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那季节那吃货的那些事儿来讲讲安徽

虽说“冬天的徽菜惹人醉”,但严格来说,徽菜只是指的徽州菜。皖中皖北也有独特的美食。

作为东部地区的人口输出大省,安徽的冬季美食怎能错过?由于实在太多,小编整理一下午也未见尽头,因此剩下一半明天再见。

树上的鸟儿一边去,没有啥汤听啥戏啊!

=======================================

今天是冬至,我们就从冬至说起,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

一、吃合肥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面的风俗与节气、气候、农事有关。冬至过后即是数九寒天,每隔九天数作一九。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二、喝老母鸡汤

冬至宣告寒冬的真正来临。除了吃冬至面,喝老母鸡汤也是多少年传下来的习惯,因为中国有冬至进补的习惯,老鸡汤则一直被大家认为营养丰富,不过现在条件好了,老母鸡汤也不再是冬至才能喝上的稀罕东西。但合肥人还是保留着冬至喝老母鸡汤的习惯。

既然说到老母鸡汤,自然要讲讲闻名遐迩的肥西老母鸡汤。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

肥西老母鸡汤

在安徽当地有这样的风俗,无鸡不成席。相传,汉高祖刘邦时期,“肥西老母鸡汤”便作为贡品。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对家乡的这道美味也甚是推崇。“肥西老母鸡汤”因原料好,在烹制时,不需要加入任何辅助材料。其汤鲜肉美,营养价值高。“从肥东到肥西,买了一只老母鸡;拿到河里洗一洗,除了骨头都是皮。”肥西老母鸡本就是安徽当地有名的土鸡品种。因其常年在农村山头散养,以谷物、昆虫为食,区别于市场上的白羽鸡,被当地人称为“土鸡”,其鸡肉无污染,且肉质鲜美。而制作“肥西老母鸡汤”的原料土鸡越老越香,犹如成年美酒,经老火炖烂,鸡汤清亮透黄,愈久弥香。据束氏传人老乡鸡创始人束从轩介绍,“肥西老母鸡汤”所用原料的鸡龄不能少于130天。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

三、吃南瓜粑粑(蒸)/南瓜饼(炸)

南瓜粑粑的做法很简单,将南瓜去皮去瓤后洗净切块;再放入锅内,加水少许,煮熟后捣烂成泥状;将南瓜泥内加入葱妻末、精盐、米粉,拌匀;手上沾点水,用右手掌平伸挖一坨南瓜泥,然后左手配合;把南瓜泥捏成手掌大小约3厘米厚的粑粑状,入笼旺火蒸熟……然后压干水分,加入白糖、面粉和匀,成圆饼形粘上面包糠,放入油锅内炸制,待熟呈金黄色即可。

南瓜饼则是南瓜去皮,去心、籽后切成片状,放在笼内蒸熟。然后压干水分,加入白糖、面粉和匀,成圆饼形粘上面包糠,放入油锅内炸制,待熟呈金黄色即可。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

四、吃南瓜糊

将老南瓜洗净,切块放锅里煮至烂熟,再加以面粉搅拌成糊状,煮沸后即可吃。从医学和营养学角度讲,南瓜糊香甜可口,暖胃热身,价格又便宜,是很适宜的食物。

================================================

话说回来,虽然合肥是安徽的省会,但合肥口味真心代表不了全安徽,冬至里安徽人都是啥,让我们顺着长江淮河挨个走吧。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

糯米成团子

长江南岸有繁昌。

一过冬至,繁昌的农村,家家都开始做糯米团子。要选用新近碾制的糯米和籼米,用竹篾编制的大号筲箕,淘去米中杂质,然后浸泡两天;再用毨子在地上围城一圆圈,圈里面铺一层草木灰、稻壳或其他吸水物质,上面再铺一床洗干净的床单,旁边架一电磨,将泡好的米稍带点水,一勺一勺地喂入磨眼进行碾磨,磨好的米粉流入床单里,草木灰慢慢吸取米粉中的水分,软硬合适时,将所有米粉放入大缸中。

之后,一人将泡好洗干净的蓼叶按规定长宽一排一排地铺在案板上,另一人将缸里的米粉捏成大小一致的粉团,其余三、四个人将粉团搓成双圆锥形,放在蓼叶上,每排蓼叶上只放七个团子,每屉蒸笼里放七排,寓意有的“吃”,一屉四十九个,一笼六屉,寓意“万事一顺”。一笼团子大约蒸一小时左右,刚出笼的团子称为“毛团子”,蒸熟的团子冷却变硬后,撕去蓼叶,放在大缸里用冷水浸泡,想吃时捞出,烧热即可吃。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

藕糖全手工

丫山藕糖,历史悠久,早在我国宋代就开始熬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每年的冬至一过,丫山便是加工藕糖的繁忙季节。藕糖,采用上等大米,而尤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熬制而成,并以麦芽、桂花等为配料。加工过程需要经过九拽十八拉形成支支七十二孔,待稍稍冷却后再下蒸锅熏蒸软化,最后再用纯白脱壳熟芝麻拌和,整个加工过程全系手工操作。

在吃法上,丫山藕糖也特有讲究,吃时需要把藕糖含在嘴里,慢慢吹出三口热气,然后再轻轻咬嚼。如若不然,贪吃心切,则会弄得满嘴都是糖屑,很是尴尬。

藕糖的“藕”字因与“偶”字谐音,于是,人们便赋予了许多新奇的含义。送给年老人则有敬祝身体健康、永不孤独之意;送给年轻人则有祝愿喜气盈门、情结连理之意;送给要好朋友则有希望互相往来、增进友谊之意等等。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7)

