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名的来历简介(论安徽省的地名)(1)

地之有名,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但地名的产生,应当追溯到远古。当远古文化进入繁荣时期之后,人们交往增加,接触比较频繁,终于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对于环境中的事物,势必要有一种共同的语言代号,相距不远的居址之间,亦不例外,因此地名的发生,当不致落后于人名。原始的地名,可能就是一个氏族的族名,有的被流传下来,有的就湮没了。

随着国家的形成,阶级的出现,地名便被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于是地名便成为含义多端、动听易呼的物质加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人类的文明,历史的发展起着自己应有的推动作用。当前,社会中的邮电通讯、交通往来、文化交流、商品流通、新闻出版、国际事务、外交活动......等等,以及国家的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活动,都离不开地名。若无地名或地名有误,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安徽地名的发展,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皖北接近古代的中原,故地名是自北向南发展的。未来,履着煤铁资源和稀有金属的开采,铁路交通线的建设,许多新城市和工矿区的地名,将在全省各地不断出现。

安徽地名的更迭史略

地名的更与命是同时存在的。更名与命名交替进行,如此构成了地名史。

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每一个过往的朝代,都要更命一些地名,有的朝代,甚至是大规模更改地名。考其原因,不外是消除其前朝的政治影响,树立新政权的威望而已。厉代帝王,如王莽、朱元璋等对地名的大规模更改就属于这一类。当然,有的也是为了适应政治经济的发展,须对政区迸行省并或析置,不得不更改地名,也有的是由于开疆拓土,为建树新威而改名的,如明朝之于西南,封建皇权时代,还有为避讳帝王姓名而更改地名的,如隋朝皇帝杨忠,为了避讳一个“忠”字,竟将中国改称“内国”。而县治地名为避讳而更改的,那就更多了,如寿春,为了避讳晋朝的一个皇后,只好改成寿阳。在国际间,掠夺者为了消灭罪证,也大规模的更改地名,如老沙皇掠夺了我国黑龙江流域二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新沙皇就把这些地区的地名,都改成了俄文名,如库页岛改成了萨哈林岛,海参威改成符拉迪沃斯托克,以为如此就可消灭历史罪证,永远霸占这些地区。

一个地区的地名,自有史以来未作更动者甚少。大多数情况下,根深源长的地名,即以古国古族命名的地名,变化较少,依地文特点命名的地名,生命力也很强,同样历久不变,若是依人事活动而命名的地名,则变化甚大,有的甚至只是昙花一现。因为这类地名,大都是宣扬个人功德的,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总是由当时的历史背景决定的,时过境迁,难以久长。

安徽是一个开发很早历史悠久的省份。在远古时期,淮北就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繁荣地;江淮之间,又有归属未明的红陶文化,江南则是印纹釉陶文化的领域,故可能有远古时期的地名流传下来。在今日安徽的县治地名中,就有不少是国家形成初期的古国古族名,如毫,曾是汤的都城,当涂,是古涂山氏之因,相传夏禹会诸候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舒,则是古群舒族的族名。这些古族古国名,大多分布在江北。

早在春秋战国时,安徽的江北,由于地近中原,河密地平,交通农业发展较易,聚落城镇就沿河形成了。到了秦汉,有的地名就已名扬天下了。《史记·货殖列传》说“郢之后徙寿春,亦一都会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之输会也。”寿春、合肥都是当时十大都会之一(十大都会:邯郸、洛阳、蓟(北京)、临淄(淄博)、定陶、宛(南阳)、寿春(寿县)、合肥、吴(苏州)、番禺(广州)。)寿春,是楚考烈王的都城,现在改成了寿县。合肥,是一个商业城市,货物集散中心,生命力很强,现在仍名合肥。这都是两千年以上的古地名了。

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设立了郡县。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安徽分属砀郡、陈郡、泗水郡、九江郡、衡山郡、会稽郡等,《清一统志》和《安徽通志》都说江南属鄣郡。据《清一统志》,秦在安徽置县命名有15个之多,大都是在江北,江南地区只有一个丹阳,若史无遗漏,则江南的鄣郡就几乎是一个无县所领的真空郡。

秦在江北置命的14个县治地名如下东城、阴陵、寿春、符离、历阳、汝阴、六县、居巢、相县、蕲县、铚县、谯县、肖县、砀县。

秦所置命的这些县,只有肖县之名完整地遗留下来,砀山、六安和寿县,还带有一点秦县的古影残迹,其余都被历代帝王改命新名了。

两汉的政区与秦不同,郡县之外,增了封国,故成为一个郡国交错的政区,但县仍然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两汉四百年间,安徽的开发已自淮北推进到了江南,故两汉在安徽置命的21个县,除江淮之间12个外,江南就有7个,比秦时增加了六个,而淮北只增加两个。分列如下

