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表演来自生活”,那么表演和生活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身为观众的绝大多数人,又可以从表演中汲取一些什么呢?
1月12日(周日)晚间,《一堂好课》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第九期表演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徐帆担任主讲人做客北京师范大学,“值日班长”李光洁,以及“课代表”沈月、鄂靖文、高至霆与现场同学一起感受表演与生活的真谛。
课堂一开始,徐帆就表示自己不太会聊天,从节目组第一次联系她到走上舞台,她都是紧张的,但是在面对学生们的时候她又觉得兴奋——这种感受,就跟面对表演这个她所挚爱的职业一样,是个相互刺激的过程,既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传递出去,又可以在面对陌生的过程中去观察、去记忆,或许还会在未来的某一次表演中抽离出来。她说:“在生活中我可以像一条虫一样的,但是在舞台上我一定要像龙一样。那一瞬间,我为大。”
在舞台上就一定是要有光的
“我所有的争强好胜可能都在角色上头”
徐帆从小学习戏曲,后来读中戏、进人艺,拥有以《阮玲玉》《不见不散》《唐山大地震》等为代表的优秀作品,曾荣获话剧界最高奖项“梅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女演员奖、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演员奖等奖项,是中国影视领域当之无愧的“大青衣”。
尽管自认在生活中是会“不好意思”“紧张”甚至“自卑”的人,但是站上舞台,成为角色,徐帆就会有满腔的热情,尽量地把人物化为自己的想法去表达出来。
她第一次演的戏叫《二进宫》,上台之前手还在哆嗦,大幕一拉开,兴奋点就不一样了,“唱两句的时候,突然就觉得我好重要啊。我第一次演出完了之后,老师跟我说,你为什么头老这么仰着?我是觉得,我开心,我觉得很骄傲,虽然可能这个表现不是特别准确,但是我的心里是乐开了花儿的感觉。”
“我觉得我所有的争强好胜可能都在角色上头”,回忆起自己的表演生涯,徐帆说:“在生活中我可以像一条虫一样的,谁都不注意我没有关系,但是在舞台上,我一定是要有光的,我一定要像龙一样”,“每一个人物,能把它演得生动、鲜亮,观众记得住人物本身就行,不用记着徐帆”。
在互动交流的时候,“课代表”沈月提到自己也是一个在生活中很不自信的人,站在舞台上会很崩溃,说着说着,她情绪激动到流下了眼泪。徐帆安慰她不要着急,希望她“不断地锻炼,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好课班主任”康辉也鼓励道:“经验的积累是特别重要的,只要你不怕一次一次地先丢人,你就能够一次一次地站在这个舞台上,最终去赢得所有的那些掌声。”
当众孤独很重要
“演员的表演要像提线木偶一样”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演员走进每个角色的人生,在各种命运之间来回切换,能体会到的幸福有多多,感受到的痛苦就有多多。而这,也正是演员职业的魅力所在。
课堂上,徐帆特别分享了她早年拍摄电影时的一段往事。电影正式开拍之前,很多演员等待的过程中都在睡觉,一个摄影师说:“干什么呀,都这么睡着?”这句话,徐帆一直记到了现在,在这位摄影师眼中,睡觉的状态是一种最松懈的状态,突然到镜头面前和始终打起精神一定是两种概念,“镜头是很不客气的,它能够看到你哪一个时候是强装笑脸,哪一个时候是自然流露”。
徐帆第一次在北京人艺演出时,后台的场景让她着迷,也给她上了表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节课。七点钟开演,演员差不多五点就陆续到了,大家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情,既是自如的,又是慢慢进入演出状态的,“所有的细节都是顺着走的,并不是一下子突起”。
进入角色之前需要酝酿情绪,进入角色之后则要稳扎稳打。无论面临的是什么样的表演环境,无论是否有充分的把握完成导演的要求,都要坚持完成,徐帆将这种能力称为“当众孤独”,“你可以做到多少,就做到多少,只要它是真的。在那一瞬间,旁边没有人,那一瞬间,我为大。”
徐帆的表演方式受林兆华导演的影响很大,“我从进到剧院以后一直就是跟着他在排戏的,他在排练的时候就跟我们说,‘演员的表演要像提线木偶一样’,就是一会儿进入角色,一会儿离开角色,就是这种快进快出的,速度越快,说明你的表演能力特别强。”
和几乎所有的演员一样,徐帆也曾经历“被动选择角色”的阶段,也曾碰到过不好的剧本、不好的导演、不好的对手,但她觉得这恰恰锻炼了自己,“先把自己的门打开,再去做选择。要是一开始就选择,我觉得那可能一辈子碰不到几个角色,因为中国的演员人太多了”,她相信任何事情都有“反作用力”,要学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情绪,“别人拽是拽不了的,发挥自己的强项,把不好的地方变成动力吧!”
认识、观察、体验生活
“每一个人心里都会有自己的咏叹调”
年轻时的徐帆,内心和人们常说的“人演戏不如动物,大人演戏不如孩子”较劲儿,但是过了五十岁后,她的心境放松了很多,不再带着批判性的视角去演绎人物,而是尝试将自己揉入角色的生活,更多展示的是一种平静如常的亲近。
电影《唐山大地震》曾让徐帆斩获众多奖项,很多人说她演得太好,她在《一堂好课》却说:“我根本就没有演,我甚至是觉得这是我自己对于孩子的一种表达。”在拍摄《唐山大地震》之前的2006年到2009年,她几乎没有工作,全身心都在照顾女儿,“那时候女儿身体不是很好,几乎是一个星期要去两次医院,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我就把北京市好的医院的儿科大夫迅速地认识了。这个三年对于我来说是特别有意义的三年,看似没有去想表演上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生活本身充实了我。”
因为这三年的经历,徐帆再看自己曾经演过的妻子、母亲、媳妇儿,有些看不上了,“我想我之前可能没有这种生活,就要特别卖力气地去演,那现在开始就把自己顺其自然地流露在我的人物中就好了,这样会不做作。”
拍摄《一九四二》,徐帆在减肥的过程中体会人物饥饿的呼吸感;拍摄《只有芸知道》,寥寥的戏份里,她藏进了对夫妻情感的最大感触和尽情宣泄……她认为“演戏不光是给观众看,有的时候也是要给自己看的,因为它在某一种时候会让我审视自己,我要不要这样生活。”
表演是认识生活、观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艺术,而这种能力也是每个人值得拥有并修炼的。徐帆感性地认为,“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都是会有咏叹调的呀!哪怕有的时候站在角落,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即便是闭着眼睛沉浸在一块地方,深深地叹息一下,这也是咏叹调。自己的感受很重要,把它表现出来也很重要。”
在人生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我们可能手里没有剧本,但是学习了表演,了解了生活,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自编、自导、自演,去成就一部无悔的人生大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