麻油炸鸡蛋

六安舒城,每到冬至,家家户户都要吃油炸的食品。

各种东西都能炸,一般用菜油或芝麻油。像红薯片、老豆腐(要用盐稍微腌制下)、小麦饼、南瓜饼,馒头片等等,其中每家必吃的就是麻油炸鸡蛋。

说是炸,其实是用少点的油煎出来,鸡蛋呢,可煎成碎的,也可像荷包蛋一样煎成整个儿的。煎完后,那鸡蛋金黄金黄的,再用红糖拌一拌,趁热吃。

因为说这东西补身体,所以大人们一般都会让小孩子吃完鸡蛋还要把碗里剩下的麻油喝掉。

========================================================

安徽地处江淮地区,不只有冬至面,自然还有江南的冬至团。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8)

北方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南方吃汤圆,“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

说完冬至,咱从皖南到皖北挨个来说,一边边走,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9)

宁国笋干/绩溪燕笋干/“璜尖香笋干”

冬天里正是吃笋干的时候,宣城宁国笋干必须要说一说。

宁国笋干:主产宁国、绩溪及歙县,以宁国所产的产量、质量居全省之冠。色泽青绿黄亮,香气清馥,滋味鲜嫩。有肉头肥厚呈绿色的咸绿笋;粗壮柔软的明挺;形体细长的小挺、秃挺;以笋的嫩尖精制,身份干燥,色泽清翠,味道鲜美的焙熄等。其中焙熄为笋干中的珍品。

“璜尖香”笋干采用产自璜尖800米以上高山之上的毛竹鲜笋经过蒸煮、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因璜尖自然条件优越,所产鲜笋肉厚、味微甜,口感佳,加工后的笋干晶莹透亮,口感绝佳,是居家食用、馈赠亲友的佳品。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0)

苏岭山药

俗话说,冬季吃山药胜过吃补药,宣城的苏岭山药自然也是冬季进补的上品。该山药肉质紧密白嫩、细腻香甜,汤色清而不混,其食用品质较佳。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1)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2)

广德毛腿鸡

鸡肉是冬天里进补的好食材,广德毛腿鸡是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的特产。“广德毛腿鸡” 系该县山区老品种,因腿脚间长有一撮毛,俗称“毛腿”。明、清期间曾为御用贡品。广德毛腿鸡 因其活动量大,肉质不油腻,更营养健康,深受上海、南京等地消费者的喜爱。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3)

胡适一品锅

胡适一品锅又称“绩溪一品锅”“团圆锅”“一品锅”。当年徽商兴旺时期,一年四季男人大都外出经商,只有适逢过年才能回家一趟,家人为了表达思恋,团圆之情,但又考虑冬季寒冷,于是精心制作了由很多原料,一层层围叠起来组成一锅,以此庆祝合家团聚,祝愿来年经商红红火火。明国时期,胡适先生出任美国大使之至,每年过年先生就用家乡的“一品锅“来招待使馆的工作人员。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一品锅”改为“胡适一品锅”。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4)

泾县炖鸽

泾县是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不仅风景著名,其特产山珍野味也令人垂涎。炖鸽这道名成菜。山药滋阴补肾,鸽肉强身健体,被当地百姓视为滋补延年的佳品。此菜汤清味鲜,鸽肉酥烂,山药软糯,是徽菜中的传统名肴。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5)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6)

徽州毛豆腐/虎皮毛豆腐

徽州的传统风味小吃,《舌尖上的中国》里也曾对其做过介绍。用来霉制毛豆腐的老豆腐,要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溢,因茸毛经煎炕后呈虎皮条纹而得名。徽州毛豆腐四季皆宣,摊主肩挑一副豆腐担,一头是干柴和平底锅,一头是毛豆腐、香油和辣椒糊,油煎起来,平锅上那热烘烘、香喷喷、作响的毛豆腐令人胃口大开。在摊点上吃毛豆腐也很特别,不用碗,就着平底锅用筷子吃,风味异常。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7)

绩溪十碗八

前面说一品锅,再给小伙伴们介绍一下“十碗八”,这个菜必须是战斗力极强的吃货才能hold住。“十碗八”是流行于绩溪县岭南登源一带的民间宴席,是一种民间套菜,一般只在婚寿吉庆之日操办。它由十只冷碟、八道大菜组成,冷碟有小排骨、卤猪肝、卤舌条、桂花肉、干笋丝、腌蕨菜、瓜子、花生。绩溪岭南方言中的“瓜”与“加”、“生”与“孙”同音,寓意“加子加孙,福泽绵长”。普通的十道大菜有“石耳炖鸡、时蔬粉丝、鄣笋猪蹄、枣耳甜羹、红焖块肉(外加发包)、虾米煨炀、三丁焖粉、萝卜杂烩、清汤肉圆、红烧全鱼。这套菜的特点是用料普通,烧制方便,朴素实惠,菜的原料皆产于岭南当地。岭南“十碗八”有荤有素,有咸有甜,有菜品、有主食,而且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淀粉齐备。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8)

徽州火腿

在绩溪传统过年习俗里,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杀年猪。顾名思义,杀的猪肉是为过年准备的。每到农历11、12月份,绩溪的乡村里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杀猪声,这种声音一直要持续到除夕前夜。宰杀的猪肉除了过年用,剩余的猪腿和条肉会被腌制成腊肉,待到来年慢慢食用。自古就有“金华火腿在东阳,东阳火腿在徽州”的老话。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19)