江南:歙县、黟县、泾县、宣城、广德、芜湖、宛陵。

江淮之间:皖县、枞阳、松兹侯国、合肥、全椒、潜邑、舒县、浚遒、拓皋、钟离、六安。

淮北:城父、当涂。

两汉的21个县,流传至今的只有一半(10个)。其中最稳定的是江南的7个,至今尚有6个。江淮之间变动最大,12个县中,至今只有四个,淮北也只有当涂一个空名(当涂本在今怀远一带,东晋时移到江南。)

王莽是中国大规模更改地名的开端者,他为了消除前朝地名的政治影响,树立“新”朝的集权统治,全国的县治地名的70%都被他更改了,可是,十五年以后,随着他的败亡,他更命的地名又都恢复了原名。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这一段分裂时期,安徽的江淮之间,常是南北政权的中间地带,南进北退,政局多变,因此地名亦多更易。这段时期遗留下来的地名,江淮之间有4个,江南有3个。

江淮之间:怀宁、太湖、巢县、定远。

江南:繁昌、石台、宁国。

这段时期,东晋开了一个地名迁移的端,名为侨置州县,是中原和淮北的居民,随着晋室南渡后,就将原来所在州县,侨置于新居的地方。由于侨置州县,一方面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使安徽成为地名重叠和湮没之所。如河南的繁昌,淮北的当涂,侨置到了江南的于湖和春谷。汝阴(阜阳)移到了合肥,合肥也就改成了汝阴县。浚遒(肥东)移到了宣城之北,后来就湮没了。当时,安徽的大部份地方都侨置着许多北方迁来的州县。地名南迁侨置后,新的统治者有时又重命新名,如今之怀远,本为当涂,南迁后又重命为涂山。到唐代又省入了钟离县(今风阳),涂山又消逝了。这样,就出现了一名数地和一地多名的复杂现象。

隋是为避讳而更改地名的著名朝代之一,同时也对政区进行了“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大规模调整,故隋的统治虽不到四十年,而对地名的更命却不少。

唐代对全国一级政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贞观初,依山川形便,第一次将全国划分为十个大行政区,命名为“道”。“道”,本是汉代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当于县的政区建制。《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说“县有蛮夷曰道”。唐代就把“道”命名为一级大行政区(宋废),道之下分设州县,县的析置与省并也不断进行。唐在安微更命的县名很多,至今流传下来的还有13个,其中只有一个在淮北,而江南江北各半。

淮北:蒙城。

江北:桐城、舒城、巢县、含山、天长、来安。

江南:祁门、绩溪、南陵、旌德、太平、青阳。

五代时,安徽分属定都扬州的吴和定都南京的南唐,在这混乱的53年间,这两个政权给安徽所命的地名只有两个流传下来,一个是扬吴的贵池,一个是南唐的铜陵。

两宋三百年间,在安徽更命的地名,现在只保留三个,这三个地名都在淮北,即:灵璧、五河、太和。

元明清三朝,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又复统一的时候,对于政区的调整,地名的更命,都是不断进行的。清康熙元年设安徽省,取安庆徽州二府的首字,合称安徽,把江南行省的左布政使司作为安徽的主要辖区,由八府三州五十七县所组成,此后的县级政区调整、县治地名的更命从未停止。到了清末,全国县治地名就重复了63个之多,这时安徽与其他各省重复的地名有七个,如下表

安徽地名的来历简介(论安徽省的地名)(2)

民国初年,对清遗留下来的重复地名,进行了全国统一的更改,为了照顾地名的历史性和稳定性,安徽只改了两个县名,即将建平改为郎溪,建德改为秋浦,这两个地名都是两县所在的河名。

民国年间的地名更命也是经常的,这时在安徽命了八个地名,其中有五个是单音地名,即寿、毫、和、泗、宿其余三个是临泉、嘉山、岳西。

解放后为了适应安徽政治经济发吸的需要,对政区的调整仍不断进行,这时新命的县市地名有下列几个界首、东工、长干、肥东、肥西、阜南、金寨、固镇、濉溪、淮南、淮北。

由此看来,地名的更命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而且也永远不会停止。历代所更命的地名,实难胜数。就以现在保留着的看来,其更与命,都有规律可寻。其更的规律、大概有三条:

一、改字留意:如千秋改大长

二、反意,如绥安改广德

三、复固:如六安,当初是六县,曾改成潜邑、盛唐、衡山等,令 人有无所适从之感,故恢复原来的古名。

作者:孙瑞宁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选稿:何铂羽

编辑:何雨桐

校对:汪依婷

审定:黎淑琪

责任编辑:李春燕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安徽地名的来历简介(论安徽省的地名)(3)

安徽地名的来历简介(论安徽省的地名)(4)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