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部两河流域(巴比伦尼亚)在从小国寡民的城邦向区域性王国统一的过程中血雨腥风地厮杀之时,北方的亚述开始了初步兴起。亚述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底格里斯河上游,境内多山,西部和南部适宜畜牧业,河谷地带适合农耕,但土质并不肥沃,灌溉不如南部。亚述人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在底格里斯河西岸,以亚述城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城邦,开始了早期亚述的历史。
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亚述城曾长时间处在两河流域南部政权的控制之下。在苏美尔城邦时期,苏美尔地区的霸主拉伽什曾征服两河流域北部,亚述城可能臣服于它。公元前24世纪,阿卡德人乘苏美尔城邦混战之机迅速崛起,不但征服了各个苏美尔城邦,而且还把势力扩张到两河流域北部地区,亚述城又沦为其藩属。亚述城与阿卡德王国治下的其他城市无异,其统治者都被称为恩西。阿卡德国王马尼伊什图舒曾向亚述城的女神伊什塔尔献祭。阿卡德王国灭亡后,继之而起的乌尔第三王朝仍然控制着亚述城,亚述城的统治者扎里库姆被称为亚述城的总督,相关地区成为乌尔第三王朝的行省。
公元前2025年左右,乌尔第三王朝末代国王伊比辛失去了对边远地区的控制,亚述城很可能乘机获得了独立。亚述初期的历史材料非常匮乏,后世编订的《亚述王表》仅仅罗列了亚述国王的名字,但早期的国王大多没有得到其他文献的证实,第30位国王普祖尔阿淑尔一世是第一位得到证实的亚述国王。
和南部两河流域类似,亚述最初的国家形式是城邦,又称城市国家,主要国家机构有国王、长老会和名年官。国王有“伊沙库”、“鲁巴乌姆”和“贝鲁姆”等头衔。其中,“阿淑尔神的伊沙库”是国王在正式场合的称呼,意思是“阿淑尔神的代理人”;而“鲁巴乌姆”和“贝鲁姆”是亚述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国王的称呼,其意思分别是“王公”和“主”。长老会是亚述城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司法机关,其成员称为长老,一般由重要家族的族长组成,国王是长老会的召集人。名年官(里模)是亚述特有的官职,亚述的年名来自名年官,该官员以抽签的方式从亚述城重要的家族族长中选出。名年官是亚述市政厅的首脑,还监督贸易活动、征收税金。
公元前19世纪,一支阿摩利部落崛起于哈布尔河流域。到世纪末,该部落征服了亚述城,并以该城为基地征服了马里、埃什嫩那和周边地区的其他国家和部落。尽管其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自称为亚述国王,但是,他的都城却是位于哈布尔河上游的舒巴特恩里勒。其职权已无法与之前同日而语,突出特点是国王的权力大为增强。尽管沙马什阿达德一世也像亚述城邦国王一样自称为“亚述的伊沙库”,但是,他还效仿巴比伦尼亚地区的国王自称为“基什国王”或“阿卡德国王”。基什是苏美尔城邦的霸主,阿卡德王国是第一个统一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政权,“基什国王”和“阿卡德国王”是巴比伦尼亚地区的国王们比较青睐的一个头衔,其权力远大于城邦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还打破亚述城邦抓阄选举名年官的惯例,任命其子伊什美达干为名年官。此外,沙马什阿达德一世还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据马里发掘的文书,公元前2000年代初,亚述城的统治者沙马什阿达德一世等人曾对其周围地区进行过多次侵略性远征。马里就曾臣服于亚述,沙马什阿达德一世之子亚斯马赫阿杜担任了马里的统治者,小亚细亚东部也曾被亚述征服。
