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创建省节水型城市综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倡导节约用水新理念?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倡导节约用水新理念(节约用水深入人心)

倡导节约用水新理念

——宿州市创建省节水型城市综述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宿州作为水资源缺乏城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人口快速增长,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15年,宿州市委、市政府以“五大发展理念”及“谋发展、节水先行”为指导思路,提出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目标。

为此,宿州始终把城市供水、节水、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秩序,并于近日顺利通过省级创建考核,成为“安徽省节水型城市”。

落实责任 完善制度

创建伊始,宿州市就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指挥长,市城管局等29个创建成员单位为成员的宿州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指挥部,落实创建机构和人员,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运行机制。先后出台《宿州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宿州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宿州市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宿州市城市节约用水奖惩办法》等多项节水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同时,建立宿州市用水节水统计制度,规范节水统计工作,为城市节水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实现常态化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出台《宿州市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城市节水资金得到明确保障,投入逐年增加。2016年城市节水专项财政投入3770.64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4.78‰,城市节水资金投入4482.58万元,占本级财政支出5.68‰。

宣传开路 水润万家

为构筑浓厚节水氛围,我市坚持以舆论引导,用宣传开路,狠抓观念转变,促进全民节水。日常宣传、主题宣传与重点宣传三管齐下,利用每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通过设置展板,印发海报、传单,开展“小手拉大手”、有奖征文、节水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全城惜水、节水意识。

开展节水型器具推广,组织非节水型器具生产、销售检查,禁止国家明令淘汰的用水器具销售。完成对国家明令禁止的螺旋铸铁水龙头、一次性冲水箱等非节水器具的改造更换工作,重点实施了城区公厕、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的器具改造,全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100%。

强化落实 科学推进

以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为节水工作主线,我市将年用水量超过4000立方米的130家单位纳入计划用水管理范围,公共供水的计划用水率达98.51%。出台《宿州市超计划用水管理实施细则》,实行超计划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发挥经济杠杆对水资源利用的调节作用。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指导创建单位安装多级计量水表,及时对漏水设施进行更换,为35家企业、单位查出25处漏点,年可减少漏水30万立方米、节省水费近百万元。

积极推动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创建,打造节水型示范载体。并以此为抓手,推动节水管理向节水服务转变,通过深入企业、走进单位和小区,主动指导开展节水工作,打造节水亮点。目前,全市有35家用水单位、企业和6个居民住宅小区被命名为“安徽省节水型企业(单位)”、“安徽省节水型小区”。

严格治理 绿色引领

近年来,我市倾力打造汴水品牌,通过建节制闸蓄水、扩清河床汇水、河涌截污净水,建桥修路、植树种花、因势造景,有效改善河道环境和水系生态,将新汴河建成生态水系和国家4A级水利风景区。

同时,积极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重复利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增加雨水资源收集利用,鼓励“中水”回用,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把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作为重要的目标任务,进一步促进了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城区供水管网的堵漏防渗工作,实施管网改造工程,将漏损率控制在12.28%。大力开展城区雨污管网分流改造工作,提升建成区分流排水管道覆盖率达92.77%。 (程训 记者 刘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