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两化融合”,你明白是什么意思吗?
字面意思:两化融合是指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销售、管理等高附加值产业链环节,实现产业高端环节的集聚和产业的快速增长。中国两化融合,地位堪比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和德国的工业4.0;两化融合是国家战略性部署!
两化融合贯标不在于企业的大小,也没有销售收入的限定。只在于企业是否愿意去本着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目标上去获得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企业两化融合就是在信息化条件(环境)下,企业实现全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现代化的进程。但由于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即两个历史进程。那么:两化融合就是历史进程的融合发展,因此,推进企业两化融合,不仅是技术、设备等等的融合,而且是包括企业的愿景、目标、商业模式、管理体质、文化等等的融合。信息化也就不仅需要带动工业化,还要带动和促进一切与工业化相伴随的历史进程,使之融合发展。
有的人认为搞两化融合是一种为拿政府补助的项目;有的人认为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也和质量管理认证差不多,最后建立一堆制度、一套表格往档案室一放就完事;有的人认为两化融合关键还是要做设备升级换代,需要企业投入太多,收益短期看不见,企业压力和风险都有点大;有的人认为两化融合中的信息化只是一个工具和手段,关键还是业务和生产的自动化等等。
实际上,中国民营经济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一直持续着装备化基础薄弱、流程管理缺位、企业管理与信息化两张皮、企业关键能力不足的现状去维持经营局面。于是,民营经济进入到瓶颈期,穷则思变,正在面临的种种问题倒逼民营企业反思、突破,追求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众多民营企业家们必然要做出的抉择与转变。
但由于长期所形成的基础差,底子薄,融资困难,信用不足,设备更新不及时,造成现在转型升级有非常严重的包袱,包括思想上的害怕失败,对新技术的把控能力不够,信心不足;经济上的巨大压力,设备更新换代,人才的培养和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所以尽管政府加大力度鼓励和宣传企业进行转型升级,但企业却迟迟不敢有实际的行动,处于观望之中。
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企业系统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覆盖了企业全局,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依据实现自身战略目标所提出的要求,规范两化融合相关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最终形成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所要求的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
两化融合刚引入企业时,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对两化融合非常陌生,不理解也不认同,其实通过一段时间对两化融合的学习,企业对两化融合贯标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两化融合的评估六视图和发展的四阶段,就会发现各视图相互关联,各发展阶段逐级跃升。通过对企业自身的客观评估,可引导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重点、路径和方向,同时为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点亮一盏明灯,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和路径。
两化融合的贯标认证活动,能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对工业化、信息化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更新的认识,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融合之中,从而使得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得到加快;与此同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活动,还能使企业的战略及战略的实施步骤更加清晰明了,使得企业的转型升级工作有据可循、有章可依。
为什么要去做两化融合贯标前面说到两化融合贯标的意义,无论企业两化融合贯标的目标是什么,为了提升自我、为了奖励、亦或者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包装效果等等。不论出发点是什么,都不要紧,因为这些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一旦展开了这项活动,在处于长达半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内,一直不断的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及现场抽查、定期考核等等监督手段。企业的结果必然是:获得了信息化环境下新型能力的构建及提升。
而这一点,恰恰是国家所鼓励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走的转型升级之路。又恰逢政策红利时,建设信息化系统所产生的费用,多多少少都会得到一定的回馈。这就想起了,当年赤壁上周瑜PK曹操、潘阳上朱元璋PK陈友谅的无风之愁。我们可能不存在这些个神话色彩,而实际上呢,建设信息化环境下的无风之愁,也就这么化解了。做起来又何乐而不为。
在解决了为什么要去做贯标这一个问题之后。很多企业就会去问,什么样的企业才可以去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我们企业符不符合贯标条件?这些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