点困惑:游乐园里的规定,真的是“霸王条款”吗?到底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能缓解游乐园和游客之间的利益冲突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3)

△上海迪士尼/La Jolla Mom

去了趟上海迪士尼,

我从梦幻回到了现实

这次的新闻事件也让老艺术家想起了自己去上海迪士尼游玩的经历。原本,我一直梦想着能在烟火璀璨的迪士尼,一圆自己的少女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4)公主梦。

没想到,现实中上海迪士尼高得吓人的餐饮价格和令人恼火的翻包安检,让我只想报名参加迪士尼后妈茶话会,吐槽这个所谓美好的童话世界。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5)

难以置信,平时既惜时又抠门的我,竟然在这趟迪士尼之旅里,花了足足一个小时排队到安检口,然后毫无尊严地看着工作人员粗鲁地翻找着自己的背包

随后,又迫不得已花了一百大洋吃了一顿难以下咽的乐园套餐,喝了一杯“天价饮品”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6)

△上海迪士尼的一份“食栈鱼柳和薯条”售价75元/honorablerat

并不止老艺术家有过这样不愉快的体验

有深度洁癖的游客反映,工作人员翻包就翻包了,但“手上没戴手套,手汗黏糊糊的,害得我把他摸过的东西全擦了一遍”。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7)

△“徒手翻包”的工作人员/UPI

“身缠万贯”的游客表示很无奈:“翻包不就把我满包的钱暴露了?有钱人的属性想藏都藏不住……”

还可能需要与自己心爱的杯子上演难舍难分的剧情: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8)

△来源:知乎截图

值得深思的是,在全世界六个迪士尼乐园中,并不只有上海一家对游客进行翻包。但为什么只有上海惹起了众怒?老艺术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行为,在于态度,更在于它没有给游客以尊严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翻包这件事情本身,是不合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毫无疑问,迪士尼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但这似乎是迪士尼甚至游乐园市场的“行规”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9)

△翻包事件被曝光后,上海迪士尼的翻包现象仍然存在

在香港和东京迪士尼的官网上,确实都有明文规定不允许游客自带食物。而根据一些网友的反映,美国境内两个迪士尼以及巴黎迪士尼都有翻包的现象

然而,在这些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的国家,这类行为却一直被没有招致游客的反对。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0)

△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同样应用人工安检/WDW Magic

这与工作人员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上海迪士尼门口的安检处,游客经常会遭受到工作人员的大吼甚至白眼。他们或板着脸或凶神恶煞地搜包。这让不少游客感觉,自己仿佛是个偷东西的贼

而根据人民网记者的调查,东京迪士尼安检人员基本只是象征性地以手触包体外侧以及目测包内物品为主

他们态度友好,不会像赶鸭子一样催促游客,而且对于一些包装完好的小零食和饮料,并不会要求游客丢弃。其他几间迪士尼与东京迪士尼的操作基本相同。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1)

△东京迪士尼的人工安检/sankei

最关键的是,另外这几间迪士尼的工作人员,并不会平白无故对游客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翻包的方式也不会让人觉得粗鲁和被侵犯。

毕竟,在公众场所翻找、展露属于游客隐私的背包,本来就是不正确的行为。如果处理方式不当,惹人反感以致招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试问哪一位花五百多块钱买一张迪士尼门票的游客,能够接受工作人员不将自己当消费者看的恶劣态度?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2)

禁止携带食物,

是游乐园的“霸王条款”吗?

在上海迪士尼翻包事件被曝光后,很多网友都指出,人工翻包这类行为,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保护乐园内的高价餐饮。老艺术家十分能够理解这种想法。

毕竟,在游乐园市场,令游客感到不合理的同类规定其实并不鲜见

比如被不少游客点名批评的长隆集团旗下的长隆欢乐世界、水上乐园和海洋王国三个游乐园。在长隆的安检口,工作人员同样使用翻包的形式检查游客的背包,禁止其携带任何食物和水进入园区。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3)

△长隆景区的安检口

上海迪士尼和长隆有一个共同点——园区内的食物和饮料价格要比市场价高出几倍

上海迪士尼一瓶可乐20元,一根热狗35元,简单的一份套餐则需要80元。长隆欢乐世界吃一份面条需要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4)五六十块,一份普通的饭80以上,一瓶饮料果汁的均价也需要二十多块。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5)