徽州火腿的食用方式很多,可单独清蒸,亦可入菜,像清蒸火腿片、火腿炖冬瓜、火腿蒸豆腐、冬笋煨火腿、火腿炖鳝鱼等,都是不错的菜肴。有了火腿的加入,烹制出来的菜肴更有了一道浓香,回味无穷。童年记忆里,母亲会时不时割下一块拿来炖菜,香浓的味道也成为饭桌上的抢手货。火腿调味也就成了徽菜特色之一,是徽菜文化里一剂非常重要的食用材料。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0)

水阳羊糕

冬天里自然要吃羊肉,宣城水阳的羊糕是一绝。

水阳羊糕要选择优质本地土羊肉,小火煨热羊肉,手撕羊肉和剔骨,加辅料和葱花。

在水阳,饭店酒家大多销售自已加工的羊糕,水阳羊糕要做好就需要与众不同的,有的是制作水阳羊糕是把它切成0.2至0.4公分厚,大小呈5至6公分长,3至4公分宽,表面光滑,晶莹透亮,羊肉、鳜鱼肉、蒜花、猪蹄汁等均匀分布,成块凝结,看起来透明少肉,吃起来满嘴生香,慢咽生津,状如膏脂,用竹筷夹起或用拇指和食指拈起,轻抖不散,富有弹性,状如皮筋,咀嚼辛香,咽食生津,回味无穷。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1)

蝴蝶面

将面皮切成菱形片,入油锅炸发捞起转放入炒锅中,加肉片、冬笋、虾米、火腿、香菇、青菜和肉汤炒焖入味后即成。面皮炸发焖软,爽口不腻。因菱形面皮形似蝴蝶,故名。 徽州风味小吃。炒面采用徽式传统的座杠刀切面,比机器压面味道好,皮质柔润、爽滑、韧性大。配以半瘦肉、熟冬笋、开洋、水发香菇、精盐、味精、酱油、猪油、黄酒、蒜叶等佐料。炒成后,色泽翠黄,金丝缕缕,鲜香扑鼻,柔软润滑。既是宴席上的点心,又能随菜上桌。 黄山民间小吃。米粽全国各地都有,但黄山地区的粽子却独具风味,在包法、形状、内容上都与众不同。以鸡计调精粉,擀成像纸一样的薄片,用铜制模型按压成栩栩如生的一个个蝴蝶,蝴蝶翅膀上缀有碾细的山楂片的星星点点,和 细如发的青梅丝,红、绿、白三色相映,成为一种精致 悦目的工艺品。面汤也有讲究 掐去菜苔尖,用余下的部分榨取汁液,配上火腿、银 鱼、虾米及香菇等等,佐以清澈甘冽的白龙泉水,放 在用糠壳做燃料的文火上面煨,三沸以后滤去火腿 等物,留汤备用。 先热汤,再下面片;起锅前投入少 许菜答尖。一经品尝,面片既爽口,菜苦尖又嫩又脆, 汤汁鲜而不腻,它的色、香、味叫绝。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2)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3)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4)

徽州菜的满汉全席——赛琼碗

赛琼碗是正月十八朝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是绩溪民间每年一次神会活动,也是典型的民间徽菜美食博览会。赛琼碗本是为纪念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汪华所举办的。在活动中,其案桌上除了摆放粗如断柱的大红神烛、壮如牯牛的会猪和清茶、美酒、果点外,更多的是用名贵瓷盘、瓷碗盛装的各种山珍野味和由农家土产精制的、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鸿福无边”、“福寿绵长”的各色美味佳肴。为使自己制作的供品菜肴更加美观、夺目,虔诚的县民们会充分利用冬笋的嫩黄、豆腐的玉白、香菇的灰褐、蕨菜的青紫、辣椒的艳红的粿品的金黄,烹制出多彩的菜肴来,以提高人们对供品的观赏性,同时,也形成了绩民对菜肴的“重色”观念。在规模最大的祀祭活动中,案桌上最多排放24行,每行12盘(碗),总计多达288盘(碗)供献。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5)

黟县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黟县民间的风味特产。在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的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当地人将这种在新年前晾晒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做法: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

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咸中透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辅料,则更加美味。它既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与肉类搭配,或炒或炖,都是美味。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的模样,淋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6)

徽州臭豆腐

俗名“大呆臭”,为王致和于清康熙年间创制,康熙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特地御笔亲书“青方:二字赐王致和,从此名声大振。与浙江绍兴的臭千张、安徽淮南的臭香干呈鼎足三分之势,享誉海内外。徽州大呆臭,表面为灰、兰、黑综合色,内里洁白如玉,闻着臭、吃则异香,独具一番风味,而由于大呆臭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所以这道风味小吃,恐怕只有来黄山的游客才能吃到了。大呆臭在黄山市内很多小吃摊点上均可吃到。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7)

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原产于黄山市休宁县五城镇。其位于率水河(新安江源头)岸边,自古是徽州重镇。五城茶干味咸耐嚼,水分极少,是佐茶佳品,也伴随曾辉煌一时的徽商声名远扬皖浙赣三省。700年间,五城茶干一直秉承百年规则,一选豆,二泡豆,三清洗,四磨浆,五滤浆,六煮浆,七点浆,八成型,九包扎,十压榨,而后杀坯,最后晾置。12道严格工序,传承700多年的制作品质。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8)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29)

千层锅

千层锅是祁门山区的一道美味菜肴。其原料多用农家土菜,一层层码放进一口大铁锅中,大火烩煮得透熟,热气腾腾地连锅端上桌。一般情况下顶上盖的一层是红烧肉片,硕大肥实,油而不腻,周围是排列整齐的肉圆,往下有油炸的豆腐、风干的野味、鲜嫩的竹笋、多样的山菜,通常最下端是干菜拌米粉,油足味厚。吃一层,露一层,每层都不同样,每层都有自己的风味,既新奇又有味,而且料多份足,既是一道菜,也可当饭吃。

