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在这方面,恐怕没有其他人做的比北汽更优秀了

近日,北汽蓝谷公布了2021年财报显示,企业全年营收为86.97亿元,净利润为-52.55亿元,2020年同期为-64.82亿元;2020年到2021年连续两年北汽蓝谷都是处于亏损状态,两年连续一共亏损额度超117亿元。

北汽最新改款消息(背靠奔驰和华为的北汽)(1)

可是你能想到,2019年,北汽新能源还是纯电动车的销量冠军吗?北汽曾经连续7年获得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这一点比亚迪都没做到。然而,到了2021年,北汽蓝谷旗下极狐和BEIJING品牌总销量26127辆,同比增长0.82%,仅增加了200辆。2020年和2021年的销量双双扑街。

试想一下,一家车企背靠着奔驰这棵摇钱树,不缺资金。早早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力,2019年还是纯电车型的销量冠军,还有华为背书,带来了可观的流量。技术上也有华为和麦格纳加持,明明是一副王炸的牌,怎么可能会输的一败涂地呢?

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北汽这家车企,缺乏进取意识,到了今天这一步全是咎由自取。

北汽蓝谷创立于2009年,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2013年开始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2018年,其销量达到15.8万辆,当时,特斯拉的国内销量仅仅1万多辆,造车新势力刚刚成立,比亚迪纯电车型的销量也一般,那就是北汽新能源的巅峰时刻了。

北汽最新改款消息(背靠奔驰和华为的北汽)(2)

但是北汽新能源的高销量,却是虚假的繁荣,一方面北汽新能源的车型大部分都卖给了B端市场,也就是出租车和网约车,据相关资料显示,北汽新能源于2019年销售的15万多辆车中,有近7成是销往B端市场。另一方面,北汽的车型出现了大量的续航虚标、质量投诉问题,而这段时间的北汽,只顾看着B端市场的虚假繁荣,却从未想过花时间好好打磨产品。

在其他车企都在发力打造纯电平台,聚焦自动驾驶等技术的时候,北汽还在忙着油改电,推出一些堪称工业垃圾的车型抢占市场,直到2020年,北汽蓝谷和麦格纳打造的纯电动汽车专属平台BE21才问世。

北汽最新改款消息(背靠奔驰和华为的北汽)(3)

但是这时候,北汽品牌纯电车型的口碑已经崩塌,吐槽声一片。既然一个号练废了,那就换个号重新练。2019年极狐品牌在日内瓦车展上发布,它的背后有两大巨头,一个是国际造车巨头麦格纳,从平台设计到整车制造都是麦格纳操刀,极狐阿尔法系列可以说是麦格纳的“亲儿子”,麦格纳基因远多于北汽,还有就是华为的加持,从鸿蒙OS的到华为HI全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这款车妥妥的就是混血。

北汽最新改款消息(背靠奔驰和华为的北汽)(4)

要说产品力,极狐的产品绝对是很出色的,机械素质和车身强度堪称现在20万纯电动车的天花板。但是极狐品牌2021的销量仅为6000辆,为什么卖不好?

一是因为北汽之前的新能源车型口碑太差了,即使这次北汽拉上了华为和麦格纳背书,依然很难重建消费者对于北汽产品的信心。

二是因为极狐车型的定价不低,这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极护的用料和硬件都相当出色,导致BOM物料成本还是整车成本都非常高,已经没有降价空间。

北汽最新改款消息(背靠奔驰和华为的北汽)(5)

三是因为营销和渠道建设做的不好,北汽之前的新能源汽车完全是B端思维,如今一下子切换到C端市场,还有些困难,蔚来理想的车同样卖的很贵,但是他们一个主打服务,一个精准切入了六座奶爸车的市场,而极狐除了自动驾驶以外,并没有建立起鲜明的产品标签,更何况自动驾驶版本的售价高不可攀,那么普通版本的车型,该怎么说服消费者去买它呢?另外,极狐汽车的渠道建设也比较慢,截止2021年,极狐全国的网点合计仅仅100家,和蔚来、小鹏、理想相比,渠道拓展速度显得过于缓慢。

北汽最新改款消息(背靠奔驰和华为的北汽)(6)

进入2022年,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表示:“北汽新能源2022年的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包含极狐4万辆,未来争取冲击30万辆”。然而,2022年的前两个月,北汽新能源销量仅为3385辆,其中极狐阿尔法T销量为588辆、极狐阿尔法S销量为789辆。要实现10万辆的销量目标,看起来又是遥不可及。

北汽新能源,在市场销量、资金实力和行业资源方面,都不输任何一家自主车企,曾经的国内纯电动汽车领域的“头号玩家”,却交出了这样的一份答卷,实在是令人感叹,而随着时间推移,北汽的机会也在快速消逝,不知道看着如今的造车新势力,看着比亚迪吉利长城的新能源产品一片火热,北汽的高层会不会感叹,如果时间能倒流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