沙马什阿达德一世去世不久,重新崛起的马里政权推翻了其子亚斯马赫阿杜的统治,承袭王位的伊什美达干在与阿摩利人的古巴比伦王国的斗争中败北,早期亚述开始衰落。伊什美达干去世后,七位被称为“无名氏之子”的人先后称王。胡里特人的米坦尼王国称雄两河流域北部以后,亚述城很可能沦为该王国的附属国。虽然早期亚述的统治仅仅是昙花一现,但是,阿摩利人首领和国王被编入了《亚述王表》,对亚述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亚述城的布局以阿淑尔(农业神)的神庙和高大宏伟的塔庙为中心,月神辛和太阳神沙马什的神庙分立两侧。附近有共祀天神安努和亚述人特别重视的风雨神阿达德的小塔庙。亚述第一位统一北方的伟大的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其名字的真正含义是“太阳和风雨”,表明雨神在亚述的重要性。国神为农业神、日和月对称、天和风雨共享的祭祀特色表现出了亚述地区和巴比伦尼亚地区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特点的宗教传统。关于亚述宗教仪式的出土文献不多。
古亚述地图
早期亚述时期,亚述的商业贸易大概相当发达。国王沙马什阿达德一世的一个铭文中讲到那时亚述城的市场及一些商品的比价。亚述同小亚细亚、叙利亚、南部美索不达米亚、扎格罗斯山区、亚美尼亚等地有很多的商业联系,它在小亚细亚建立了若干商业殖民地。据卡帕多细亚泥版文书,在这些商业殖民地中,有一个卡奈什商业公社,其居民是亚述人,而且是亚述城市公社的成员。但卡奈什商业公社在政治上并不隶属于亚述城。这些殖民地拥有自治权。亚述商人把楔形文字带到了该地区。据埃勃拉的文件,亚述同叙利亚的这个古国也有着密切的商业联系,亚述城的统治者曾同埃勃拉的统治者签订过一个有关卡奈什的《卡努姆条约》。亚述的一些城市,如尼尼微、亚述城和阿尔贝拉等都靠民间贸易而富有起来。
亚述城位于亚述王国核心地域的南部边缘。核心地域是最重要的三座城市——亚述城、北部的尼尼微、东部的阿尔贝拉——构成的一个三角形地带,面积约为4000平方公里。在这个三角形区域的北端,就是尼尼微。尼尼微俯瞰着一片横跨底格里斯河的重要浅滩,这里是依着托罗斯山脉南麓前往地中海沿岸地区,进入安纳托利亚的陆路的自然终点。三角形区域的东端是阿尔贝拉,位于扎格罗斯山脉的西部边缘,控制着穿越群山前往伊朗的多条路线。和尼尼微一样,亚述城也坐落在底格里斯河的一处重要浅滩上,不过是在河的西岸。亚述城位于河流弯道上方的露岩处,战略位置极佳,是一座天然的堡垒。占据此处,便控制了向西穿过草原,进入哈布尔河和幼发拉底河河谷,再从那里进入叙利亚西部,或穿过托罗斯山脉进入安纳托利亚的陆路。
亚述王埃里舒姆一世在位时,亚述人发现商人们被有利可图的贸易活动吸引,留在安纳托利亚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他们在当地建立了一种名为卡鲁姆的永久商业殖民地。每个商户的族长和长子留在这些机构中,家族的其他成员则留在亚述,等待来自商业殖民地的订单。卡鲁姆通常位于城外。起初它是一个居住区,久而久之,就成了主要由亚述人居住的商业殖民地,有特殊的法律和行政制度,并享有一定的行政自治权。根据出土的资料,历史学家确认了大约15个卡鲁(即卡鲁姆的复数形式)和10个瓦巴尔图,后者是一种从属于卡鲁姆的次要的机构。最重要的商业殖民地位于卡奈什,该城后来成为亚述人与安纳托利亚人的关系枢纽。由此可见,亚述人的贸易结构网非常复杂。位于交易网最上层的是首都亚述城,它通过商户家族控制所有交易活动。中间是位于卡奈什的卡鲁姆,受亚述直接管理。最下层的是受卡鲁姆管理的瓦巴尔图。