据说这道菜的来历与曾国藩有关,当年,曾国藩率湘军驻祁时,时常行军,有时驻扎在荒郊野外,便因陋就简,在堤畔上挖一排灶,架一溜锅,有什么原料都拿来一锅烩,创造出这种即省工省料又独具风味的名菜。后来这道菜传到安凌一带民间,久而久之,叫出“千层锅”的名头来。无论逢年过节、还是结婚做屋,当地人们都喜欢做这道菜。而且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家,作菜的原料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山珍野味,脱不了农家特色。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0)

中和汤

中和汤是道地的祁门名菜,祁门人每逢置办酒席,都少不了中和汤,而且是上桌的第一道菜。

中和原叫作“中河”。中河是发源于祁门流入江西鄱阳县境的一条河,它的东面一条河从婺源流入,西边一条河从至德流入。这东河、西河、中河,在鄱阳湖上游汇合,一同注入鄱阳湖。东、西两河水流浑浊,唯中河清澈见底,并盛产小虾,其味特别鲜美。

中和汤制法精细,配料考究,首先要选上好的白豆腐,精心切成米粒大小的豆腐块,用水煮一下滤去水份,以除去豆腥味。然后将适量的冬笋、香菇、瘦肉等亦切成小块,放到豆腐中,加入清水,大火煮开,多加猪油、葱、蒜、胡椒、盐、味精等佐料。其味特别鲜美,令人百吃不厌。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1)

鱼 羊=鲜:鱼咬羊

徽州杂色类名菜,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而后封口烹制而成。据传说,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带着四只羊乘渡船过练江,由于舱小拥挤,一不小心就把一只成年公羊挤进了河里,羊不会游泳,在河水中挣扎了一会便沉入深水中。由于羊的沉水,引来了许多的鱼,当羊沉入水底时,鱼儿便蜂拥而至,你争我抢地争食羊肉。因为它们吃得过多,一个个晕头转向。恰巧,附近有位渔民正驾小渔船从此处经过,见如此多的鱼在水面上乱窜,心中惊喜万分,忍不住撤了一网。使他奇怪的是,鱼儿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活蹦乱跳,而是一个个乖巧地呆在网里,当渔夫把网收上岸拿到家后,觉得今天的鱼特别重,就用刀切一条鱼的肚子,见里面装满了羊肉。渔民很新奇。就将鱼洗净,封好刀口,连同腹内的碎头羊肉一道烧煮。结果烧出来的鱼,鱼酥肉烂,不腥不膻,汤味鲜美,风味特殊。消息传出扣,当地有些美食家也试着烧成这样一道菜,果然风味不凡,从那以后,当地人就将这样烧成的菜取名为“鱼咬羊”。久而久之,便成了徽菜中的一道名菜了。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2)

麻酥糖

麻酥糖从南宋流传至今为传统名品。它是用炒熟的芝麻研粉和糖加料制成,用一张小红纸包成长方形,小红纸上印有店家的招牌,其味香甜、质感松软。麻酥糖中的精品称为“顶市酥”。顶市酥采用脱壳的白芝麻、白糖,配以少量的面粉或米粉,拌以饴糖精制而成。成品白中显黄,抓起成块,提起成带,进嘴甜酥,满口喷香,不粘牙不粘纸,老幼皆宜。

徽州习俗,过年时家家都把小红纸包糖装在果子盒里招待客人,到亲戚家去拜年一定要送上麻酥糖。徽州民谚曰:“拜年不带麻酥糖,请君不要进厅堂。”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3)

芙蓉糕

芙蓉糕是用精细的糯米粉做成米糕切片,再用油炸,然后拌和白糖、饴糖精制而成。其中浸泡糯米和油炸糕片这两道工序相当繁杂,技术性又很强,所以只有少数厂家能生产这种糕点。徽州风俗,农历年前后用芙蓉糕招待贵客嘉宾。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4)

干豆角烧肉

干豆角烧肉是安徽池州的特色美食。首先把干豆角用温水泡好,五花肉切成两厘米见方的丁,泡好的干豆角和五花肉大约是一比一的样子;然后再准备蒜瓣和姜以及大葱,老抽、白糖、干辣椒、大料。准备好葱姜蒜,五花肉用开水快速的焯一下捞出;泡好的干豆角切断;锅内加少许油烧热后加入葱姜蒜煸香,倒入焯好的肉肉炒出油来;准备砂锅,将焯好的肉肉倒入砂锅中,加入没过肉肉的开水;在砂锅中加入干辣椒、清炖鸡的调料包以及老抽小火炖半个小时;半个小时后加入干豆角段,烧开,搅拌一下,继续小火炖二十分钟,尝尝吧!干豆角已经入味了,但还是脆脆的口感,还有点辣辣的,非常下饭滴说。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5)

山粉条烧肉

山粉条烧肉的原料:

土猪肉(五花肉)300克、干山粉(注)200克、料酒30克、酱油20克、老抽5克、盐3 克、味精10克、姜片3克、姜末、蒜末各3克、葱花5克、菜油适量。

山粉条烧肉的制法:

(1):土猪肉切骨牌块,锅烧热,放菜油100克至三、四成热放肉块小火煸至出油、并煸干水分后倒出部分余油,放料酒20克、酱油15克、糖、老抽炒至肉块上色,加热水至淹没肉块,烧开后转小火炖至酥烂后加盐1克、味精5克调味后收至汤汁稍干备用。

