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艳阳瞬偏西,善恶福祸相优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托妻献子第二回?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托妻献子第二回(姐逝妹继一门双后)

托妻献子第二回

午时艳阳瞬偏西,善恶福祸相优依。

切勿滥用公权力,祸到临头方悔迟。

话说杨皇后的葬礼刚刚完毕,不到两个月便又到了百日忌期。这天一早,后宫内务府总管鲍全便派遣出一副凤辇,将威武一品夫人韩霜接进后宫,料理赴峻阳陵祭奠事宜。韩夫人落座后,当即吩咐内务总管多备车辇,备齐荤素两馔,四甜四咸,香烛纸马,三牲祭品(牛、羊、猪肉),早膳后往杨皇后陵墓拜祭。用膳后安排三宫六院一众嫔妃,陪同杨府来的数位女眷,乘车去了峻阳杨皇后陵园。焚化冥币,跪拜献礼,有号有啕,或啜或泣……情感厚薄,各尽心意。

祭祀哀惋了一番,驱动车辇回宫。此时皇宫内院已设下宴席,东西偏殿外加南北游廊,共排设了九九八十一桌。凡当时同去陵园的嫔妃贵人,以及朝廷中够级别的在京官员,一个不落,悉数入座。肉山酒海,香气四溢。诚然,纵让这帮臣僚们放开了肚皮,眼不眨头不抬地一阵狂嚼滥饮,虎咽狼吞,也绝对是“入不敷出”——吃不够本!要知道——“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你还敢白吃皇上?!虽然烧百天纸不需再次奉献“赙仪”,可是奉献祭品——赙赗那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这一项天经地义,雷打不动。像什么飞禽啦、走兽啦、生猪啦、活鱼啦以及奇花异卉,干、鲜山珍……不一而足,尽管进献。皇宫的大门是厰开的,多多益善,来者不拒,想空手套白狼,白吃白喝,“门儿也没有”!皇帝可不是“冤大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武帝司马炎借着酒劲,居然起身离位。命小内侍将自己的九龙玉杯斟得满满,命他手托托盘,拐弯抹角地辗转至韩霜的席案前,让小内侍双手捧出盘中那玉杯御酒,献于韩夫人面前。他则压低了音量,悄声说到:“请表婶母满饮此杯,寡人有心腹之事,不便启齿。”

惊得韩夫人慌忙站起,伏地叩头:“臣该万死!敢劳圣上赐酒?臣请万岁复归御座。不然臣让臣情何以堪?”武新官上任欲言又止,只好转身回归御座。

韩夫人望着面前的这盏九龙玉杯,心中暗自琢磨:“……道的是什么‘不便启齿’?……待我思索——自有道理。隔山漫岭地亲自跑过来赐我御酒,瞒得了我?小样,你!”

主意打定,她却没事人儿似的招呼陪她同席的那位“外籍”小妹——鲜卑胡女荀馨如——:“看到没有?之前我没骗你吧——咱们在朝廷受最优惠待遇!就这么特残——来吧老妹!干了此杯。”喝起放下,宫娥复又给斟满。

“从今而后”,她的酒力上来,没头没脑地说道:“你就随定姐姐,我到哪儿你到哪儿,洛阳城没有人敢骚扰咱们——‘爱屋及——哎呀呀我这片臭嘴!还好,我们的汉语掌故,怕你一时半会也弄不清楚”。韩霜喧宾夺主,避重就轻,对于刚刚武帝亲赐御酒,显得若无其事的样子。

“你才并不清楚呢!”荀馨如菀尔一笑:“只是当局者迷——数典忘祖——去‘中原化’罢了。”

因今日是杨皇后的百日忌辰,在座的文武百官虽然在玩命地大快杂頣,却也不敢像往常的宴会那样喧哗放肆,虽说“吃相不雅”,却也闷声闷气。

只见韩霜起身离案,紧趋几步来至武帝的御案前,先施一礼,然后双手捧起武帝面前的玉杯,粲粲然说道:“请陛下满饮此杯,微臣有事启奏。”

武帝欠身接过酒杯,笑而言道:“韩爱卿有事且奏,不必拘礼。”

韩雪莹,粲然一笑称“陛下——陛下您,许下的诺言被风刮?皇后的遗嘱臣惦挂——六宫无主谁当家?嫔妃们,贼眼魆魆(xu)哪个傻?觊觎后位,勾心斗角将拼杀。防一旦,后宫乱成一团麻,到那时,你杀鸡儆猴也白搭。求陛下,迎立杨芷主意拿,襄内政,统领六宫,母仪天下无疵瑕。有杨芷,聪慧贤淑伴玉驾,江山社稷如铁打。”

武帝道:“正合朕意……”方搭话,“万岁!不可呀”——众大臣,一片哗然不应答。石崇、孙秀忙挡驾,还有那两位——刚刚应诏进京的卫瓘和张华。

“我的万岁听臣启:现在立后不可以。

皇后刚刚归天去,目前正处守孝期。

陛下您,且不可轻信蛊惑乱规距,

立皇后,有悖礼教何太急?