亚述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是卡奈什的统治者。早在托罗斯山脉以外的地区向阿淑尔神交纳的贡赋抵达亚述城之前,就有人以神的名义宣誓条约,保护亚述城和城中居民的利益。根据这些条约,阿淑尔神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宇宙之主。相反,他和那些引导并保护其他人的神处于平等的地位。“其他人”指的是公元前2000年代初安纳托利亚各国的统治者。根据条约的约定以及誓言的保证,当地的领导人允许亚述商人自由通行,有的地方还可以通过缴纳一部分利润换取在贸易殖民点的居住权。
卡奈什(今土耳其居尔特佩)城里的圆形高丘面积超过20公顷,高度约为20米,是安纳托利亚中部最大的高丘之一。低城区筑起围墙,占据了一片100多公顷的新月形区域,从北部、东部和南部围绕着高丘。如此看来,这个定居点比亚述城大得多。发现古亚述泥板的区域面积狭小,不足9公顷,从这一点便可判断广阔的低城区主要住着当地人,来自亚述城的商人则居住在其中的一块特定区域。泥板上的文本将亚述人居住区称作卡奈什的“港口”,一般情况下,“港口”建在水边,但卡奈什不属于这种情况,亚述语中常用这个词指贸易点。
航拍卡奈什(今居尔特佩)
卡奈什的亚述商人的档案有助于细致入微地再现他们的商业和私人活动。档案记录了居住在卡奈什的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他们商行的组织形式,同时也提及了同时代的亚述城。旅居国外的亚述人也密切关注着家乡的消息,并与亚述城的家人和商业伙伴保持着频繁的通信往来。他们直接叫亚述城为“那座城市”。卡奈什出土的已知文件中,大多数是信件。信件通常包括一块刻有文字的泥板,外面包着一层薄薄的黏土作信封。信封上刻了字,用来确认发件人和收件人,并且盖有发件人的印章,还能保护信件内容不被泄露。这种设计在亚述信件中很常见,之后在公元前2000年代和前1000年代的楔形文字信件中也能看到。
亚述商人在当地住了约两个世纪,在这期间,卡奈什是一个区域国家的首都,统治者是亚述人口中的“王子”,他住在防卫森严的高丘上的宫殿里。低城区由开阔的广场和铺了砖的街道构成,底下是排污的下水道。六到八栋双层楼房背靠背建在一起,组成低城区的居住区。目前为止,发掘最充分的是亚述人的居住区,他们的房屋按当地风格建造。私人住宅包括一个含有起居室和厨房的居住部分,和一个较小的可以上锁的部分,后者用来保存亚述人用楔形文字书写的文件等贵重物品。这些文件根据内容归档之后,存放在架子上或容器内(罐子、木箱或袋子里)。逝者通常和他们的随葬品一起被埋葬在房屋下的棺材或石棺墓(像一个石制的箱子)中。这一点也证明这是亚述人住的房子,尽管文献指出他们通常更希望在亚述城寿终正寝。
亚述商人专营锡的进口生意,他们在亚述城采购从远处运来的锡,还有城里和外地的家庭制作的豪华纺织品。驴队走陆路运送货物,每头驴可以携带大约65公斤(等于130明那)的锡。这些体积小、分量重的锡铸块外面裹上布料,小心、均衡地放在驴子的背上和两侧,以免使驴子感到不适,也避免主人花钱更换受伤的牲畜。如果道路状况良好,亚述商人就会用能承重300到1500公斤的四轮牛车来送货。一到卡奈什,商人们就会把商品存放在宽敞的仓库里。仓库位于城堡上的宫殿中,文献指出它们被当作中央储藏库使用。私宅里的保险库主要用来保管金银——这是他们用买卖的收益换来的,准备运回亚述城。不过,他们大部分的经济活动是在没有现金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信贷运作的,这远远早于近现代商业银行采用的核心策略。
一些学者认为,古代西亚北非地区的商人总是跟随军队行动,亚述商人在安纳托利亚和叙利亚北部地区建立商业据点,意味着他们征服了相关的地区,因此,他们认为亚述城及其商业据点构成了“古亚述帝国”。事实上,安纳托利亚地区的王公并未屈服于亚述城邦,而是与亚述商人签订了互利条约:亚述商人需要向当地王公交纳税赋,当地王公独占铁与奢侈品的贸易;作为回报,当地王公授予亚述城的商业据点某些特权,并负有保护过往商队的义务。亚述商人与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居民和平相处,他们不但进行贸易,而且互相通婚。