(2):山粉加水约100克和盐2克,搅匀成稀粥状(水量要控制好,过稠不易成菜,过稀则不 筋道。)锅烧热后冷油炙锅放菜油150克,倒入和好的山粉糊用锅铲不停的铲动,山粉糊受热凝固后再用锅铲使劲压成厚约1厘米的圆饼,其间还要不停的翻面,煎至两面起壳成金黄色后盛出,用刀切成粗条。

(3):用少许菜油爆香姜末、蒜末倒入山粉条,放料酒10克、酱油5克翻炒片刻,倒入烧好的土猪肉加水适量转小火烧约2分钟加味精五克至汁收干后装盘,撒上葱花即成。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6)

深渡包袱

深渡包袱是池州地区风味小吃,其特点为软嫩可口,汤汁鲜美,风味独特,易消化吸收。明清时行商多背包袱旅行,深渡的饮食摊主遂仿其形,创制出一种在馄饨皮上放上馅,卷包成如商人背负的包袱形状的小吃。这种小吃因为保持了徽菜原汁原汤的烹任技术,吃起来特别鲜嫩、香美,深受客商的青睐,很快便流传开来。“深渡包袱”配汤食用,入水锅煮熟捞出,馅中有火腿、香菇末,汤中除放熟猪油、酱油外,还有猪油渣末、葱、蒜、姜末,是一种方便的美味小吃。由于深渡包袱具有油重、酱油色重的特点,适合冬季进补。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7)

大盘牛肉

大盘牛肉的原料:

新鲜黄牛牛腩400克、牛板 筋300克、卤水豆腐400克、抱腌菜(新鲜的白菜放太阳下晒 鄢后加盐腌制而成。)、小青蒜20克、料酒20克、酱油30克、姜块、葱结各一个、五香料(茴香、桂皮、白豆蔻、草果、良姜等各适量、干辣椒10个)、盐5克、味精10克、鸡精10克、高汤粉5克、高汤、熟菜油各适量。

大盘牛肉的制法:

(1、)牛肉、牛板筋切大块后焯水,放 锅中加姜块、葱结、酱油、料酒、五香料、盐2克、味精5克、注没水烧开后转小火卤至就成熟,捞起冷却后切成大 厚片。卤水豆腐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厚块,一半用高油温炸至中空。抱腌菜切粗条用水泡20分钟去除部分盐分。小青蒜切碎。

(2、)锅烧热放菜油150克三、四成热放抱腌菜煸透,加牛肉原汤和高汤放豆腐滚三分钟,放盐、味精、鸡精、高汤粉调味,捞出原料放铜盘中垫的底,再放入切好的牛腩、牛板筋滚一分钟连汤倒入铜盘中,撒上切好的青蒜,随酒精炉上桌加热。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8)

七都臭豆腐

七都臭豆腐是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七都镇的特色美食。七都的臭豆腐干让人吃得回味无穷,因此它才得以遗“臭”千年,“臭”名四里。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39)

石耳炖鸡

石耳炖鸡是徽菜名品,石耳是徽州山区一种附在岩石上的地衣类植物,富含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古人说石耳 “作羹饷客,最为珍品”。母鸡的营养价值也很高,鸡肉含丰富的蛋白质,有健脾开胃、补虚损、壮盘骨之功效。石耳与鸡同炖,堪称营养佳品之巧配,甚为珍贵。 此菜鸡肉酥烂,汤汁鲜美,有特殊芳香,为炖菜珍品。是在国家级风景名胜九华山必食菜品。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0)

鸡汤水饺

汤鲜皮软,馅嫩味美,吃饺子喝高汤,适宜幼儿食用。 “一碗热腾腾的馄饨赶走冬日的寒冷。”饺子和汤含有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紫菜富含钙、碘、铁等。吃饺子喝汤,营养全面,易于吸收,很适合较大幼儿食用。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1)

迎江/岳西豆花鱼

制作豆花鱼的步骤:

(1)、将草鱼宰杀去鳞、鳃、内脏洗净,从背部对剖,除去骨、头、皮、将净鱼肉片成厚片;鱼头劈开,去掉鱼牙待用。

(2)、锅内注油烧热,下葱、姜爆锅、烹入料酒、加鱼头、水大火熬成鱼汤。

(3)、锅内注少许油烧热,下入辣椒段、豆瓣酱、熟大蒜头炒香,放入鱼汤、料酒、白糖、陈醋、胡椒粉煮沸,滤渣后加入豆瓣煮入味,捞出倒入盆内,再将鱼片放入汤汁中煮熟,捞出盖在豆花上,中间撒上熟黄豆和葱花;锅内注少许油烧热,浇在鱼片上,淋上香油即可。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2)

腊味烧卖

材料:饺子皮、糯米、腊肉、生姜

步骤:先将糯米提前一晚上泡在冷水里面,比较容易熟;切一些腊肉,成小丁状即可(腊肉是偶自己做的酱油肉,老妈的独家配方非常好吃);将腊肉生姜末,糯米下锅炒制,加水调成小火,直到水收干,不用加调料,腊肉本来就比较咸了。取饺子皮(一般买的饺子皮太厚了,需要用擀面杖再加工一下)包入糯米腊肉馅,不要封口,上锅蒸,上气5分钟就好了。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3)

糯米欢喜团

汉族年节食品。流行于江淮一带。先将糯米蒸熟,凉后弄散,再炒使之膨松,蘸以饴糖,使之成团。取欢欢喜喜,团团圆圆之意。春节食用,亦用以馈赠。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4)

