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苏绾

十点签约作者

《夏目友人帐》中有句经典台词:“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生命本是场单枪匹马的战役,没有谁能陪你走到底,黑暗之中就连影子都会弃你而去。

孤独是人生必修的科目,唯有学会面对孤独,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作家马德也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照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

越是一个人,就越是修行的好时机。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1)

在网易云的评论区,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名叫“一一你看”的网友,说他某天晚上陪客户吃饭,把领导全喝趴下了。

每个人都有人来接走了,唯独他没有。

他一个人强撑着走到路边想要打车,可风一吹来,胃里就如同翻江倒海,他终于忍不住在路边吐了起来。

等到劲儿过去的时候,已经凌晨四点多了。

手机里一条来电和微信也没有,陪伴和支撑他的,只有路边的那棵树。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2)

想起一句扎心的话来:“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没有人会是例外。”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时候:

朋友圈里好友成百上千,可当你真正无助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出现?

明明心里有千言话语,可话到了嘴边却只剩下一声叹息?

有太多的话无处可讲,有太多事只能一个人扛。

明明这城市闹哄哄,街头人潮汹涌,可你却只能一个人走。

年少时,总以为这世上会有永恒的陪伴。

可长大以后才知道,曾经亲密无间的朋友,也会因为毕业而从此天各一方。

说好了不离不弃的恋人,也会成为人海里陌生的某某某。

甚至是血缘至亲的父母,也会和我们渐行渐远,从我们生命中默默退场。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3)

原来孤独,才是生命的本来面貌。

就像主持人孟非在《朗读者》中说过的那段话:

孤独是我们的常态,我们的父母会先于我们走,我们会先于我们的子女走,在这个世界上,能陪伴我们的任何人,或长或短的只是一段,没有谁会一辈子和你在一起。

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学会接纳孤独,在孤独中蜕变成长。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4)

在知乎上,看到一位网友的自述,说疫情期间,他在家里待得恶心想吐,恨不得撒泼打滚,整个人都快抑郁了。

评论区里,许多网友也纷纷响应,说以前常开玩笑说,给一根网线,一个房间,一个人可以待到地老天荒。

可现在才知道,这日子真不是一般人能过的,宁可出去搬砖,也不想再一个人宅家了!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说:“几乎我们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我们不善于在房间里独处。”

面对孤独,有人闲到发慌,有人却能活成一道光。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5)

1666年,黑死病在欧洲大爆发,当时就读于剑桥大学的牛顿,不得不回到到林肯郡乡下的小村庄中。

直到1667年瘟疫结束,他一共在这里呆了18个月。

可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并没有荒废,反而在多项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创造力达到了一生的巅峰。

在数学方面,他创造出了微积分;在光学方面,他提出了色散理论;在力学方面,他发现了万有引力。

包括他后来出版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其中的许多思考也是源于那个时期,该书也被誉为科学史上最伟大的书籍之一。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6)

无独有偶,著名建筑学家王澍在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普利兹克奖时,曾说:“我得感谢那些年的孤独时光。“

因为幼年时的孤独,所以他爱上了画画,对建筑产生了一种懵懂的概念。

因为毕业后独处,让他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获得了更多设计上的灵感。

孤独让人寂寞,但那些孤独的时光,也是最好的时光。

它让人更好地看清和了解自己,心无杂念地专注于手中的事情,让人更好地蓄力和充实自己。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7)

周国平说:“独处是一种能力,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他的人生才有质量和力度。”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在她的《我坚信》一书中,讲述过这样一段经历。

她年幼时,最期盼的就是有客人到外祖父母家中来拜访。

因为她很害怕和外祖父母相处,外祖父已经老态龙钟,外祖母又毫无耐心。

可方圆几英里内,都没有同龄的孩子,她不得不学会一个人呆着。

于是,她发明了各式各样的方法来和自己独处:看书、玩洋娃娃、干家务,或是给农场里的动物起名字,跟它们说话。

渐渐地,她不再害怕独处的时光,反而能从中找到乐趣。

她说:“我坚信,所有那些独处的时光,对决定我后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极为关键。”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8)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它会铭记你的每一分付出,也不会忘记你的每一次懈怠。

你怎样对待那些独处的时光,你就会活成什么样的模样。

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在大学期间是个典型的不合群分子。

他不打牌,不玩游戏,不看碟,也不爱喝酒参加聚会。

在南开的四年里,他总是一个人,几乎把所有时间花在了看书和写代码上。

可毕业后,他却成了全校最有成就的人之一。

一个人的强大,往往是从独来独往开始的。

独处的背后,是一种不介意旁人眼光的坚强,和无畏孤单的勇敢。

耐得住寂寞,才能抵住世俗的诱惑,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越厉害的人,越能享受孤独。

因为成功的路上总是孤独的,那些成功的背后,大都是数不尽的沧桑,和大把大把无人问津的寂寞时光。

歌德也说:“人生寂寞是一种力。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就可能会受人牵制。”

当你熬过了那些寂寞时光,才能活得闪闪发光。

越是一个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越是修行的好时机)(9)

作家刘同在新书《一个人就一个人》中写到:

哪怕你是两个人,也应该要保持一个人,别放弃一个人时的爱好,坚持一个人时的思考,留有一个人时的独立,喜欢就呆在一起,不喜欢也能潇洒的转身。

倘若孤独是生命的底色,那便学会在孤独中修心养性。

在那些独处的时光里坚守本心,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思考,让自己蜕变成长。

未来的日子里,愿你我都能无畏孤单,一个人,也能活出千军万马的勇敢,靠自己,也能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作者 | 苏绾,想要用文字治愈你心底的荒凉。

图片 | 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