老臣我,冒犯天颜该万死,

而实际是捍卫陛下的好声誉。”

韩夫人,听罢议论笑盈盈:

“老前辈,您讲此话理不通。你宣称——

‘有悖礼教’不可行,那很好——

咱将礼教细品评——

‘国不可,一是无君’是礼定,那么请问声——

国三年无后便能成?国泰民安宁?

妻为夫守孝老古董,而夫为妻守期理不通。

后皇宫,三千佳丽七十二妃,无国母,砖头瓦都成精。

嫔妃众,万岁一个不能碰,难不成,尽将她们入冷宫?

皇天子,龙体安眠谁侍奉?张茂先,你去侍寝行不行?”

此言一出起哄动——一片哗然沸了腾。

韩霜说:“百日忌辰已过罄,迎立皇后正相应。龙配凤,相得益彰家国幸,帝与后,和谐相辅又相成。愿陛下,立后大事早安定,告慰杨后在天灵。”

箸停杯空,鸦雀无声。韩霜的这一通辯驳,惊得百官面面相觑,闭口无语。虽然觉得未免强词夺理,可是谁又能辯解出个合理合法,且又让武帝采纳?尤其老臣张华,更为尴尬——被韩霜一句——“你去侍寝?”问得顿时面红耳赤,惶惑不已。按他以往的秉性,连武帝司马炎都敢顶撞。可是转念一想,自己不容易刚刚奉诏回京(此前贬守幽州),“好男不和女斗”——伸伸脖梗,强压下这口恶气。

众臣僚见张华哑吧吃黄连,那副窘态狼狈,想笑却又不敢笑,只好重又饮酒吃菜,可劲往肚里塞。韩霜的“议案”再无人提反对意见,当场获默认“全票通过”。武帝自然是乐见其成,心中一阵又气又恨又吃惊。气恨的是这帮侫臣,几几乎破坏了朕的春梦;惊喜的是,这位远亲表婶还真精明,好一张伶牙俐齿,竟能将反话正说,且又无懈可击。力排众议,促成了这桩美事。亲故——亲顾,果然不差。

武帝顿时兴致勃发且容光焕发,惊喜之情,溢于言表。遂即传旨——:“韩爱卿所奏有理有据,确凿无误。诏令礼部协同司天监选择吉日良辰,迎娶杨芷进宫,举行盛典,册立为后。”复又传旨——“诏令左贵妃速作《赞》文一篇,进呈御览。待举行大典之际,由左贵妃现场朗读。”

我们早已知道,贵妃左芬乃是当时的一大才女。她的胞兄便是那位因撰写了《三都赋》而引发了“洛阳纸贵”的大才子左思左太冲。当初进宫选美时,皇后杨艳看重的是她的才擎而非容貌。左芬的容貌的确让人不敢恭维,既不清秀又不靓丽,还多多少少显得有些“不尽人意”。而文采却是女中魁元,属一流上品,无人能及。殡葬杨皇后时的那篇《谏》文,便是出自她的手笔。可谓是句句掏自肺腑,字字催人泪下。果然是感天动地泣鬼神。朗颂之初,便有众多孝眷啜泣不止,及至读毕,皆哭泣得东歪西倒,一塌糊涂。竟连那凄风苦雨骤然来袭,也不知进房间躲避……

有鉴于因前文曾转引了左芬的《谏》的原文而惹得一些多情善感,而又“泪窝子”浅的读者诸君潸然泪下,甚或涕泗横流,因此这次不再引用她的原文,现将贵芬奉诏撰写的《赞》,简略地“意译”成现代汉语,“以飨”诸位。这一自以为是的武断的“意释”,或许能冲淡了,甚或涤荡了原文的原汗原浆,情趣索然,味同嚼蜡。此为鄙人所追求的效果——怕再次引逗起多情之人的浮想联翩——

“晴空万里啊和风煦煦,沁人心脾啊香草萋萋。

万紫千红啊蜂蝶痴痴,枝条颤颤啊乌雀依依。

前呼后拥啊层层密密,御衢十里啊络络绎绎。

笙管笛箫啊欣欣喜喜,车水马龙啊攘攘熙熙。

迎娶皇后阿原本皇姨,姐妹双后啊亘古奇稀。

贵人骄艳如朝霞,芙蓉带露吐蕾芭。

比花花不俏,比玉玉有瑕。

锦鳞自愧潜水底,彩凤知惭飞天涯。

仪态端方体优雅,杨柳拂风腰细拃。

贤慈仁爱懿德洒,六宫嫔妃沐恩华。

国母风范仪天下,万民景仰比女娲。

四夷朝供奉教化,八方安堵如一家。

上苍偏袒,厚此薄彼,独钟杨门,羡慕何及!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贵由德积,何包何庇?

