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泽贤治是日本昭和时代的诗人、作家,其代表作有《风之又三郎》、《银河铁道之夜》和《渡过雪原》等。
宫泽贤治的生平非常感人,几乎一生都极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所创造的文学作品,不仅反映了令人敬畏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刻画了自然的残酷无情和叱咤风云的可怕力量。
1896年,宫泽贤治出生在日本东北海岸的岩手县。而就在他出生的两个月前,一场地震摧毁了当地9000座房屋,造成2.2万余人死亡。可以说宫泽贤治一生下来,就亲眼目睹了人与自然的残酷角逐。
不过,宫泽贤治本人却是幸运的,他生在当地一家富裕的商人家,主要经营当铺。尽管邻里相当穷困,但他家却几乎没捱过穷。只是,看着前来当铺典当的农民都穷困潦倒、生无所依,宫泽贤治常感到一种强烈的罪恶感——他家的富裕和县里的普遍贫穷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感到非常不安。而老天爷并未扭转这种情况,岩手县位于日本东北地区,靠天吃饭的农民在这里饱受自然灾害所苦,冬季严寒导致农作物产量急剧下降。
宫泽贤治在整个幼年时期,看尽了乡亲们为求生存来到他家,典当各种衣服、家具、锅碗瓢盆,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他,他早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学习农业,来改善农民的生存条件。
1915年,宫泽贤治进入盛冈高等农林学校学习,并开始写诗和短篇小说。1921年毕业后,宫泽贤治搬到东京,开始积极创作儿童文学。然而,仅6个月后,他深爱的妹妹因病去世,他就此回到了老家岩手县。
回到家后,1921年到1926年间,宫泽贤治在当地的农业高中担任农业科学教师,同时他仍没放弃写作。1924年,他用自己存下的一点工资,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童话故事集——《要求特别多的餐厅》。
1926年,宫泽贤治竟主动辞去教师职务,离家独居市郊,放弃他的望族身份,过着普通的农民生活。自此,宫泽贤治致力于改善岩手县农民的生活状况。白天,他自己下地务农,把他平日里教授的农学知识付诸实践。晚上,他会邀请农民到他家来,免费教他们农业技能。而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深刻探讨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依存关系。
宫泽贤治的故事集里包含了道德和教育元素,展示了宫泽贤治一生的信念——人类必须学会与自然共存。
宫泽贤治的文学作品,几乎全是待其死后才得以发表,尽管如此,日本文学界仍誉之为不朽的杰作。
1933年,宫泽贤治的家乡再度遭受地震,宫泽贤治花了很多时间和当地农民在一起,鼓励他们努力恢复生产。而就在半年后,1933年9月,宫泽贤治因过劳感染急性肺炎,不治身亡,享年仅37岁。
宫泽贤治一生短暂如风,而他的人生选择在当时可谓超越常识,不仅是他的亲友,就连他帮助的那些农民也难以理解他的自我牺牲,无人赞许,更谈不上反响。
直至他死后,其才作品陆续出版,一生的奉献故事才开始流传,而他的诗歌终于被镌刻在岩手海岸的火车站石柱上。2011年,日本遭遇了那场毁灭性的海啸后,火车站被完全冲走,但那根石柱却屹立不倒,仿佛是宫泽贤治不屈不挠的精神见证。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