△上海迪士尼的小食售价/Next shark

另一方面,我们熟知的欢乐谷、方特等游乐园,虽然园区内餐饮售价也比市场价高,但远远不及上海迪士尼和长隆的园区价格。

虽然对饮食定价不一,但在游乐园市场,“禁止携带食物入园”的规定似乎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共识”。世界著名游乐园中,不少都在乐园须知里明确说明不允许游客自带食物。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6)

△世界上最大的主题公园连锁品牌——六旗游乐园的官网上,明确禁止游客外带食物入园

在这些游乐园的官网上,均有禁止或限制游客携带食物的文字,明指暗指乐园内的餐饮店已经可以可以满足顾客就餐需求,顾客无需自备食物

如果乐园内的餐饮定价合理,很多游客确实没有自带食物的强烈要求。比如东京迪士尼,一个烤鸡腿售价约30元人民币,一份海鲜披萨也仅售46.9人民币,所有食物的定价都在市场价的合理范围内。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7)

△东京迪士尼的餐饮售价(单位为日元)/tdrexplorer

因此,自带食物的游客寥寥,园内某些餐饮店红火到甚至需要提前预约才有座位。

但像迪士尼这种强制要求禁止携带食物,甚至在园内售卖高价餐饮的行为,是否真的如网友所说,是店大欺客的“霸王条款”呢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8)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19)

△来源:微博截图

其实,在如今舆论平息后,当我们重新理性地看待这件事时,会发现指责上海迪士尼为“霸王条款”的说法有待商榷。

根据《法律读库》的说法,法院在判定“霸王条款”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参考点,是消费者是否有其他的选择,以及市场是否是完善成熟的市场

在游乐园市场,迪士尼和长隆这类商家是品牌商家,但并非垄断商家。它们也已经在官网的乐园须知上明确告知了“禁止携带食物入园”这一注意事项。

这就和某些饭店或餐厅在门口张贴“禁止自带食物、酒水”的规定一样,属于商业领域常见的捆绑销售,暗示消费者在自家地盘消费。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0)

△“谢绝自带酒水”的标志并不鲜见/知乎@Colin Bao

在本质属性上,一个游乐园和一间私营的饭店其实没有区别。游乐园不是景区,不是公共场所,而是有具体产权归属的商家。

如果消费者不愿意接受商家特定的规定,其实完全可以选择其他乐园或者餐厅。游乐园的“霸王条款”,其实具有一定经济学的合理性。

游乐园的前期建设和运营都需要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它的盈利收入包括了门票和餐饮费。如果游乐园的餐饮收入大幅减少,那么它很可能会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或者设置园内其他收费来保障收入。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消费者有权利拒绝游乐园的条款,但游乐园也同样有权利拒绝你入园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1)

△几乎所有游乐园都会在园内配备餐饮店/Universal Studios Hollywood

另一方面,游乐园确实有对自带食物影响园内卫生的顾虑。老艺术曾经去过国内一个允许自带食物的游乐园,一进门就被满地的瓜子壳、果皮和泡面盒包围,让我以为自己误入了某一火车站。

事实上,这个游乐园在建造之初非常吸引年轻人和外地游客。但久而久之,由于卫生问题,它现在更像是供带孙子的大爷大妈们野餐和打牌的人民公园。

由自带食物引发的卫生问题,对一个游乐园的品牌和口碑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2)

△游乐园内被丢弃的垃圾/Theme Park Review

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要用极端的方法,将零食、水这些包装完好的东西通通拒之门外呢?

老艺术家认为,对于上海迪士尼这一个大型品牌游乐园来说,在环保、盈利和游客的需求之中找到一种折中的平衡方法,是它如今迫切需要思考的,也是应该要拥有的经营智慧。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3)

△正如华特·迪士尼在加州迪士尼开业之初所说,游乐园应该是带给游客快乐的地方

要解决上海迪士尼式的矛盾,

其实还有很多方法

游乐园市场,其实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要解决游客的要求和乐园盈利之间的利益冲突,其实也有很多其他合理的解决方式

首先是翻包。为了保证乐园基本的安全,游乐园的确需要检查游客的背包物品。那么,配备安检机会不会是一个好选择呢

一台X光机,对于游乐园来说,其实已经足够了。在人流量更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的地铁和高铁站,同样运用安检机进行安检。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4)