弃恶扬善,吉祥可期。”

左芬的这篇《赞》文,言词虽嫌溢美,心愿却是精诚。只恨人心贪婪绝情,现实残酷血腥。杨芷册立为后,实现了杨艳的遗愿,满足了武帝的须求。一个柔情似水,自然就佳期如梦。武帝司马炎将朝中一切军政国务,全权委托于新皇后杨芷之父——新晋大将军、太尉、临晋侯杨骏。这位杨太尉,与前皇后杨艳的父亲杨文宗却是亲叔伯兄弟。同样是“皇丈”,做人却有别天渊。杨文宗却没有杨骏那么显赫鹰扬,而是低调做人,默默无闻。他坚决不做京官,执意远离中央政权,千里迢迢去做地方官。而杨骏则恰恰相反,给权就要,不给就讨。不怕权多,只嫌官小。

武帝司马炎于“羊车游幸”已不感兴趣,自杨芷入宫以来,深陷爱河,“乐不思朝”,那皇岳丈杨骏正好乘此机会独揽朝纲。发号施令,呼风唤雨,营私舞弊,作威作福。杨骏兄弟三人,时称“三杨弄权”。而其实他的二弟卫将军杨珧(三弟杨济,官冠军将军,太子太付)却是反对兄长的专权独断,曾经数次规劝杨骏收手放权。并且直向地预言——:“一门出双后,不是好兆头。”杨骏权迷心窍,哪里听得进去?非但没有丝毫的收敛,却愈变本加厉,且喝叱杨珧——:“胆小如鼠!出言不吉。”杨珧只好去武帝驾前“洗白”——:“臣与杨骏,天悬地殊,他的所作所为,臣嗤之以鼻。将来一旦犯下死罪,与臣无涉。臣愿将此言,书于表章奏折之内,封存于太庙。求万岁明鉴,届时开恩赦免。”

他的想法虽佳,却不切实际——皇族夺权之时,武帝已逝,危难临头,玉石俱焚。夺权的那几人帮“造反派”们谁理你是冤是屈,是黑是白?跑去太庙翻存档,查历史——吃饱撑的!

果不其然!杨骏为了炫耀他的威风,展示他的“英明”,竟然瞒天过海,借题发挥——寻衅诛杀了太子妃贾南风的“地下情人”——太医程据。程据与贾南风私通,皇宫院除武帝外,尽人皆知。公开的密秘,不宣而已。有谁没事找事,去揽皇家那种破事?闲的!杨骏只顾显摆自己是多么的“明察秋毫”,结果惹火烧身,惨遭灭门。

武帝司马炎的新皇后杨芷,字李兰,乳名男胤,年方二八。生得是千娇百媚,万种风流。武帝如同得到了天仙一般,朝天每日陶醉在温柔乡里。缠缠绵绵,云云雾雾。那三宫六院,佳丽何止三千。人人如羔羊祈乳,个个似旱苗思雨。隔三差五,武帝偶尔游乐六宫,嫔妃们才不问他——“是不是肾透支了”?如饿狼扑食,一阵强取豪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司马炎昔日的“龙马精神”荡然无存。逐日地消耗衰败,直至一病不起,驾崩归无,去了极乐世界。

司马炎,好色淫乐情难免,

皇天子,也同凡人无二般。

后宫院,嫔妃多多而益善,

留下了,羊车游幸千古谈。

大错特错只一件——立傻儿太子掌江山,

毁灭了社稷冤不冤?

他在位,安享太平二十五年,四海清平民乐安。

万国朝供少争战,大中华,欣欣向荣盛空前。

好可惜,居安思危忘借鉴,忠言逆耳听拂然。

创业容易难守现,一念之差全玩儿完。

荆棘铜驼朝门掩,血漫皇宫两三番。

天灾人祸浑搅拌,归咎上苍亦枉然。

令人悲叹且扼腕,再表悍妃又弄权。

却说武帝临驾崩之前,弥留之际,曾留下遗诏——速诏汝南王,司马亮进京,封为首辅大臣,总摄朝政,辅保太子司马衷治理天下。

武帝驾崩,太尉杨骏竟然入居太极殿,引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称为晋惠帝。尊奉皇后杨芷为太后,册立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待到殡葬之日,太尉杨骏令虎贲御林军数百人把守宫门,不让汝南王司马亮参与发丧送殡。并逼命似地威胁司马亮速速离京,返回汝南封地。要知汝南王如何应对,且待下回。

附: 左芬的《赞》文,珠玑良多。

展转斟酌,难舍难割。

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珹珹华岳,峻极泰清。巨灵导流,河渎是经。惟渎之神,惟渎之灵,钏于杨族,载育圣明。穆穆我后,应期挺生。含聪履哲,岐嶷夙成。如兰之茂,如玉之莹。越在幼冲,休有令名。飞声八极,翕合紫庭。超任邈姒,比德皇英。京皇是嘉,备礼致聘。令月吉辰,百僚奉迎。周生临韩,诗人是咏。我后戾止,车服辉映。登位太微,明德日盛。群黎欣戴,函夏同庆。翼翼圣皇,睿哲孔纯。愍兹狂戾,阐惠播仁。蠲衅涤秽,与时维新。沛然洪赦,思诏遐震。后之践祚,囹圄虚陈。万国齐欢,六合同欣。坤神抃舞,无人载悦。兴顺降祥,表精日月。和气氤氲,三光朗烈。既获嘉时,寻播甘雪。玄云晻蔼,灵液霏霏。既储既积,待旸待晞。臙蚬沾濡,柔润中畿。长享丰年,福禄承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