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训诂(十):魄是大读点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训诂】

1,文中无为与无知,在不同版本中位置不同,意思虽能解通,但老子古文流传中难免错讹。

2,“生之畜之……是谓玄德”,这段文字,与第二章和第五十一章有重复,而且与上文意思不连贯,属于多出来的衍生字。

3,载营魄抱一,后来学者硬解释营是魂,但忽视了魄字来源。因为魂字出现在汉代,而魄是战国晚期秦所用的篆文,就一个魄字,足可证明老子的文章,完成于战国晚期。小篆鼻祖是谁?李斯也。

4,老子列举“营魄抱一,专气致柔,涤除玄览,爱民治国,天门开阖,明白四达”六种事务,要依道而行。

5,营魄抱一,指精力不涣散;专气致柔,指生发旺盛;涤除玄览,指求知中克服幽暗不明的影响;爱民治国,指统治施政;天门开阖能无雌乎,俗语天门指人的额头,雌与雄对应表示居下位 ,指思路源源不断,但不要下流;明白四达,不主动去干涉。

6,宋代程颐怀疑“秦之愚黔首,盖出于老子。”老子可能事秦,聊备一说。

老子第十一章拼音注解(老子训诂十)(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