锅粑汤

“锅粑汤,味真香,人人都好它!”土生土长的岳西大山人习惯做锅粑汤,更爱吃锅粑汤;凡是吃过锅粑汤的外地人,一讲到锅粑汤,就啧啧称道,连连夸赞。 先用筷子夹一块微软的沾了米汤汁的锅巴,放进嘴里咀嚼,那锅巴还没有完全软化,嚼起来还有喀嘣喀嘣的轻微脆响,香甜早已溢满齿唇,那感觉赛过万千美 味。一碗锅巴汤吃下去,肚皮鼓鼓的,通体无比的舒泰。尤其是在冬天,一碗锅巴汤下肚,全身发暖,大汗淋漓。 岳西人吃锅巴汤由来已久,具体从何时开始吃起,无从考证。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5)

鸡汤泡炒米

舌尖上的新年中拍摄了安庆人引以为豪的鸡汤泡炒米。盛一碗滚烫飘香的鸡汤,撒一把炒米。不待炒米泡化,用汤勺舀起,慢慢品尝。这道鸡汤泡炒米,简单,质朴,却蕴藏着道不尽的家乡味道,让无数身在外地的安庆人为之魂牵梦绕。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6)

沸腾鱼片

味道的好坏关键取决于麻椒、辣椒原料的好坏以及熬制红油的水平。餐厅一般事先敖有红油,注意掌握油温,高则易冲糊花椒、干辣椒;低则无辣味和香味。鱼须是活鱼,草鱼、黑鱼、胖头、鲤鱼均可。汤内须有味,焯过的鱼片才有味。另外家庭做一次用两三斤似乎显得浪费些,还有麻椒、辣椒可根据自己口味酌情增减。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7)

岳西五谷豆粑

每年的秋末冬初,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迎新辞旧的节日。村民们把新收获的大米,搭配优质的绿豆、黄豆、红豆、豌豆、蚕豆等多种豆类,制作出美味的豆粑。由于原料多豆类,再加上工序中需要锅底烫成饼(粑),这就是豆粑的名字由来。

豆粑,就是大别山岳西地道的美食,还延伸到太湖、望江、宿松、潜山等县。目前在湖北的黄梅,以及江西彭泽、都昌、湖口、九江等地颇为盛行,是乡民们喜闻乐见的营养食品。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8)

江毛水饺

“江毛水饺”其实是馄饨。其创制人江庆福,于清光绪年间在安庆小南门一带,挑担卖水饺。这种水饺用料选用山区黑猪后腿肉,佐以虾仁,榨菜制馅,用炖鸡汁或骨头鸡煮饺,具有皮薄、肉嫩、汤鲜的独特风味。因汪庆福颈上长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故有“江毛水饺”名号。

第一步、要用低筋粉先活成面团,面团活好以后一定要发酵半小时左右,这样做出来的面皮才能做到筋道又松软,包出来的饺子也漂亮。

第二步、拌馅的过程,在拌馅的过程中,用冬菇和虾米做主料,然后加以山芋粉做调和剂进行搅拌,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调味料,这样馅料就拌好了。

用这样的方法包制出来的安徽著名小吃江毛水饺煮好以后犹如一颗颗嫩白的珍珠一样,汤的滋味也特别的鲜美,经久流传了100年之久。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49)

铜陵鸡汤面

铜陵鸡汤面最重要的就是鸡汤啦,好的鸡汤当然要用好的鸡。最好的鸡就是小时候外婆养的走地鸡,不是养殖场那种机械化养出来的鸡。如果认为太奢侈了,可以选择不是很肥的鸡。把鸡清理干净下水煮一到两个钟头就OK了。煮的时候可以放些大料。要是不喜欢大料的,可以放一些葱段,姜段和几颗花椒。

面的种类有很多。就家庭来说用一般的挂面就可以了。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手工擀出来的面。把面放到水中煮,等到煮开后往锅里浇上一小碗水,再煮到水开就OK了。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0)

铜锅藕稀饭

在大街小巷常能看到挑着炉火担子走街串巷卖藕稀饭的小贩。他们边走边敲打着竹梆,沿街叫卖,随走随停,所挑的火炉上置有一口有中号鼓那般大的铜锅,锅里焖煨着酱红的藕稀饭。

一只红油溱的小桶,内盛清水,浸泡着一垛蓝花小瓷碗。炉子上冒出的白腾腾热气,香气扑鼻,伴着红红的炉火,锅里锅外一色红,能给瑟瑟夜行的人带来热乎乎的暖意。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1)

赤豆糊

没吃之前,你会觉得它毫无特色,无非放了些红豆、类似台湾珍珠的糯米小丸子,还夹杂着些桂花之类的东西,看上去就像碗普通的八宝粥。 但入口之后,瞬间被惊艳:甜而不腻,滑而不沾,且芳香扑鼻。不一会儿,居然已见碗底,有相见恨晚之意。

每一处的停留,都有每一处的回忆,美食是记忆,味道是符号,积淀下来是一份关于那座城市的人文关怀。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食物相伴,一天三次,那气息提醒着你,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愿你们每天都有美食与美丽的心情相伴。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2)

芜湖虾子面

芜湖虾子面是安徽省芜湖市的特色小吃。芜湖虾子面是采用长江中青虾的籽,配以多种佐料,制成膏汤,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煮制而成。面有韧性,味极鲜美,营养价值高。

