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啥把妻子称呼为婆娘?
现代人所谓的老婆称呼和婆娘有关系吗?
“婆娘”这个称谓由来已久,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解释说:“妇女曰‘娘’”,与称呼母亲的“孃”字不是一个意思。
汉朝开始,泛指女性的“娘”和特指母亲的“孃”逐渐被混为一谈。
到了元朝末年,妇女统称为“娘”,儿女称呼母亲为“娘”,稳婆叫“老娘”,女巫为“师娘”,娼妓唤作“花娘”等等。
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统统称呼妻子为“娘子”。
“谓妇女之卑贱者曰‘某娘’,曰‘几娘’,鄙之曰‘婆娘’。”对地位卑贱的女子称呼为“某娘”,如李娘、赵娘等,再差一点的称呼是“几娘”,如五娘、十三娘等等。
最为鄙夷的叫法,就是在“娘”字前面冠以“婆”字——“婆娘”。
可见,“婆娘”最初是含有贬义的。
如《水浒传》第二十回中有一段:“那张三亦是个酒色之徒,这事如何不晓得?因见这婆娘眉来眼去,十分有情,便记在心里。”
现代人觉得把妻子唤作“老婆”,仿佛显得更加亲切。
实际上,“老婆”称呼源自于含有贬义的“婆娘”。
元代戏剧家石君宝在《秋胡戏妻》第四折中有一句:“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
这里的“婆娘”指的就是妻子的意思,这种称呼最早流行在四川。
那时候,丈夫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婆娘”,或“老婆娘”。
元、明、清时期,很多百姓人家为儿子娶媳妇,都喜欢找年龄大一些的。
民间有“女大三,抱金砖”的说法,事实上,以农耕为主的家庭需要劳动力,大一点的媳妇进了门就能操持家务,下地干活。
后来,男子娶了年轻一点的媳妇,就把“娘”字去掉了,简称为“老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