卡奈什的统治者和亚述商人合作密切。亚述商人的一切盈利所得,卡奈什的统治者都会从中分一杯羹。作为回报,他在自己的领土内为亚述商人以及商队提供居住权和保护。亚述商人不是卡奈什统治者的臣民,因为该商业区在政治和法律上都被视为亚述城邦的域外之地。即便当地爆发战争冲突,商队也可以平安通过——当时的亚述人几乎没有军事力量,在安纳托利亚更是完全没有,所以他们热衷于维护自己的中立立场。反过来,按照条约规定,卡奈什统治者有权对进口的锡征收约3%的税(即对每头驴征4明那的锡),对纺织品征收5%的税,还可以选择以市价额外购买10%的布料。卡奈什统治者的签约方是“亚述城、亚述城的居民和‘港口’”,后者不仅仅指卡奈什的亚述贸易区,也指在这里经商的全体亚述商人。
除卡奈什外,商人们还与沿途路过的其他王国,例如阿普姆(现叙利亚东北部的卡米什利地区)和哈胡姆(现土耳其的萨姆萨特市地区)的统治者签订了条约。哈胡姆是另一个亚述“港口”的所在地,而且它确实位于水边,靠近幼发拉底河的一处重要的浅滩。和卡奈什条约泥板一起出土的还有另一块原始条约泥板,其中关于自由通行和保护的规定着实有趣,居然包括了保证不蓄意破坏渡船、不沉没商品——这表明河盗行为可能时有发生。哈胡姆的高官们没有直接征税,但他们有权以折扣价从亚述的商队里购买一定数量的锡和布料。
卡奈什在陆路网络中的有利位置使其成为了亚述人的商业活动中心,并从此地发散出一个小型的经销网络。商队需要五到六个星期才能从亚述城走到卡奈什,两地相距约1200公里。但实际上,亚述商人的贸易范围不止于此,他们还在安纳托利亚其他十几个国家的都城经营着类似的商业活动中心。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港口”包括杜尔胡米特,该城位于卡奈什以北250公里的梅尔济丰平原上,很可能靠近大型铜矿和黑海,还有普鲁什哈杜姆,位于卡奈什以西385公里。运输成本和税收决定了哪里可以发财致富,时间和距离则与此无关。如果价格合适的话,亚述商人愿意到很远的地方做生意。
亚述和安纳托利亚之间的贸易关系持续了一个多世纪。然而,安纳托利亚中央政权的缺失,造成了长期的不稳定,不利于整个组织关系的平衡。因此,当安纳托利亚的城市开始加入竞争,道路变得比过去更危险时,亚述商人决定限制他们的行动。因此,反复的小规模冲突导致了战争,战火殃及卡奈什,导致该城于公元前1835年左右被彻底毁灭。
不久之后,亚述被埃什嫩那征服。亚述与安纳托利亚的贸易关系就此结束。卡奈什被早期赫梯君主控制后,开启了第二阶段的商业殖民活动(前1796—前1735)。然而,幅员辽阔的领土国家出现,剥夺了商人的法律和政治基础——这是他们通过长途贸易赚钱的根本,因此,亚述城终止了在安纳托利亚的贸易活动。亚述商人也失去了他们在安纳托利亚的势力范围。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卡拉图姆和巴比伦等城市的崛起,使权力重心向南转移。两河流域曾经最完备、最成功的贸易网络就这样崩溃。
本节资料来源:
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吴宇虹等著《泥版上不朽的苏美尔文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国洪更著《亚述赋役制度考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奥地利]卡伦·拉德纳著,颜海英、常泽铭译《古代亚述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年版
[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袁姗姗译《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现代出版社2022年版
,