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一首歌曲《生僻字》大火,普通人不用说唱出来,就能把70多个生僻字读出来都很难,解读意思更是想都别想。一首歌曲引起着许多的关注,其中原因不言自明,老祖宗文化底蕴的味道,感染着每一个听到、看到的中国人。下面先来说说老祖宗的汉字。

汉字六级考试,汉语四六级考大火的生僻字(1)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商代的甲骨文。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的例外,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汉字的数量并没有准确数字,大约将近十万个,北京一家公司汉字字库收入有出处汉字91251个,日常所使用的汉字只有几千字。说句通俗的话,会个三千个汉字常用字,这辈子在中国生活基本没问题。

汉字的书写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演变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阶段,至今普遍使用楷书,但仍未完全定型。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字有多种写法,精髓不变,外形一变再变。举例说,汉字的楷书又称正书,或真书,始于东汉。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的名家很多,创造出许多有代表性的字体,如"欧体"(唐·欧阳询)、"虞体"(唐·虞世南)、"颜体"(唐·颜真卿)、"柳体"(唐·柳公权)、"赵体"(宋元·赵孟頫)等。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名家作品流传至今的,无不是天价的。

汉字六级考试,汉语四六级考大火的生僻字(2)

这首《生僻字》中大约有70多个我们生活中不常用的生僻字,是一位大学生用半年时间辛苦创作的。歌曲旋律流畅先不说,仅仅是翻字典找字的这份不容易,就应该获得国人的尊重。

回想起大学时代考英语四六级时,老师说:一般英语水平的学生,考试前努力苦学半年基本就能通过。汉语如果有四六级考试的话,至少规规矩矩先学满15个春秋。别的题不出,就这一首《生僻字》,读对了一半就能过关,国人尚且徘徊在及格和不及格的左右,歪果仁估计名字也不用写,直接颜面而去,都不好意思当面哭泣。

汉字六级考试,汉语四六级考大火的生僻字(3)

魃魈魁鬾魑魅魍魉 wu~又双叒叕 wu~火炎焱燚 wu~水沝淼㵘

上面这段文字,读者们能一次性念出来的没几个吧!大部分人只认识五个“又双火炎水”!当然,老祖宗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国人们还可以看形辩声“蒙”几个!让歪果仁咋办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