芜湖人最爱吃虾子面,以前在困难时期,能吃上一碗虾子面绝对是真正的奢侈享受,常有人在生病或生日时慨叹一句:“要是有碗虾子面吃就好了。”而现在虾子面成了人人能吃得起的平价小吃,但质量和细节一如既往的讲究,因此成为江城老百姓心中的代表美食,并且还入选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碗地道的虾子面,只能选用长江流域的青虾子作为材料。而面汤是纯骨头熬制,味道虽然没有加了添加剂的高汤香,但是喝完之后有一种回味无穷的“润”;面条要用质量上乘的优质面粉压制三次,就连撒在面上的葱花,也必须要用细小的香葱末,绝对不能用大葱、蒜或金葱代替。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3)

芜湖蟹黄汤包

金秋菊黄,正直螃蟹蟹肉蟹黄肥美的时季,鲜为人知的芜湖蟹黄汤包也应时上市了。冬季之初,新鲜的蟹黄汤包还能大快朵颐,可惜毕竟是深秋时令,也只有初冬能沾沾蟹黄汤包的美味。

蟹黄汤包具有面细洁白、皮薄馅大、汤多肉嫩、油黄味鲜的风味特色。蒸熟的包子呈半透明状,用筷子夹起晃动时,里面的汤汁隐约可见。吃时先咬开一个小口子,再慢慢吸出汤汁,蟹肉滋味美醇,配上香醋、姜丝食用,真是美不可言!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4)

界山老鸭汤

界山老鸭汤精选“瓦灰麻”老鸭烹制。鸭肉酥而烂,入口即化,滋味纯正鲜美。吃老鸭汤也是有一定的讲究,首先盛上一碗汤, 喝一口,夹上一片豆腐皮,送入口中,权当开胃。接下去将鸭肉分分,连皮带肉吞下,剩下一罐清汤,用大柴锅炕出的锅巴一泡,尽吸老鸭汤的鲜味,又脆又软香鲜异常,真是人间美味。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5)

当涂大肉面

大肉面做法:

1、铝锅上火,加2/3清水,烧沸后下入宽条面,煮8分钟至熟,捞出装碗。

2、炒锅上火烧热,下油,放入红烧肉、葱、姜爆香,加调味料,添汤,下入泡发好的木耳、香菇片,见汤沸,下入菜心,离火,倒入面碗中即可。

特点:酥烂醇香,汤鲜味浓。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6)

肥肠米线

肥肠米线做法:将香菜切碎,葱切成葱花,蒜头搅成蒜蓉将半成品肥肠按红烧肥肠的方法加工好锅内烧水,水开后把黄豆芽烫一下,捞出。然后再把米线煮熟炒锅内入油,将蒜蓉炒出香味加入一勺豆瓣酱熬成红油加入水,糖,盐,鸡精,葱花煮成汤把米线放入碗中,依次放入肥肠,黄豆芽,花生米、白芝麻、香菜,最后淋上汤汁即可。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7)

烤方肉

烤方肉,亦称烤方,是县城办盛大筵席必备佳肴,有70多年历史。

做法:用淘米水洗净肉皮,边洗边刮。烤时用铁叉叉着,先烤至五六成熟,再涂麻油于肉皮,边涂边烤,烤熟后,用刀将肉切成薄薄方片,蘸甜酱或白糖吃,味香甜鲜美。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8)

东关老鹅汤

老鹅汤、老鹅汤,老鹅是根本。经营老鹅汤的店家,将一二年生的老鹅养在鹅栏或者附近的池塘待宰。客人亲自点鹅,现宰现做,以保证老鹅汤鲜美的原汁原味。老鹅汤师傅杀鹅技艺纯熟,几近“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杀得利索,洗得洁净,各个部位分得条理清楚。东关老鹅汤一大特点是讲究尝全鹅,即一盆汤由一只整鹅熬成,鹅肉、鹅血与鹅头、蹼及内脏切成块状,汤色红润清亮,肉烂而不碎,油而不腻,味道鲜美,入口难忘。品尝东关老鹅汤又一特点,是讲究用汤泡锅巴。锅巴是专为喝汤特制,焦、薄、香、脆,或掰成几片浸入汤内,或蘸着汤吃。喝几口老鹅汤,吃一二片锅巴,热乎乎、香喷喷、脆崩崩,再佐以几样乡土家常菜,足以称得上回味悠长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59)

仙踪狗肉

选用鲜狗腿1只,葱姜各半共50克,植物油、花椒、桂皮、八角适量,料酒60克,糖、精盐、味精、红尖椒各少许,酱油30克。先将狗腿洗净切块,用开水煮片刻并以清水漂洗干净。再将葱、姜切片,八角、味精、花椒、精盐、红尖椒、酱油、糖放入锅中,同时放入狗肉,用开水烧煮至肉块酥烂,用漏勺“净锅”,即把配料捞净,将狗肉去骨切成片备用。有客至,则将锅烧热放入食油适量,先把葱、姜下锅煸炒出香,后将狗肉倒入锅中用旺火急炒,待狗肉溢出香味,须添加少许料酒、盐、大蒜、酱油即可。另外,腌制狗腿炖排骨汤,美味可口,食之可防风湿、关节炎。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0)

腌菜汁蒸豆腐

是巢湖区域农家风味菜之一。冬芥菜腌制一至二年后,自然发酵而腐烂成汁,菜汁似臭实香,风味奇特,且极富人体必须的十余种氨基酸,中医常以此治疗多种疾病,民间则用其汁与嫩豆腐上加些许辣椒,淋上香油一起蒸。其特点的“闻着臭,吃起来香,餐桌有幸吃一口,三年五载没法忘。”“和平将军”张治中回乡省亲,他拒绝盛宴款待,却指定要品尝此菜。一些侨居他乡的名人,回到桑梓也念念不忘此菜。这道农家常备的小吃,已成为本区域下饭的一道名菜肴。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1)

