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黄居浦 来源:特立独行的居浦君
家乡珠浦村的拜圆年
家乡拜圆年的这几天是热闹的。
忙碌在外的珠浦人都会提前从四面八方赶来,回到祖辈们世居多年的家乡进行酬神活动。而酬神的对象是“天公”,也就是潮汕人信仰里最高的神祗——玉皇上帝。
酬神这几天,忙碌的人们要将“拜天公”使用的碗筷、酒杯、红盘等清洗一遍。等到酬神的前一夜,将事先准备并烹制好的大公鸡摆到八仙桌上。再依次摆上茶、酒、红丸、斋菜、白糖塔、五果、三牲、帕粿、大吉等祭拜品,待吉时一到,便点上煤油灯,开始上香,祈求一家老小合众平安。而置办这些祭拜品的准备工作一般是 由家里的妇女与未出阁的女儿共同完成的。
吉时一般会选择在凌晨。这夜,你可以听见各家屋里传来《十仙庆寿》的潮剧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
(十仙庆寿)
等到祭拜差不多结束的时候,便开始火化酬神用的精美纸制祭品。只见化纸炉里那旺盛的火苗正激动地跳跃着,映红了大家的面庞,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红红火火…
劈啪啪,劈啪啪… 鞭炮声在夜里陆续响起,划破这宁静而漫长的夜。
鞭炮劈劈啪啪响…一年到头,幸福美满万家。
(满心期待的孩子们)
到了第二天夜里,穿好新衣的孩子们即将出门了,因为又是一年一度的“摆桌席”活动。而今年村里的五个中队分别会摆上什么精美绝伦的祭祀品呢?孩子们总是充满着期待。
什么是"摆桌席"呢?摆桌席就是为了酬谢神明以及表示对神明的崇敬而举行隆重丰盛的拜神宴席。在这一天除了要按照一定次序摆放好菜品外,还要让村里的长辈通过丈量的方式来确定每个菜品的特定位置,不能有半点差错。
(各中队的组织者正在认真摆放贡品)
要摆好一桌桌席并不容易,必须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濠江区的旅游局长杨育挺与当地学者吴燕萍老师专门研究过桌席摆放的顺序,曾在《潮汕岁末谢神恩》一文写道:其摆放顺序分别是茶、 酒、糖、饭。接下来才是素菜、荤菜各108道。上面是素菜,下面是荤菜,中间用一品盆、九珠池隔开,这个缺之不成席。素菜是香菇、木耳、黄花菜、 腐竹、 莲子、百合等八大素菜。为了增添观赏性、体现品种的多样化,还添加了拼盘,摆放一些艺术品,用一些农作物来雕刻吉祥物。荤菜就是燕窝、鱼翅、肝、肚、鱼鳔、丸、五牲(即:鸡、鸭、鹅、鱼、龙虾各二十多只)以及全猪、全羊各一只。六畜猪为首,羊与“祥”谐音,都是象征吉祥、头彩的意思。而猪、羊口中会各含柑及身上点粿红(有大吉、喜庆之意)。
而这样的活动在明清的时候就开始盛行,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了。
(戏棚下的孩子们陆续出现了)
(戏棚下的各种甘货摊)
小孩子们最是热衷于这样的传统习俗活动了。天还没黑,戏棚下早已经站满了小孩子们的身影。我对这"占戏棚"的印象很深刻。乡里的老人们都是老戏迷,每次乡里有活动,请潮剧团来演出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如约而至。这时老人们便会用几块钱"雇"家里的小孩子搬个椅子去"占戏棚",占据一个观赏的绝佳位置。而小孩子们在金钱的"诱惑"下乐此不疲,往往能帮助家里的老人们占得一席之地。等到家里老人们慢悠悠出现的时候,他们便拿着老人的几块钱,飞似的跑到卖棉花糖、各种甘货的小摊贩面前,大快朵颐起来。多么温馨有趣的画面啊!
这时,夜幕也渐渐落下来了。各个门头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大伙们都出门前往珠浦村的五个中队观赏"桌席"来了。
(开始热闹起来了)
珠浦村有五个中队,这时各个中队的组织者都要请技艺高超的艺人们来置办各自片区里的酬神贡品。无论是对纸制祭品的头冠、龙袍等还是桌面祭品,他们都必须要求做到种类不一,精美绝伦,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还要请著名的潮剧团在各自的中队进行演出。因为他们相信用这种盛大的场面来酬谢神明,明年就一定能博得神明的保佑与庇护。
而五个片区还要暗地里较着劲,比比哪个中队的贡品最好看,哪个中队的贡品最多,哪个中队的工艺最好…这就是珠浦村延习多年的传统——"赛桌席",十分有趣。
(家乡的摆桌席)
这时候,街上会有人放烟花。只听见“喷”得一声,烟花像一条条活龙一般,徐徐上升,接着在天空绽放。有时候你可以看见那漫天的烟花像盛开的朵朵鲜花,千姿百态,五彩缤纷。
有的如菊花绽放;有的如彩条飘洒;有的如银屑飞扬......把夜空装点得格外美丽。多么热闹的一夜啊!
(烟花绽放)
白天里,几个调皮的小孩子会在家门口打几个炮仗,用酬神时没被完全引爆的火药来做引子,稀稀疏疏几声炮响,"拜圆年"也将结束了,人们会陆续踏上返程,回归工作岗位。
而春节的脚步也开始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