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吴真 嗣汉天师府

1924年6月,顾颉刚到北京朝阳门外的东岳庙做调查,在抄写七十六司的匾额时发现,“见报司”(也写作“现报司”)和“速报司”的匾额最多,香火最旺。看守的道士解释,凡有失掉财物的人,或是被冤屈的人,都到见报司烧香,若要报得快一点,就加烧速报司的香。顾颉刚笑道:“烧见报司的香是寄平常信,加烧速报司的香是在平信邮资之外加贴邮票寄快信。只是见报司的司官,他必然因为另有速报司,不肯把他的公事快办了!”

古代邮驿的缺点(传说中地府里的)(1)

北京东岳庙

将东岳庙两个职能部门“歪解”为平邮哥、快递哥,由此生发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此乃顾先生那一代知识分子对宗教信仰的理性主义“定见”。顾先生有所不知的是,从北宋开始,平邮哥就跟快递哥“在一起”了。四川大足石刻的石篆山九号龛,开凿于北宋绍圣三年(1096),就立有现报司、速报司二位司官。

北宋初的志怪小说《括异志》就记载了这样的冥府“新动态”:有一个不近人情的杨郎中,特别厌恶患上白化病的邻居儿子,给对方父亲五缗钱,令杀之,结果对方拿了钱之后连夜搬家,第二天杨郎中的独子突发急病而死。刚好同乡有人死而复生,透露“阴府新立速报司”,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杨氏所遭报应,正赶上这个阴府新部门的小试牛刀。

南宋初年的国民读本、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就有一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那么谁来保证报应“如影随形”?当然是主管各种因果轮回的东岳庙。到了宋末元初,天下州府的东岳庙从七十二司扩展到七十五司、七十六司,现报司和速报司均是常设机构。东岳庙的下属机构——城隍庙,虽然机构精简为十司或八司,其中仍必有速报司。

古代邮驿的缺点(传说中地府里的)(2)

现代人一进东岳庙,难免会犯上“选择困难症”,这七十二司的职能分工可太细了。首先有官职司、都签押司、掌曹史司等十二司保证东岳大帝行使权力,其次从立案调查、记录磨勘、追取罪人照证、逮捕这一系列的办案过程,都有一一对应的十六司来专职负责,紧接着的定案核案、起诉到审判程序更是复杂,分别由善报司、修功德司、行污司、枉死司等三十司分管,最后的执行判决部分,由现报司、速报司、化生司等十八司执掌。

民国时期,类似顾颉刚那样的学者常常撰文批评东岳庙存在“重沓”的机构臃肿弊病,其实信仰跟现实最大的不同正在于此:中国人平时省吃俭用,唯独在烧香祈祷上面相当“任性”,进庙多磕几个头、多烧几炷香,是利益,是功德,再多也不嫌多。

况且东岳庙不只是祈福圣地,更是“神圣法庭”,当人们遭受委屈不平,无法在现实生活里得到司法公平处理之时,只能求得神佛的神威,秉公行正,从空伸出拿云手,惩恶扬善,提起天罗地网人。清代《都门赘语·东岳庙诗》云:“七十五司信有无,朝阳门外万人趋。也知善恶终须报,不怕官刑怕鬼诛。”恰恰是来自神鬼世界的道德威慑力,弥补了现实世界的司法不足。

古代邮驿的缺点(传说中地府里的)(3)

因此七十二司细分职能,甚至分出平邮的现报司和快递的速报司,并不会削弱东岳庙的吸引力,反而由于这样的诉求细分,吸引更多信众。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几乎所有讲述“因果报应”的元代杂剧都有一句公式台词:“劝君莫作亏心事,东岳新添速报司。”杂剧《临江驿潇湘秋夜雨》里,原配夫人警告负心郎说:“休、休、休,劝君莫把机谋使,现、现、现,东岳新添一个速报司。”可见东岳庙增加了一个快速执行部门之后,公信力提升了,善者速福,恶者速祸,冤者速报,信众再也不用担心“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速报司,就是让一切报应来得更快的督办处。

古代邮驿的缺点(传说中地府里的)(4)

为了进一步提升速报司的办事效率,有些地方的东岳庙任命包拯为速报司司主。金代元好问《续夷坚志》卷一记载:“世俗传包希文以正直主东岳速报司,山野小民,无不知者。” 包青天嫉恶如仇雷厉风行,由他主管速报司,报应更是雷霆般迅速,至今山西泽州、陕西凤翔、北京延庆的东岳庙还端坐着前首都市长、现速报司司长的包拯。凤翔府城隍庙被当地人称为“速爷庙”,是因为速报司司长包拯作为长期战斗在监察第一线的老同志,有恶必查,查则必办,当官的稍有不慎,立马被报应查处,古代凤翔府各县的官员逢年过节都要到速报司来请示磕头,久而久之,城隍爷倒成了速报爷的“下属”。广东潮州城隍庙原设有十司,香火最旺也是速报司,这是因为潮州人以为“速报”就是“速速通报”的信访办,冤情能否及时送达城隍爷案前,全赖速报司关照。

古代邮驿的缺点(传说中地府里的)(5)

北京东岳庙的速报司司主却是抗金名将岳飞,杭州等地的江南东岳庙、城隍庙也是如此,由于元明时期主持北京东岳庙的道士主要来自江南,可能是这些江南道士将岳飞迎到他生前未能收复的金地,当上金大都的速报司长官。清代《京师竹枝词》说:“掸尘会起值三春,七十二司庙内陈。凡有负屈含冤客,岳武穆神报最真。信众认为岳飞含冤而死,定能深切体会他人衔冤待雪的心情,尽速惩恶扬善,因此“凡负屈含冤心迹不明者,率于此处设誓明心,其报最速。(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东岳庙》)。

岳司长每年二月十五日圣诞,康熙五十一年(1712),朝阳关外各巷居民为岳飞过生日而立了一块《东岳庙速报司岳武穆王碑》,至今矗立在东岳庙。

古代邮驿的缺点(传说中地府里的)(6)

凡人有了冤屈,向神灵要求公平。来世太晚,只争朝夕,于是要求现世报;一辈子也还是太晚,只求当下立报;又担心速报的执法公正,于是要求包拯岳飞等长官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