霍里羊糕

一到冬天,霍里羊羔就成了小马人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将羊羔切成片,蘸上麻油、辣椒、酱油等做成的调料,闻着味儿都香。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2)

滁州羊肉粉丝

主料:买羊肉并当时让人家帮忙磨成肉馅,多少随个人爱好2—3人有半斤足够。

其次配料:粉丝一小捆,菠菜少许切成小段。水淀粉少许、盐、鸡精、胡椒粉、香油(可不用);姜依据个人爱好可多点剁碎备用,葱少许剁碎备用。第三:把肉馅放在器皿中加入碎姜和碎葱,在放盐、鸡精、淋上少许香油、加入水淀粉,充分搅拌备用。

开火上锅加水等到水烧开,用小勺贴着盛肉馅的器皿的边缘一勺一勺慢慢将肉馅放入开水中,等到肉馅全部放好之后,把水面上的浮油盛出倒掉,放粉丝等到粉丝变软,放入切好的菠菜同时加入一点盐、鸡精等水再开关火。用玻璃器皿将做好的丸子汤盛出上桌就可食用了。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3)

水口鹅煲

水口鹅煲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水口镇的特色美食。水口鹅煲是以农家散养的2—3年年龄土鹅为主料而制成的,有益气壮阳、和胃止渴、止咳化痰等作用。

水口,一座千年小镇。鹅煲,一种菜肴制作。合在在一起,便是来安四大特色菜肴之一。

鹅煲,顾名思义,主要以原生态老鹅为制作主材,加以佐料,或清炖、或红烧,再以火锅形式上桌,配以蔬菜、豆制品之类涮用,价格便宜,内容实惠。其实,也是一种普通的吃法,鹅香醇厚,味道鲜美。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4)

马厂羊肉面是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马厂镇的特色小吃。马厂羊肉面口感独特、上乘,名声在外,远近皆知,成为地方特产名吃,具有袪寒暖身、补肾壮阳等功效,尤其在冬季人们争相食用。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5)

定远桥尾

“桥尾”是安徽省定远县一种特产,腊肉中的佼佼者。因选用猪臀(尾)部的肥瘦肉,产于炉桥镇,故名“定远桥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定远桥尾,用料讲究,是选用当地的定远猪(一种瘦肉型的猪)臀部带尾骨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盘,精心加工腌制而成的肉制品。盘,即经过加工腌制的肉制品,形如芭蕉扇状。太肥或太瘦的厚皮猪都不适宜,每个“桥尾”重量大约在2-2.5公斤左右,形状如扇,其肉切片,晶莹透亮,红白相间,宜蒸宜煮,开胃适口,不腻不厌,过夏不哈,隔冬不坏,不滴油,且耐贮存,是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6)

巢湖银鱼

巢湖,以盛产银鱼著名。银鱼,古称“脍残鱼”,俗称“面条鱼”、“绣花针鱼”。体型小而细长,头部扁平,背鳍和脂鳍各一通体无鳞,呈半透乳白色,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出银光,故取名“银鱼”。冬季产出的银鱼肉厚,要比春季产出的银鱼味鲜美。巢湖银鱼虽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烹制各种美味佳肴。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7)

四大名点

四大名点是吴奕格生产的麻饼、烘糕、寸金、白切的统称,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8)

吴王贡鹅

吴山贡鹅(又名吴王贡鹅)源于唐朝乾符年间。唐末五代十国期间,吴国的创立者杨行密攻庐州(今合肥)、克淮南、伐江夏,后占有淮河以南、长江以东的三十余州地盘。天复二年被唐昭宗封为吴王。 他为官清廉,人民安居乐业,并以身作则,使属下均能如此,实属难得。故乡人民以当地特产“鹅”配美味佐料制成“卤鹅”进贡,吴王食之大悦,谓将军:行密自幼贫寒,不敢忘本,以此卤鹅进餐,堪称“贡品”,“吴王贡鹅”因此而得名。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69)

曹操鸡

“曹操鸡”是始创于三国时期的安徽合肥传统名菜。此菜系经宰杀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经配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出锅成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吃时抖腿掉肉,骨酥肉烂,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满口。因而,以其独具一格风味,受到来合肥旅游的中外食客好评,曾留言赞美:“名不虚传,堪称一绝”。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70)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71)

李鸿章杂烩

相传公元1896年,李鸿章奉旨到俄国参加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顺道访问欧美。一路上吃了两个多月的西餐,胃口都吃倒了,所以一到美国就叫使馆的厨师用中国徽宴请美国宾客。曾宴请美国宾客,因中国菜可口美味,深受欢迎,连吃几个小时洋人还不肯下席。此时总管向他禀告:“中堂大人,菜已吃完,怎么办?”李鸿章略加思索后说:“把撤下去的残菜混在一起加热,用大盆端上来”。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菜端上桌,洋人尝后连声叫好,便问菜名,李鸿章一时答不上来,只是说:“好吃多吃!”岂料歪打正着,“好吃多吃”与英语杂烩(Hotchpotch)发音相近,后来此菜便被命名为“李鸿章杂烩”。”

今天就从宣城到合肥,明天继续从六安到阜阳,安徽冬天的暖意你们感觉到了吗?晚饭时间到了,上吧,开吃!

皖南特色小吃攻略(那季节那吃货那些事)(72)

资料来源:万家资讯、安徽卫视、宣城文明网、新浪旅游、宣城微信、游遍安徽、掌上生活圈、三联生活周刊、豆瓣、安徽师范大学MP、安徽吃喝玩乐MP

(来源:中国气象报综合)

责任编辑:安焱

七天天气预报看这里!!!-----链接地址:http://3g.zgqxb.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