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平陆运河南宁片区特色运河文化旅游,尽快出台露营行业标准,在城市更新中讲好南宁的历史文化故事……2月12日,南宁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开幕,加快经济全面恢复成为社会共识,如何提升城市品质、打造更美好的南宁城市生活,在今年南宁两会中备受关注。

南宁共创文明城现状 如何建设美丽南宁(1)

南宁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具有推动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条件。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关于幸福产业 推动商文体旅相互融合

商业、文化、体育、旅游是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关联度很高的“幸福产业”。近年来,现代商业、新兴体育与“文化 旅游”的相互融合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产业的新格局,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新经济增长点。

南宁具有推动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良好条件,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还有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等。

为此,民革南宁市委会建议从市级层面统筹规划,推动商业、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南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比如,推进一批标志性文体旅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和改造城市交通,将区内的文体旅产业资源实现直接串联,减少前去旅游和观看体育赛事来回转换的时间,设计景点、文化、消费和体育赛事一条龙的优质交通旅游路线,以点串线整合乡村资源,完善文体旅设施网络体系。南宁市还可以统筹资源,拓展商文体旅融合的路径;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商文体旅复合人才队伍等。

关于平陆运河 开发南宁片区特色旅游

当前,平陆运河建设正在有序推进。该运河起点位于南宁市平塘江口,规划线路全长约135公里,在南宁辖区内约有20公里。

民建南宁市委员会认为,当前南宁市抢抓平陆运河建设机遇,更多放在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上,对加强平陆运河文化品牌建设、推进文旅协同发展方面谋划不足。如,对运河沿岸历史文化资源缺乏整体把握和深层次挖掘整理;运河周边资源未能有效整合,部分个人和企业对文旅资源的运营缺乏地方特色,且小、散、乱等。

为此,民建南宁市委员会建议,结合平陆运河主体工程建设,借鉴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经验,做好南宁片区文化带总体规划。将现有小规模、分散凌乱的景区、街区、农家乐等文旅项目统一整合规划,培育平陆运河南宁段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带。比如,通过梳理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深挖内涵,开发特色专题旅游产品;推出运河文化研学游;根据实际考虑开通面向东盟邻国的邮轮旅游航线等。

关于露营经济 尽快出台露营行业标准

疫情期间,露营经济火热。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上升至2483.2亿元。国内发展露营经济尚有很大空间,露营地是文旅产业的重要细分领域,未来通过“营地 ”的模式,可与更多相关产业生态做有效的连接与融合。

台盟南宁市支部建议多措并举支持露营经济发展,让其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比如科学布局营地建设,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对露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尽快出台露营行业标准,对卫生条件、旅游安全、配套服务、不文明行为等进行规范;鼓励社会团体结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出台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配套措施,并组织实施;支持有条件的营地、企业申报国家级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南宁共创文明城现状 如何建设美丽南宁(2)

2月12日,南宁市天气较好,市民到户外露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台盟南宁市支部还建议露营经济与乡村文化融合,在挖掘南宁市乡村餐饮文化、民族文化的同时,打造乡镇露营特色品牌;还可以搭建露营经济发展平台,汇集并发布南宁周边户外运动设施、线路、赛事活动及露营相关配套服务信息。

关于城市更新 加入“文化 元宇宙”等元素

近年来,南宁市城市更新工作快速推进。目前,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已开街运营,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项目有序进行中。截至2022年11月中旬,南宁市已开工改造城市背街小巷894条。

城市颜值焕然一新的同时,如何提升城市品质和内涵也备受关注。民进南宁市委员会建议,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加强文化叙事规划,讲好南宁故事。比如,对城市更新区域的文化现状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摸底;在城市更新区域建立乡村非遗迁移保护与传承基地;同时,强化叙事主题的统筹规划,让每个更新项目的文化叙事主题既题材各异又相互衔接。

民进南宁市委员会还建议,鼓励用好更新区域内的公共空间,营造广场、口袋公园、巷道、院落、展馆等“小、巧、多、密”的文化魅力节点。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加入“文化 元宇宙”等数字科技元素,让文化“活”起来。

此外,可以依托“水街——三街两巷——中山路”城市更新区域,打造多元功能的CAZ(中央活动区);用好存量公共空间和人气优势,打造一批中小尺度剧场,探索以“小剧场戏剧 ”产业撬动文化娱乐和夜间经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