△安检机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duna

安检机的使用,既不需要游客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自己的私人物品,又能保证基本的安全。

而在“允不允许游客携带食物进园”这个问题上,其他的一些游乐园,包括其他几间的迪士尼,其实都有宝贵的经验和解决方式供上海迪士尼和长隆参考。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5)

同样关于“食物”的争论其实也曾在韩国上演过。韩国全国有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6)大大小小200多间游乐园。起初,这些乐园全都不允许游客携带食物进入乐园,导致民怨连连。

2003年,韩国公正交易委员会判定韩国游乐园的这项条款是不公平条款。因此,许多乐园都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和让步。

比如乐天世界,就允许游客携带餐盒入园,但规定他们只能在划定的户外野餐区域食用,不得占用园内餐厅区域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7)

△韩国的乐天世界也是不少韩剧的取景地/Korean Dramaland

相似的规定也适用于丹麦的蒂沃利公园。在蒂沃利公园的官网上,明确标明了游客可以携带食物和非酒精饮料,并鼓励游客尽量在乐园的露天草坪、花园和长椅上享用自己的食物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8)

△中文大意:在蒂沃利,你可以自带食物和不含酒精的饮料。您可以在露天舞台草坪、安徒生大道沿线的花园和我们的长椅上享用。

而在巴黎的迪士尼乐园,也在游乐园停车场和乐园入口之间,专门开辟了一片野餐区域供游客享用自带的食物

如果乐园实在不想游客携带食物入园,其实也可以通过降低园内餐饮价格,舒缓游客抱怨的情绪。

在不少国外的游乐园,以及国内的欢乐谷、方特等游乐园,园内餐饮定价都不是漫天要价。与市场价相当,或者略高于市场价,其实都不会引起游客对在园内消费的抗拒。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29)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30)

△来源:大众点评、知乎截图

像上海迪士尼一样,消费越高,游客想要携带食物入园的心情就越强烈,双方矛盾爆发其实是迟早的事

运营一家游乐园需要商业收益,但更需要顾客的认可和口碑。据新京报报道,今年2月,上海迪士尼还因为售卖过期食品遭到游客的投诉。

也有不少去过的网友反映,迪士尼的餐饮虽然要价很高,但“只有几块不新鲜的肉,味道也很差”。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31)

△新京报记者实地探访上海迪士尼

不顾消费者的意见,继续自己的欺压行为,只会在竞争市场中自断去路,最终将自己淘汰。

要想赢回口碑和消费者的心,上海迪士尼不妨参考其他乐园的做法。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赚钱,既能保证自己的营收额,也能保证游客的隐私以及就餐自由。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32)

但老艺术家本人,还是想给勇于状告上海迪士尼的大学生点赞

在旅游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不公平的事件。比如餐厅宰客、旅行团强迫购物、航空公司差别待遇等等。

当这些侵害了个人权益的事情发生时,我希望有那么一些人敢于发声、敢于反抗,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为只有将这些旅游乱象彻底解决了,热爱旅游的朋友们才能避免再次成为权益受害者,我们也才能继续保持对旅行的热情,更加肆意地出行。

一到游乐场我就被吸引住了(去得起游乐园算什么)(33)

△图/disneyyouth

参考资料:

【1】上海迪士尼禁止自带饮食,不能简单认为是霸王条款 今日话题

【2】国外迪士尼让不让带食品入园? 人民网【3】禁带食品,还翻包检查,大学生状告上海迪士尼 中国新闻周刊【4】除了不让带食物,上海迪士尼还可以翻我的包? 穷游网【5】上海迪士尼的真正问题,其实是搜包 新京报官微【6】迪士尼是否真的“霸王”? 法律读库

【今日投票欢迎留言讨论】

☟☟☟

你对上海迪士尼翻包禁带食物事件有什么看法?

今日作者

三号线的肉饼CC

点击查看九行往期精彩文章

有一种极度舒适,叫泰国冬阴功

5A景区,就是给你的避雷清单

逛完东南亚夜市,我再也不想在国内撸串了

编辑 | 蟹老板

排版 | 三号线的肉饼CC

封面图 | 来源于网络

商务合作请添加:Tortoise_Li

请注明九行 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请勾搭老艺术家 chujanf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